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5721——5743)
张 鹏

5721.复读机。PPT技术,让太多教师沦为喋喋不休朗读幕布上的文字的复读机,一旦停了电,或出现机械技术故障,教学寸步难行。这是教师应该羞惭的事情。
5722.蒲松龄生活的年代,清初,人口大约1亿左右。以当时的文字传播技术(手抄,少量雕版印刷)和当时全社会的平均文化水平(文盲十之七八甚至十之八九),我推测,《聊斋志异》在刚刚成书至蒲公去世的几十年间,读者不会超过万人。读者多寡关系不大,关键是,蒲氏的文字水平和关怀力度、思想深度远超同侪。历史永远不会委屈真正的好文章,蒲氏生前贫寒寂寞,身后备享千秋万岁名,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估计,只要地球文明存在,蒲氏盛名将与日月同辉。
5723.真正的人文教育,具有海阔天空横无际涯的特质,这要求教师既要博览群书又要见多识广,既要借题发挥又能出口成章,既要启蒙思想又要厚植基础。这样的要求,天下之大,能胜任者寥寥无几。因其少,而可贵,这是PPT式的照本宣科时代仅存的教育梦想。
5724.单位里饭局上永恒的话题。只要聚餐,就要言谈,哪些话题永不落伍呢?谁谁太厉害了,靠山强势,一路擢升如火箭;谁谁的亲家太厉害了,亿万身家;谁谁的同学升任副省级干部,估计他要跟着一起厉害;谁谁的子女厉害,就职到中央部委;谁谁的老公或老婆原来很厉害,这又不厉害了,正被纪委调查。几乎全是厉害与不厉害。那些老老实实上下班,清汤挂面过日子的人,永远难成他人之话题。
5725.永远感谢那些豪华宾馆的大堂,我在城市的缝隙里奔波劳碌辗转腾挪的时候,从一个场景到另外一个场景,总会有一些需要等待的时间,那些冬暖夏凉、装饰豪华、光彩照人的宾馆大堂为我的或长或短的过渡提供了茶水和真皮沙发。我寄居其间,这儿即是家的飞地,会议厅的飞地,排队等候的座席。我常常想,一生的多少时间会在这些宾馆大堂里面度过呢?这些时间如果累积起来,将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漫长时段。
5726.宾馆大堂赋。空旷宽广,富丽堂皇;光彩照人,花木芬芳;红男绿女,迎来送往;茶水沸腾,座椅舒爽;尘嚣隔绝,温柔之乡;酒店愈豪,大堂越靓;无事隐此,人间天上;读书品茗,发呆上网;寒暑皆宜,岁月悠长;浮闲半日,静好时光。
5727.幸福感是最经不起推敲和追问的,每个个体,或许都被各种急性、慢性的疼痛感纠缠不休。久之,这些疼痛感犹如身体的一个器官、一个疖子、一个雀斑,与自己分分秒秒结伴而行。睡不着觉的时候,我反反复复掂量自己和他人的疼痛,遍观熟悉的不太熟悉的众多人物,竟然没有想到一个没有疼痛感的人。
5728.时间如利箭呼啸飞行,站在时间的箭镞上,我究竟能做些什么呢?在一个不冷不热的晚秋时节的上午,我在泰山学院的青年广场上拍击篮球,一个人静静地投篮,远处的青山松柏苍苍。蓝天之下飞过鸽群,有的树叶子已经微黄,有蚂蚁在地上摇头晃脑地跑动。球或进或不进,没有人给我抢球,只有我自己反复地投掷与拍击。风吹过,树叶哗啦啦地响,在岁月的长河中,篮球动,我亦动,地球动,宇宙动。
5729.学友G兄直言,不少时候,人的精神、语言、观念上的吝啬苛刻要大于金钱。比如,你在一个数百人的大群里发了一篇小文或提出某种观点,寻找到知音和支持者的难度,甚至要比向他们中的不少人讨要100块钱还难。出于冷漠和自矜,很多人对夸奖他人是很吝啬的。
5730.不少文学群、文化群、学术群,宛如超市的货架子,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物品,或转发,或链接,或独创,只是群友之间几乎从不交流。几天、几个月,群里罕见三言两语的问候与点评,交流与互动。
5731.友人的儿子985名校博士毕业,在某地级市二本院校工作。友人告诉我,其二级学院的领导对其工作、生活格外关照,倍显长者风范,令其一家感激感恩无比。可是,其儿子经常因待遇兑现问题、职称晋升问题、课题申报问题与校方相关部门据理力争,谔谔相较,说得校方有关人员理屈词穷。每当此时,校方就对二级学院负责人施加压力,让其“做做工作”。友人说,其子经常觉得很难为情,仿佛给其直接领导,二级学院,制造了麻烦。其实,本是校方不讲道理,却硬压其子和二级学院。友人叹曰,在具体环境中生存,其实,相当多的情况下,你没法较真,没法讲理。一个执着于讲道理的人,总是生活得比较艰难。
5732.相近的价值观、立场、审美倾向、知识背景、格局胸怀,这是成年人友谊的坚固基础,这些因素,比血缘都厉害。多少的堂兄堂弟、表姐表妹、叔伯姨舅,我们一年到头未必打个电话问候一句。而亲密的挚友,志同道合,即使从未谋面,相隔万里之遥,却天天心心相印。
5733.一次我与A省某高校人事部门的一位比较年轻的办事员一起开会,饭后散步,他说,人事部门引进人才时其实也确实重视引进人才的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但非常忌惮那些虽有真才实学却桀骜不驯的高学历的“生瓜蛋子”,他们凡事讲法律讲政策讲合同讲常识,常让校方觉得“不好管理”。校方骨子里希望引进一些学历虽高但唯唯诺诺的听话的老实人。
5734.友人读了我几则随笔,留言:“相当一部分环境里的相当一部人,对单纯依靠个人奋斗和勤劳智慧积极进取的人,对不攀附不阿谀不奴颜不婢膝不低头的人,对气节风骨,是充满敌视的。”理解了这一点,基本上理解了人情世故和江湖码头上明里暗里的一切规则。
5735.2003年秋季,我硕士毕业以后,赤手空拳地来到泰山脚下工作,喘息未定即四处寻求兼职。先后在山东交通运输学校和山东外贸中专担任语文课和英语课的兼职。那个时候年轻,从29岁到32岁,也就是硕士毕业到考上博士之前,我每个周的兼职的数量都要远远大于校内的课程数量,几乎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连堂教书。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春季,一个学期外出赴五所高校参加考博,每周仅兼职竟还十六节课。从上海考博归来,下午五时左右上车,仅买到无座火车票,站到徐州才找到空座,六时到泰安,喝了碗豆腐脑吃了些油条,上午四节仍坚持讲课。年轻真好,今日忆及,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精力旺盛到虎虎生风的状态。而今,上午连讲四节,午后甚感疲倦。
5736.晨读。很多中小学早晨第一节设置晨读课,据我长达五年的中学语文、英语教书生涯观察,效果并不见佳。几十号学生的声音嘈杂一片,所读内容相互冲突消解,各自成为他人的干扰,宛如噪音。1997年秋至2000年夏,我担任初中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曾采取领读、齐读的方式,十五分钟读语文经典篇目,十五分钟读英文单词和句子,其余十五分钟让学生默读史地生各科。事实证明,效果良好,学生欢迎,积极配合。自己发出的声音,再清晰收听一遍,胜于听他人之噪音。
5737.别一种迷狂。前几年,在一些众人聚集的场合,我只要一开口提及“房子也是一种商品,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必然有升有降”这样的常识,马上受到不屑与围攻。我感到奇怪与不解的是,那时,一些人为何对房价有着宗教一样的痴迷,为何坚持相信房价一直飞升?
5738.尊重常识,坚持独立思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因为拂逆了他人的迷狂和随波逐流而受厌憎。一些时候,众人或许也隐隐约约认可他的判断,但仍无法原谅他的不从众。
5739.一位学友留言,他说,你的文字中呈现出的过于自信和自负,以及你指东打西无所不谈的放纵,让人觉得你似乎有某种露天传道式的“教父情结”。我看后无语。实话说,我并不自信,也不自负,反而常常自疑和自卑。每分钟,我都会深感自己的脆弱与寡断,愚蠢与自恋。
5740.H省一位长期阅读我随笔的友人留言,她说,能从您小心翼翼地言说中,感受到您极度的克制与冷静。但凡身边事,您在叙事时先把地理空间叙述为西南某省或东北某省。您对数量的描述上,更是分寸感强到令人揪心。您力求谈现象而不得罪任何具体人,谈心情而不让任何亲友担心牵挂。最后,她说,尽管如此小心翼翼,您还时常在发表一则随笔后,立即又删掉,显示出您随时担心自己小心得还不够小心。读之,泪目。
5741.寒露早过,霜降即至,晚秋的清爽与明净,木叶的浅黄与深红,天空的高远与蔚蓝,常让我产生挽留和停驻于斯季斯景之冲动。欣赏眼前,感恩目下。
5742.没有文字产生的时刻,尤其在白昼,我一定是忙碌于铺天盖地的琐事,劈头盖脸的表格和各种琐碎的具体教学、科研任务向我袭来,让我无处躲闪,只好深深地埋首进去。与表格和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搏击,在搏击当中日益苍老和疲惫。很难想象,我们的日子就是被各种各样的材料和表格所充斥,最后我们在这些材料当中渐渐地被磨平了棱角,消散了锐气,彻底沦为一个事务主义者。
5743.控制欲再强悍,进入的欲望再炽烈,只要方向不准,力道不够,你也休想得手。这是投篮过程中产生的启迪。球筐总比篮球大,机会留给你了,想进入,却颇需技艺和灵感,有时还需神助。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