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庄系列小品之——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未庄要民主投票选举村长的消息一出,村里顿时就炸开了锅。阿Q、王胡包括大尼姑、小尼姑、吴妈一干人等,见了面就忍不住议论,这个说:“咱未庄,从来都是赵太爷说了算,咋还就‘民主选举’了呢?这不是一桩老和尚拜丈人——怪事
吗?”
那个说:“就是的,这摆明了就是半夜里出太阳——日怪了。”
尤其阿Q,跟当年听说城里闹革命党急火火赶去凑热闹一样,对于未庄要民主选举村长这件事,感觉稀奇得不得了,除了私底下找王胡询问:“倘若选了你当这个村长,我是不是从此就可以姓赵了?”王胡的认知跟阿Q其实半斤八两,再者说,即便如阿Q所言,伊可以改姓赵,可以“认祖归宗”,自己却终究有名有姓,轻易改变不得,所以,无论谁最终被“选上”未庄村长,都与自己无甚干系,所以,跟吴妈、邹七嫂、大尼姑、小尼姑等等所有底层老百姓一样,王胡的态度,当然基本上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只有阿Q,做着能不姓赵伪梦,拿根棒槌当针(真),逢人就问:“你觉得选谁当这个村长合适?”最开始的时候,人家还跟他哼哼哈哈一番,后来被问得厌烦起来,就用抢白的口气反问阿Q:“你觉得选谁合适呢?”
阿Q挠挠头皮,不免心里埋怨:我要晓得选谁,还用得着来问你吗?好在阿Q凡事都想得开,别说对于不懂礼数之人的讽刺挖苦,就是当初被赵太爷搧耳光,他也能很轻易地用“儿子打老子”给予大而化之,所以对于此刻遭一顿无端抢白,他自然更是会在心里采取“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办法,给予一笑之了。
总之,阿Q、王胡这些处在未庄最底层的小拨拉子,对于选村长,基本上也只有过过嘴巴瘾,最后在那个选票上划个圈圈的份额,真正有胜算——或者说有竞争实力的,自然是赵秀才、白举人、赵司晨这一干人等。赵太爷因为已经严重超龄,不符合选举条件,自然不在侯选人之列,但这并不妨碍他运用自己几十年积攒下来的人脉,为儿子赵秀才“搭桥铺路”,可以说,对于这次选举,他们父子俩使出了浑身解数,是志在必得的。就是白举人,赵司晨他们,心里也都十分清楚,他们充其量也就是戏台上扮演的小姐身边的丫环,不过是做做摆设和陪衬罢了。
言休絮烦,话说投票选举的那天,土谷祠门口那个装灯结彩,简直赛过年,不仅未庄的男女老少齐刷刷都汇聚了过来,连鸡鸭猫狗都不请自来,场面之闹忙,让负责看管土谷祠的老头子连连直呼:“当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所见。”
按照选举规程,照例先是公家领导讲话,接下来是侯选人代表讲话,再接下来才正式开始投票,唱票……就在赵太爷认为儿子赵秀才当选村长,早已经是三个指头掐田螺——十拿九稳的时候,哪知道偏偏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不,应该说是斜刺里冲出了一匹“黑马”,经过投票,唱票等等几个环节下来,在未庄没名没姓的地保,竟然以得票数绝对第一的结果成功当选未庄的村长。对于这种板上钉钉的事实,赵太爷心里纵使十万百万千万个不情愿,不买账,最终也只能叹一口大气,然后捏着鼻子自认晦气。
再说这地保,他原本与小D是一路货色,只是他比小D更善于伪装,尤其是那副道貌岸然的外表,以及轻易不开口,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极富迷惑性;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好像研究过《刑侦学》,无论他如何为非作歹,他却总能提供“不在现场”的证据,一句话,他是真正的深藏不露。也正因如此,连赵太爷都不得不从此对他刮目相看——或者反过来说,也只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有道是“是狐狸早晚得露出尾巴来”。这地保自从坐上未庄村长宝座
之后,很快就原形毕露,他先是网罗如小D之类的一批街头混混,成立了一个“未庄治安联防队”,让小D当队长,小D对他原本就是言听计从,服服帖帖的,现在又委他以重任,自然更是对他感恩戴德,唯他马首是瞻。他看上哪家姑娘或者媳妇,只要他歪歪嘴巴,小D就会马上心领神会。对于周围肉联厂,化肥厂等等拖欠多年的征地补偿款,他也是歪歪嘴,小D就很快带上
“未庄治安联防队”去给要了回来,一句话,他天天花天酒地,欺男霸女,作威作福,都与小D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密不可分……
写到这里,码字匠谢小卫实在悲愤难抑,不得不援引未庄的缔造者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权力一旦落入流氓的手,那便将是所有人的灾难,积德永远斗不过缺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