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岱山记忆(散文)
李上池
岱山,在我心中是一个文化海岛,历史悠久,风景如画。
岱山又称“东海蓬莱”或“蓬莱仙岛”,因秦始皇遣方士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来这里寻找长生不老药而得名。
高处鸟瞰,数不清的岛屿象靓丽的明珠,点缀着岱山,海水、沙滩、礁石、渔火,构成了岱山美丽的画卷。
岱山有很多名胜古迹,如新石器时代的大舜庙后遗墩遗址,四千多年前,先民在岱山留下的“渔猎煮海”足迹。
历代文人墨客对岱山情有独钟,刘梦兰、陈文份、陈陶、苏轼、吴莱、朱绪、赵朴初等,都亲临岱山,赞美岱山的美丽风光,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唐代大诗人李白说:“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清代诗人刘梦兰沉醉于岱山美景,赋诗“蓬莱十景”,传诵至今。徐福方士求仙,鉴真东渡日本,唐宋以来朝、日等国的西来贡使,清末漂洋过海的留学生东渡,都在岱山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古朴典雅、富丽堂皇的宗教寺庙,表现了岱山厚重的宗教文化。资福寺、报恩寺、羊府宫等,具有浙东寺庙建筑风格和海岛特色,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岱山历来是军事要塞,战略要地。隋朝时,骠骑将军陈棱奉命征伐琉球国,途经岱山,曾在后沙洋海边杀马祭旗;元朝初年,南宋将领张世杰曾把衢山岛作为抗击元军的基地;明朝年间,倭寇大肆侵扰东南沿海,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在岱山与倭寇周旋,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新中国成立后,岱山成为军事前沿阵地。现在,许多大中小学校的师生都来岱山军训,学习军事知识,培养军人意志。在岱山旅游,可参观军营、军史馆、爬战壕、钻坑道。
东沙镇,古称“东沙角”,三面环山,一面濒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东沙镇是舟山群岛著名的渔港,清朝至民国时期东部沿海的繁华商埠,清朝至新中国建国初期,东沙古镇为岱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迈步古镇,可见青石铺筑的街巷,古商铺林立,古色古香的民宅,渔厂、盐坨、货栈比比皆是。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式民居,宏伟壮丽、功能各异的商业建筑和宗祠建筑,随处可见。东沙镇的古建筑很有建筑艺术价值,是研究东沙历史的活教材。
东沙渔港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市的渔船大都聚集东沙。东沙镇的海产品非常丰富,黄鱼、带鱼、鳓鱼、鲳鱼、虎头鱼、马鲛鱼、鳗鱼及各种虾、蟹都有,贝类有香螺、蛏子、蛤皮等。历史上,东沙镇以盛产大黄鱼而闻名,加上盐业的发展,带动商贸业的繁荣兴旺。乾隆年间,东沙镇已形成“蓬莱十景”之一的“横街鱼市”,清朝文人王希程说:“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才见喧阗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刘梦兰赞“横街鱼市”:“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中洲”。东沙海鲜便宜,到东沙旅游,放开肚子吃海鲜也用不了多少钱。除海鲜外,东沙的鼎和园香干、三洋泰薄脆、三里香大饼、胡氏阳春面等特色小吃也颇负盛名。
渔民、客商、文人汇集东沙,繁荣的商贸,各种宗教文化的交融并存,形成了东沙镇特有的文化底蕴。
调龙灯、舞狮子、跑旱船、舞花灯、扭秧歌、打花鼓、打腰鼓等,东沙的民俗特色丰富多彩。每蓬节日,浓郁的民俗风情充满着古镇的大街小巷。《地下秘密战》《苦瓜弄》《徐福东渡传奇》《东方欲晓》等影视剧都是在东沙古镇取景拍摄,东沙,闻名遐迩的“海上影视城”。
观音山,峰峦叠嶂,风景秀丽,站在观音山的最高峰举目远眺,碧空如洗,美不胜收,令人感慨万千。
磨心山,幽雅宁静,群山环绕,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为纪念徐福东渡,磨心山上建有徐福公祠和广场。慈云极乐禅寺雕梁画栋,气势雄伟,掩映在绿树丛中。赵朴初先生登磨心山,在慈云极乐寺题写了“蓬莱仙岛”四字。站在磨心山眺望远方,气象万千,蓬莱仙岛尽收眼底。
蒲门晓日、鹿栏晴沙、万亩盐田闻名遐迩。唐朝诗人陈陶的《蒲门戍观海作》中说:“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清晨站在蒲门山顶,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染红天际,阳光洒在海面,金色的沙滩,碧绿的波浪,美妙绝伦。鹿栏晴沙景区,是蓬莱十景之一,这里的沙滩沙色呈铁灰色,沙质细腻,含有多种矿物质,沙滩上可行驶汽车,有“万步铁板沙”之称。诗人刘梦兰赞曰:“一带平沙绕海隅,鹿栏山下亦名区,好将白地光明锦,写出潇湘落雁图。”赵朴初先生观赏鹿栏晴沙,连连称道:“东方奇观,神州罕见”。一片片盐田,镶嵌在大海与岛屿之间,雪白的海盐在阳光映照下闪闪发光,构成了蓬莱仙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岱山年产原盐10万吨以上,是浙江第一产盐大县。岱山盐粒细、味道鲜美,远近闻名。
岱山,不仅在开发海洋、发展海盐业上业绩辉煌,在文化教育上也相当发达,涌现出许多文化名人,在岱山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如清道光年间的著名诗人、书画家厉志,名医厉德铭,书法家厉姓水,大实业家厉树雄等。刘梦兰,字少畹,清道光元年(1821)为恩贡生,刘梦兰善诗词,他写的《蓬莱十景诗》载入《定海厅志》,传诵至今。毛起(1899~1961),字禹洲、元止,是岱山岛最早的留学生。岱山的女豪杰金维映,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走完漫漫长征路的中央红军30位女红军之一。金维映故居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岱山处在长江三角洲前沿,通江达海,集沿海“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于一体,是国际通商要道。岱山海岸线长,水域宽阔,避风条件好,优良港湾多,具有建造深水港、货物中转码头的巨大潜力。岱山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清新。南宋以来,岱山一直以渔盐之利富甲一方。
浩瀚的海洋铸就了岱山人宽广的胸怀、豪爽的性格,岱山人民热情欢迎各地嘉宾前来岱山旅游观光。
作者简介:
李上池,广东省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作家网人才库优秀作家人才。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常见于国家、省、市级刊物、网站。作者多次参加全国乃至全球的作品征集竞赛活动,获得几十次奖励。2014年,在全国“聚焦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名诗词、名故事、名折子戏”评价征集活动中,同时获得一等奖和三个三等奖;2018年,全球妈祖文化征文大赛,获优秀奖。作者的作品语言清新流畅、生动活泼、朴实感人、遣词用句准确,表现出对汉字文化的坚守,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深受人们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