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金)
一说薅草二字,除开可能有人一时不会写出“薅“字的外,大家都会懂得其含义。因为庄稼中间一旦有杂草,就会与庄稼争营养和阳光,不除掉的话,庄稼就会生长得肌皮括瘦的,结不出什么果实来。所以常有“田里要薅草,地里要锄草,庄稼才能保”一说。
这不网络上,我一搜就有农民诗人王川汉诗作可寻为证:
禾下春草何其多,
窜地无门去下脚。
长天白日跪地薅,
秋收才有大子落。
小儿桌上泼撒饭,
从小不把农活作。
人人皆知盘中餐,
所以,每季庄稼收获后,农民都要彻底打一次草药,目的是暂草除根,先下手为强。
但说起薅苗,可能就有人不太明白了。就是将种下的种子,在生长期时长出来的嫩苗,比如水稻秧,或油菜苗,芝麻苗等,当草一样处理掉,同样为是能结出果实的苗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宁缺勿滥,好中保优。
我父母亲现在的水稻田,因都让给了种田大户代为耕种了,就再也不用下到水田里,赤着脚薅秧草了。
今年是癸卯兔年,不知是兔年温顺带来的福气,还是父母的辛勤感动了上苍,风调雨顺的。
他们的几亩山地里的庄稼特别的争气。
种的红薯,发苗期,生长的特别快而且多。不过,对于红薯,不是薅苗,而是让其长成器的红薯藤,将其翻动,结果挖出来的红薯一个比一个大。
种的芝麻,生长期因为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不得不专门抽出时间薅芝麻苗,才有后来的芝麻开花节节高丰收景象
也巧,今冬他们抛播的油菜苗不但不缺,还一方比一方壮且密。
进入冬季,本该清闲下的父母,也不能停下来,还要对绿苗苗的菜籽苗进行薅苗。想象得出,他们是弯着腰,亦或是双脚跪着,在一方又一方,喜悦地薅着多余的油菜苗。
或者他们得知谁家因播得太稀缺苗户,就叫他们直接来拔苗,去补缺移栽。
我叫父母这一做法是:送人油菜苗,省下一分力,留给自己香。
学做农民诗人王汉川的薅草的诗,我为父母填了首薅苗小句,不知他告我侵权不?
冬下油苗何其多
密密麻麻在唱歌
不把多余跪地薅
春后打架无人晓
只知锅中油满香
从小少把农活作
人人都说孝父母
不知如何去报答
主播: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