参观旧衙门
文/舟自横渡
摧毁一次
重建一次
同样的明镜
同样的高悬
这一块
他们说镀的
是真金
吴仲友读诗:
舟自横渡的《参观旧衙门》是一首极具张力的微型诗,通过衙门这一历史意象的拆解与重构,完成了对权力本质的深刻解构。全诗仅用24字,却构建出三重递进的批判维度:
第一重(物理层面)的"摧毁-重建"循环,以建筑实体的更替暗示权力机构的周期性更迭。动词的重复使用形成机械感,暗示这种循环的荒诞性——无论建筑如何翻新,权力运作的本质从未改变。
第二重(符号层面)的"明镜高悬"反讽,将传统司法象征(明镜)与权力话语(高悬)并置。两个"同样"的强调,揭露所谓"公正"不过是权力表演的永恒布景,衙门建筑可以推倒重来,但权力的表演程式永远不变。
第三重(价值层面)的"镀金"隐喻达到批判高潮。"他们说"的转述语气消解了话语权威,"真金"的宣称反而暴露其虚伪性——权力总要用珍贵材质(真金)来粉饰其暴力本质(镀的),这种装饰性真相恰恰构成对权力合法性的终极反讽。
诗歌的留白艺术尤为精妙:省略主语使批判具有普适性,衙门可以是任何权力场域的缩影;"他们说"的模糊指涉,既包含历史话语的集体合谋,也暗示当下参观者的沉默共谋。在形式层面,六行诗的前四行工整对仗,后三行突然转向口语化叙述,这种结构断裂恰恰模拟了权力话语的冠冕堂皇与实质虚伪之间的巨大裂隙。
在当代汉语诗歌谱系中,这种以微观意象解构宏观权力的写法,延续了北岛《回答》式的怀疑精神,又发展了韩东《有关大雁塔》的祛魅策略。不同的是,舟自横渡将批判隐藏在更克制的物象陈列中,让"镀金"与"真金"的语义碰撞自己发声,这种"暴露即批判"的零度写作,反而比直抒胸臆更具杀伤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