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敦运 朗诵:李俊钢
音乐合成:廖逸釗

——一个古姓,因为祖上研弦究音、识得高山流水而名垂千古;两座小村,屡遭荼毒,几世坎坷方获发展契机,扶摇直上。
被毛泽东主席称为“有专门之学”的王安石[1],曾以“伯牙”为题赋诗:
千载朱弦无此悲,
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
流水高山心自知[2]。
真是朱弦一哀万世悲。
那还是在春秋年间,楚国乐师俞伯牙投到晋国大家成连的门下,苦学了三年,琴艺果然猛长,可伯牙还是不满意。
成连说:“伯牙,老夫已倾囊相授了啊。”。
“恩师,我没怪您,只是觉得自己乐感不佳。”
“要不,带你去见见我的老师?”
“您的老师,在哪?”
“东海。”
“好,好!”
颠簸了几十天后,他们终于到了蓬莱,成连说:“你等等,我去接老师。”说完划着船就走了。
老实的伯牙等啊等,可就是不见恩师回转。
水喝完了,干粮也光了,伯牙顿生惧怕:一怕老师出事,二怕自己无缘。越想越怕的他为了排遣不安开始拨动琴弦,渐渐地……那股从心底生出的怕与悲,似风似云、如泉如浪尽情地往外倾泻……
曲终抬头时,发现那海上的水波都平了,山间的蜂虫也静了,就连天上的鸥鹭也不知什么时候落满了山脚。
其实,恩师成连就在岩下,只是他为了让伯牙独对山海云天、竹木花草,自我感受天籁,内化所闻而已。
再后来,伯牙果真成杰,但真正能听懂他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伯牙苦恼了。
苦恼的伯牙来到沙羨(yí)江渚,面对滚滚东去的大水,弹了一曲“江渚叹”。
“咚、叮、咚咚”,突然,主弦的乐音一下子高亢起来。伯牙隐隐地感到有高人来了。他抬头四望,江水依然,渚边依然,只有一位挑柴的樵夫立在不远处。
“先生,你的“江渚”,叹得真好!”,
“你知道这‘叹江渚’?”
“嗯”。
伯牙猜他是胡诌的,又低头继续弹自己的。
没想到这樵夫却和着琴声唱了起来:“美哉巍巍乎,意在高山!”
伯牙还是不理,再弹一曲,这次他有意用眼角扫了一下樵夫,只见他扭转身子,迎着江风高声大叹道:“美哉汤(shāng)汤乎,志在流水!”
伯牙一听,赶紧两手平弦,急忙整衣理裳,下船对着樵夫深深一揖,随即把他请到船上,几句寒暄后,这才知道樵夫姓钟名唤子期,就住在江南钟家湾。

相见恨晚的两个立即忘了时间,只知茶…酒……谈……琴……乐……然后八拜,称伯牙为长。

为了酬谢新兄,钟子期也挪琴细抚,当一曲《舟上逢》歌毕时,草间的蝴蝶舞了,山边的野花开了,但伯牙却醉了。

转眼到了第二年中秋,俞伯牙怀琴再来沙羡,他揖问路头笠翁:“请问老父(古代对老人的敬称),这附近可有钟子期?
老翁道:“您是伯牙大人吧?”
“小可正是伯牙。”
老翁突然泪流:“子期是我儿,为了就你(方便),他去年搬到了江北,没想到不足两月就突然染瘟离世了。死前他说,一定要我在江南等你,说你中秋前后定会再来。儿啊,你的义兄到了哩,儿啊……”
真如五雷轰顶!稍倾,伯牙后跌脚捶胸,呜呜大哭……
良久,还在哽咽的他央求钟父带他去看期墓。
到了坟边,他边弹边泣,越泣越弹,只泣得叶儿不忍摇、花儿不忍香。弹着,弹着……突然他举起丝桐琴,死劲地往山石上摔了过去,然后伸开双手拼命嚎啕:“天啊,琴为谁,曲为谁?子期不永,我为谁?知音不再,琴须碎,心碎。呜呼!”
从此,后人的辞海里留下了一个成语,这就是“高山流水”!
从此,人间留下了一个充满哀伤的故事《知音》。
也是从此,沙羨的子期墓成了音乐人流连的圣地。几百年后这圣地划给了新县沌阳 [3],今天,这里属汉阳区的马鞍村。
钟子期不就是一个樵夫,怎会有这么高的音乐造诣?
原来,这樵夫本就不凡,他的祖上曾为王庭乐师,只是到了祖父这一代才弃乐就农。
他 祖上有乐擘(bò)?
对,乐擘就是钟建!
就是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拉着我闯进了另一个更为古老的传奇[4]。
春秋早年,楚吴两国常闹边战,仗越打越大,彼此之间的仇也越结越深。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hé lǘ)觉得攻楚的条件成熟了,于是亲带精兵3万,出其不意地发动了“柏举之战”。仓促的楚军五战五败,最后连京师郢城(今荆州)都丢了。

衣冠不整的楚王熊壬,只带了小妹季芈畀我(mǐ芈为姓,季为排行,畀bì我是名字)以及几个亲随,摸黑逃上了一条小船。

在微弱星光下,昭王看见平日柔弱如花的小妹,此时尤其狼狈,雪白衣服上不仅满是泥水,还有不少呕吐的污秽。他不敢、也舍不得呵斥,只是一个劲地命令随从“招呼着点”,“给我招呼着一点啊”!
听见昭王的命令,一位小帅哥急忙靠了过去,若即若离、又羞又怯、似拥似抱地搂住了这位小公主。
船在不停地晃,畀我在不停地吐,见身边有了个可以借力的地方,她不管不顾地一下子抓住,哪里还在乎那是根木桩还是年轻男人的手?
突然,前面传来一声口哨,一伙强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只见他们披头散发,赤脚裸臂,手里握着大刀、长戟,大呼小叫。这魔鬼般的阵势一下子把畀我给吓醒了,她下意识地“妈”了一声,钻进了那帅哥的怀里。楚昭王循声望去,这才发现小妹已躲进了下大夫的怀抱。
“不许乱,把值钱的都给老子拿出来”!
“何方毛贼,竟敢如此无礼?”楚昭王奓(zhà)起胆子,指着贼头大声呵斥。
既然敢打劫,哪里还会讲礼?一根长戟“呼”地一声照着骂人的昭王就捅了过来。站在身边的大夫王孙繇(yáo)本能地急伸双臂,替昭王一挡,大声吼道:“这是当今,你好大胆子,想怎样?”
话音没落,那几十斤重的金戟就戳穿了他的肩膀。肩胛骨粉碎了的王孙繇忍住巨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
强盗头也不细究,只是骂道:“老子们今天只认得财帛,不认得什么狗屁楚王,想活命的,赶快把东西拿出来!”
没法子,自己种的苦果还是自己吃呗。
昭王带头递过钱袋、解下玉带,脱下绸袍……聪明的钟建见畀我瑟瑟发抖,主动替她拔掉金簪、卸下玉饰。
看见这帮人还算听话,强盗头大吼一声:“滚,都给老子滚下船!”
昭王一脚深一脚浅地踏上了河岸,心有余悸地回头望去,才发现爱妹掉在最后,可怜兮兮地在淤泥中独自挣扎。
“钟建,钟建呢?你个傻蛋,还不快去把公主给背上来,要我请你呀?”就这一喊,下大夫再也不犹豫了。他紧跑两步一弯腰,抓住畀我,一把搭上自己的肩头……
大难结束后,楚王论功行赏,可这次他忘记了下大夫。
昭王对身边的小妹说:“逃难时你很不错,王兄定为你择一佳婿。” 但一贯娇羞的畀我这次回话了:“王兄,女子之义,不近男人,钟建常负我矣,即我夫也,敢他适乎?”
昭王愣住了,在场官员面面相觑,随即却个个点头。
回过神来的昭王,急招乐师并当庭宣布:“钟建,从今起,任汝为我楚‘司乐大夫’”。
昭王去世后,早已厌倦了宫廷生活的钟建辞职,携妻隐进了二龙山(今江夏区龙泉),白天种田纺织,晚上弹琴唱歌;闲时课子弄孙,尽享天伦。

村民们都说畀我贤淑美丽,皱眉时尤其动人。而每到此时,钟建必会弹出感人的琴音,故乡亲们都将他家屋后的山叫成“玉颦峰”,之后又改阳成“玉瓶峰”,说是以此来喻公主。
然而,时间是无情的,夫妻不永也是规律。但那些向往美丽,渴望浪漫的文人们却特爱来此凭吊,由于窥视不到历史深处的钟琴芈舞,就觉得是这山峰给遮住了,于是就送了它一个更为浪漫的名字:玉屏峰。
后来,玉屏峰被强人占领,钟家的后人不得已西迁,于是近江的土垴上出现了钟家湾、钟家畈。
光阴荏苒,光阴也从不荏苒,千年中这里多次惨遭涂炭,村毁户灭,田荒垄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天,这里属于郑店街管辖,由于改革开放,才双双走上振兴和美的康庄大道。
注:
[1]盛巽昌.毛泽东论中国历史人物 从轩辕黄帝到孙中山 下[M].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5:480.
[2][宋]王安石.临川文集[M].吉林出版集团.2005.
[3]汉阳区档案馆.历史沿革[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政府网站].2023-02-21 09:26.
[4]王源.伯牙子期传说圈研究——以蔡甸,汉阳地区为中心[N].华中师范大学.2013.
2023.2.26

作者:彭敦运,男。湖北省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地方教材审定专家。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校本教研)组专家。中南三省班主任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央教科所特聘专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线班级”专栏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栏作者。国家NOC赛事班主任赛项设计人兼第一届裁判长。

朗诵:李俊钢: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一甲),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湖北朗协考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培训导师。拥有高校40年的播音主持,声乐教学丰富经验。曾任全国语文朗读大赛及全国夏青杯网络大赛决赛评委,全国(曹灿杯)湖北(长江少年说)朗诵决赛评委。获得全民悦读朗读大赛湖北最佳伯乐奖,获湖北省先进师德教师称号。

彭敦运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
【工笔江夏】
1 《心上的金口》
2 《华丽转身的纸坊》
3 《坊城夜话——关于纸坊的传说》
4 《似梦非梦法泗州》
5 《有笔难绘保福祠》
6 《江城茶仓》
7 《织女临津也相妒》
8 《草色烟光情深处》
9 《圣水黄家湖》
10《报春梅》
11《白云阿的传说》
12《焚香谭古城》
13《雨过天青照大湖》
14《等鲤》
15《传奇嵌在湖中央》
16《惟楚有才》
17《首县首树》
18《邟侯大伽》
19《乡思如海》
20《奶奶给讲梁子湖》
21《梁子湖味》
22《白马头》
23《鼙鼓声中湖州矮》
24《九月桂花红》
25《五里墩》
26《古山铁锦》
27《沉钩夜泊山》
28《丁家咀》
29《干鱼庙》
30《志在鼎甲》
31《涉湖边上的洋码头》
32《打狗湖》
33《橘说江夏》
34《神堂海》
35《八分落霞》
36《枯竹海》
37《女台山》
38《黄公兰》
39《江城第一店》
40《扎营咀》
41《金水闸》
42《关门堤》
43《英雄村》
44《五枫桥》
45《种个墨斗再探花》
46《𡘧门口》
47《鲤鱼撩花》
48《拾遗元丰》
49《叶家海》
50《翟家边》
51《上马厂》
52《后屋》
53《湖咀曾庙供张宪》
54《廖桥》
55《鲛之泪》
56《青埠湾》
57《陈博士》
58《夏祠》
59《青龙河》
60《笔架山》
61《官堤洲》
62《柱皮山》
63 《土库杨》
64《仙人山》
65《仙人桥》
【琴吟江夏】
66《黄质书房》
67《山因花扬名》
68《三潭印月》
69《诗醉李家铺》
70《青莲庵》
71《李谱》
72《个字枪声》
73《港边鸡栎汤》
74《汝南路》
75《解语钟家湾》
76《龙头井》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