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征文017
心中有个红太阳
文/秦长清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春风最暖,毛主席最亲,您的革命路线永远指航程。您的功绩比天高,您的恩情比海深,心中的太阳永不落,您永远和我们心连心啊……”
那一年,四年级的女儿领唱的优美动人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演唱大厅里,引发了热烈的掌声,也为洪家楼小学荣获了大赛一等奖的荣誉。从此,那首优美动人的歌声,便在脑海里萦绕不散,难以忘怀。时至今日,每当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当时的场景,毛主席伟大光辉的形象就像一轮红太阳,冉冉升起在我的心中,让我无限敬仰、无比怀念。
从很小的时候,天天听戏匣子里播送的歌曲,《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社会主义好》《我是公社小社员》等等的革命歌曲,慢慢的都会唱了。家里堂屋的正墙上贴着毛主席的彩色画像,两边还贴着红底黄字的毛主席语录。这些印着语录的画片,长得差不多的样子,但语录的内容不一样。
那时候还不识字,但是大人们却教我们跟着念。后来,不管谁家的字,我一看画片,都能背诵下来。往往引得大人们,开心的笑。就这样,从小就知道,“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是我们的伟大领袖,建立了新中国,贫苦的农民、工人翻身得解放。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在心里无比高大、慈祥。
上小学的第一课,就是毛主席万岁,那时候真的以为毛主席能活一万岁。我们一群小孩子,还经常能在一起拉呱,想象着毛主席有高大身躯,比泰山还要高还要大,一步就能迈过黄河长江去。我们从小就愿意跟着毛主席跨黄河、过长江、赶英超美、解放台湾,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像戏里的栓宝,学会本领,建设家乡。
上学后的日子真正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记得只在一年级交了2元钱的学费,二年级交的学费又都退回来了,听说是实行义务教育。那时候,觉得当毛主席好学生,真的是无比的幸福。从那以后,直到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再也没有交过任何学费。反而,每年还发给五元的助学金。就连上大学时,除了每月17.5元发生活费,也还有5元助学金和各种城市供应的票证,有点城里生活的感觉了。
那个时候,我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每年挣得工分都不够口粮数,日积月累成了缺粮户。每次生产队分粮食,都会遭遇白眼。经常听见有人说“光有吃饭的,没有干活的”、“老缺”风凉话。若不是,当时的集体制度,一家人生存下来都很困难,更别说兄妹六人都要上学了。因此,心里总是充满着感激之情。直到1985年前后,才还清了生产队的缺粮款。
那时候,为了多挣点工分。我在十二岁以后,凡是麦假秋假,能为生产队出力的时候,我都责无旁贷,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为生产队的社员记工分、读报纸、拔草、打药、逮虫子、拾麦穗、割棒子秸、割稻子、打麦场、垛麦垛。三年级的秋假,我和小元叔叔两个小孩子,住在野外看棒子垛一个月。四年级秋假,又在稻田边,看坡一个月,能挣半个劳动力的工分。
1976年9月9日下午,我正在北湾里为生产队割草,这也是秋假期间的学农劳动课程之一。突然,村里的大喇叭高声播放起了哀乐的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于当天凌晨0时10分在北京逝世。顿时,一手拿镰刀,一手抱着一捆草,惊呆在了现场,小妹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于是,赶紧扔下所有的草,拿起镰刀和空筐子,拉着小妹妹跑回了四华里远的家。
安顿好小妹妹后,我又跑到三华里远的杨史联中,听从老师安排怎么办。原来,听到广播的同学已经到校了好多人,大家呆呆地坐在教室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脸惊恐的神态。不知道是哪个女生一声啼哭,全班共鸣。于是,哭声大起,一个班传染一个班,直到老师来了,宣布假期结束,号召大家,化悲痛为力量,第二天全员返校上课,开展悼念活动。
那个时候,大人孩子都忍着巨大的悲痛,一边干活学习,一边参加悼念活动。各个村,都安排了悼念的灵堂。心灵手巧的女人孩子,扎制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白花,帮着布置灵堂。有的戴在胸前,有的挂在自行车把上。我也扎制了一朵大白花,拴在了父亲的自行车把上,一朵小白花绑在了书包袋子上。
“没有了毛主席,我们怎么办?”那种天塌地陷、茫然无助的情绪在四处蔓延,直到全国为毛主席开追悼大会。那天下午,我们杨史联中的学生,到杨史道口村设置的灵堂,一起参加追悼大会。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机,随着广播电台里的哀乐响起来,人们的哭声伴随着屋外的大雨声,已经响成了一片。但是,撕心肺裂的哭喊,也喊不回毛主席他老人家了。
追悼会结束后,我和同学们排着队一路哭着走回了教室。没有人顾忌雨下的有多大,等到回到教室时,人人都淋的像落汤鸡一样。但是,那种的悲痛的情绪还在蔓延,不知道哭了多久,眼看天快黑了,才慢慢止住了哭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管男生还是女生,一个个眼睛又红又肿,就像一对红铃铛。
从那以后,感觉好多同学比以前规矩了,知道努力学习了。我们那时候,真的是下定决心,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大家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时光匆匆,我上完了初中,考上了国办高中。两年后考上了大学,又两年后被分配到历城南部山区当了老师。此后,娶妻生子,忙于学习进修和工作,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了十来年。
等到女儿上了四年级,某天放学回家突然说,音乐老师让她领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蓦然惊讶女儿还有唱歌的天赋,也让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所感动。顿时,想起了从小就无比敬仰的毛主席。耳中听着孩子一遍遍练习的歌声,心里升起一轮红太阳。看着孩子和同学们靓丽的登场演唱,并获的一等奖,一时心潮澎湃,那一幕幕的场景,就像电影反复播映。
从那时起,尝试着追寻这首歌的来源。原来这一首歌于1976年,诞生在唐山大地震后临时搭建的塑料布防震棚里,是海政歌舞团付林作词和王锡仁作曲的新歌。那时,付林和王锡仁二人,和大家一样沉浸在主席逝世的悲痛中,为国家、为自己的命运踯躅、彷徨。
怎样才能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呢?恰好付林刚写的歌词,表达了对毛主席辞世的悲痛和思念。据说,就在四面透风的塑料防震棚里,一丝烛光被秋风吹得东摇西晃,一声声秋雨滴滴答答敲击着心房。王锡仁把身子凑到一闪一闪、忽明忽暗的烛光下,想借这微弱的火光看清稿子。经过一夜激情酝酿,当红日初升时,王锡仁的心头激荡起了动人的旋律。
于是,海政歌舞团立即调集了全团的骨干力量排练这部合唱作品。排练后,先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再到中央电视台录像,然后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拍了新闻纪录片。第一位领唱者是海政鼓舞团,安徽芜湖出生、长江边长大的年轻歌唱演员卞小贞,她一唱就是30年。
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天桥,卞小贞凭着得天独厚的本色嗓音,把这首动人的抒情旋律,表现得自然平和、亲切动人,令人一种耳目,心生惊奇和喜悦。第一次听到这样柔美的旋律,观众都长久地伫立原地,觉得这首歌表达了自己对毛主席的真情实感,觉得毛主席没有走。
后来发现,法国的钢琴演奏家,“浪漫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还在20世纪80年代,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改编成乐钢琴曲,让这首乐曲也走向了全世界。
那年,女儿因为成功领唱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加入了济南市中学生歌舞团,成了艺术特长生,开始了艺术追求。这首歌也成了我们家的保留曲目和挥之不去的情怀。
那天刚进家门,听见女儿正在教外孙女演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秦长清(笔名:清莲子),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先后任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历城区教育局和区委党校正处级行政干部。现为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济南作协会员、历城作协会员、历城区稼轩文化交流协会会员,《鹊华》副主编,倾情于古体近体诗词、现代诗、散文、政论文和文艺评论等,作品散见于部分书籍、期刊、报纸和网络平
附:
东方红 看今朝
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文学书画作品
有奖征稿启事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继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为此,从即日起举办“东方红 看今朝——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文学书画作品”征稿。

活动主题:
东方红 看今朝——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主办单位:
中国楹联学会毛泽东诗书文化研究院
山东省写作学会
承办单位: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竹庐书院
协办单位: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征稿体裁:
以诗歌和散文、书法、绘画的形式,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 文学作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和真实性,言简而意远,文短而情长。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2. 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尺寸不限(如:花鸟,山水,人物,素描,油画,水彩,水粉等等)
3.书法:书法须写完整诗句、对联等,书体不限,尺寸不限(草书、篆书需附释文)
五、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须原作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征文”字样,文后请注明作者200字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凡热衷于文学艺术的作家、艺术家、爱好者均可自由投稿。
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投稿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一篇,诗歌二首。
书画每人不超过两幅,参赛作品原件邮寄,并同时采用电子版照片附个人200字内简介和个人照片发组委会指定微信或邮箱作。
要求作品拍摄务必清晰、全面。投稿时请注明姓名、年龄、通讯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
六、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12月15日。
六、投稿邮箱:
散 文:李皓 微信号:quange0062
新 诗:廉德忠15553168276(微信)
古体诗:王汉勤w2356588225(微信)

书 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13325115197(微信同号) 邮箱:1025924131@qq.com
原件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北路汇源华庭18号楼三单元组委会 电话13325115197
七、作品刊发及评奖:
征文文学和书画作品均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的征文专栏刊发推介,择优推荐其他报刊或融媒体刊发。条件成熟获奖作品奖将结集成册出版发行,获奖及入围书画作品将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书画作品展”线上或线下展出。
本次评选将采用初审、复审、终审的审核程序进行作品评定。评委会有教授、作家、编辑等组成。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
二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
三等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
优秀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并于毛主席特型演员合影。
人气奖1名,奖励浏览阅读量首位的征文者,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
根据获奖等次不同确定奖励书法作品尺幅不同。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九、其他事项:
所有以上获奖者将受邀于参加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行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和地点等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注意事项:
1.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通知要求。
2.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

毛泽东主席特型演员刘般伸剧照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邀请刘般伸先生出席活动,收藏刘般伸先生墨宝,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洽谈协调,13325115197(微信同号)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