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龚太亚 通讯员 彭水华 龚鹰 湖北武穴报道

村居错落有序、通村道路平整宽敞、亭台古意浓浓、景观树木交辉相映……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11月15日,记者走进梅川镇上郝村,村容村貌改善阶段性成效凸显,美丽乡村从单个“盆景”发展成整片“风景”,一幅幅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稳定繁荣的上郝村现代版“宜居图”跃然眼前。

2011年换届选举,朱加强同志全票通过,当选上郝村书记。当选村支书后,朱加强意识到,只有发展优势产业,才能蹚出一条符合上郝村发展的路子。于是,他把治理村容村貌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奋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样板。

通过两年来的精心打造,上郝村蝶变展新颜。昔日的破旧房屋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微菜园”;尘土飞扬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洁净的水泥路;臭气熏天的垃圾场不见了,闻到的是房前屋后瓜果飘香……从试点示范到重点推进再到全面推进,该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办好一件事情接着再办一件事情,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如今在朱书记带领下的上郝村干部们学会了一身“七十二变”的本领,既是村民的“知心人”,又是“农专家”;既是美丽村落的“导游”者,又是幸福生活的“画家”,不断变出上郝的幸福明天,群众有了真切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

油茶铺就致富路
村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这是朱加强书记严格要求自己的一句话。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上郝村“两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模式,大力打造“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助推村民鼓起钱袋子。
荒山油茶“赋”新绿, 特色产业促振兴。上郝村山林面积较多,为了把闲置的山林面积很好的利用起来,使荒山变金山,朱加强书记真是费尽了心思。他想方设法开发产业,让村民致富。为了使村里的荒山承包给广大农户,惠及村民,开始一些村民不愿意揭榜,生怕亏本,该村共产党员、经纪人朱兴兴大胆创业,将近400亩的凤岭山承包,300亩栽油茶,100亩建猪场,让油茶、猪场铺就致富路。他邀请武穴林科所专家到茶场进行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辅导,倡导科学种植,因地制宜发展“油茶+N”模式,确保油茶种植技术指导到位。今年7、8月间,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一棵棵油茶树上挂满了淡红色的茶果。村民们穿梭在油茶林中,忙着除草、剪枝,忙着为采摘做准备。

“原来这几百亩都是荒山,看到目前茶油市场的畅销前景,于是我就把这几百亩荒山全部承包下来,用于种植油茶,加之市里的技术专家一直在这里指导我们,发展油茶产业我更有信心了,下一步我准备再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村里更多的农户致富。”油茶种植户朱兴兴高兴地说。
朱书记依托靠山吃山,盘活“沉睡”荒山资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先后流转荒山荒地荒鱼塘6000余亩,建猪场、植油茶、栽蕲艾、养鳗鱼等产业,有效的带动了100余名村民就业。特别是油茶种植产业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鼓足农户“钱袋子”,而且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养猪致富奔小康
占地近100亩、年出栏生猪5000头、年约利润200万元、带领21家贫困户脱贫出列……朱加强书记扳着手指计算。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了上郝村凤岭山启晟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场,一间间圈舍里,是一头头膘肥体壮活蹦乱跳的猪仔。老板、饲养员细心地照料着这一群“猪宝”,笑迷了眼。

为了不让一寸土地失用,朱加强书记做荒山文章可以说是算盘打断了梁。他盘算全村剩余的百余亩荒山没有承包出去,于是他号召全村党员干部冲在前,“心系一线,想在全线,干在前线”,用“七十二变”的本领变出村民幸福生活。朱书记认为凤岭山是块宝地,养猪最好的地方,哪里气候适宜,病菌感染微小,可以圈养万头生猪不成问题。于是他和村干部商量,通过招商引资,开发生猪养殖。在网上发布信息后,九江启晟老板得知消息,迅速网上竞标,双方达成协议,签订合同后,不到半月时间,启晟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一举建成年出栏5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努力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两年多以来,该场吸纳了11个村民就业。长期在启晟养猪场工作的朱雷雷正在忙着清扫圈舍,给猪仔投喂饲料,看到记者拍照,立马凑近告诉记者:“我在启晟养猪场干了两年,身体健壮了,原来做涂料的职业病没有了,工资增加了不少,在家还照顾了孩子。原来我在温州做涂料,闻那涂料味过敏,鼻炎让我痛苦不堪,现在没有接触涂料,鼻炎好多了,感谢朱书记招商引资带来的福音,不然怎么能到家门口就业,并且还有不菲的收入呢!我会勤奋努力,珍惜这份工作,争取猪场在,我雷雷就在。”

宽敞明亮的猪舍里,喂猪、消毒、清扫过道、注射疫苗……饲养员在冬日傍晚的暖阳下,忙碌着一天的收尾工作。“我是2015年开始养猪,原来是外面跟别人养猪,后来考虑老爸老妈年纪大了,回来照顾二老,所以来启晟养猪场干活儿,在这里打工一年能挣四万元左右,不仅有稳定工作和收入,还学会了更多的养殖方面技术。家门口就业就是好!”龚文风说道。在这些忙碌的身影背后心里是乐滋滋、甜蜜蜜,于细微处无不感受着党和政府的温度,同时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朱加强书记招商引资带来的福音。记者体会到:这一片荒山在朱书记的蝶变下,变成了金山,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上郝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有盼头。

蕲艾托起致富梦
“小小的艾草就是脱贫的‘致富草’”朱书记总是这样想。要想让上郝村有持久的致富之路,必须要有产业。上郝村与蕲春关沙村毗邻,关沙村素有“蕲艾村”美誉,种蕲艾让关沙村民尝到甜头,朱书记瞄准市场,向关沙村民取经。通过现场了解,感知“艾草管理容易,基本上不招病虫害,一年能收割三茬,效益也不错,鼓励村民栽种是致富的良法。”朱书记与村“两委”反复研究,决定从蕲艾上做文章,引进和种植高收益的蕲艾经济作物。经过市场调研和土壤检测,先后两次带领村干部赴蕲春艾草基地考察调研,最后决定引进发展中草药艾草产业种植,采用“公司+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朱书记在上郝村信息网上发布信息,鼓励村民栽种蕲艾致富,村民们纷纷响应。如今,上郝村各组家家户户一大片艾草长势喜人,换来的是一摞摞人民币。“艾草基本上不用管理,等艾草长起来,地面基本上不会长草了,还不招病虫害,更重要的是有可观的收入啊!”村民艾草种植大户方学雄因艾草种植而受益,每亩比起种稻谷能多收1000余元,一年算下来,这个家庭因为小小的艾草多收了2万余元。

退休老教师方学雄的高材生儿子鼓励爸爸继续扩大蕲艾种植面积,还帮爸爸注册了“方氏艾香”公众号,在网上销售艾草。方学雄信心百倍,计划将家里8亩地全部种艾草,发展艾草产业,并以此带动大健康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上郝村抢抓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制定一系列举措,提高村民种植蕲艾积极性,发展蕲艾产业,助民致富增收,推进乡村振兴。该村村民朱上玉以前靠打零工过日子,收入不稳定。今年初,看到村里人种植蕲艾收益非常可观,他和妻子也决定一试身手。前几天,自家的蕲艾收割晒干了,商贩一抢而空,千斤艾草卖了近4000元,数着厚厚一摞人民币,夫妻俩心里乐开了花。

村民种艾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源于村民抢抓蕲艾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目前,上郝村蕲艾种植面积约300亩,年产鲜艾叶8万斤,带动120余户困难群众就业增收。“为使上郝村民更快富起来,村‘两委’把蕲艾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举措来抓,发动村民们扩大蕲艾种植规模,让老百姓有看得见的收益。”朱书记说。

朱书记上任以来,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协调各类项目,实施乡村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通村路,改善村民出行条件;推进厕所革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修缮文化广场,满足村民文化需求。一系列惠民、利民、便民工程,写进了村民的心里。

漫步在上郝村,景随步移,仿佛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直通家门,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民居互相掩映,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菜园点缀有序;村头广场上,老人健身娱乐、孩童嬉笑追逐,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现在村里的条件,不会比城里差啊!”这是村民的共识。

采访完毕,记者返回途中,目睹那一盏盏路灯矗立在村道两旁,扮靓了美丽农村。在记者心里,上郝村满满都是“路灯”,上郝村的路灯是勇敢的,是坚强的,是默默无闻的,是无私奉献的……
村情小贴士
●修筑水泥桥梁 2座 张经仲庙桥、下享堂狗肉桥 投入资金45万元
●新建公路2200米 张经仲至方洋 村部至张经仲垸 投入资金40万元
●拓宽村路2公里。 方浩——朱奇——龚家垸 投入资金45万元
●新建厕所5座。 下郝厕所(1)下郝厕所(2)方柏元厕所 村道厕所 村部厕所 投入资金20万元
●安装太阳能路灯。 路灯120盏 投入资金30万元
●安装时尚休闲亭台。 休闲亭3个 投入资金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