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醒君莫笑,成败任平生 988
文/三木秉选凤诗文
初雪明鹫峰
山程水一程
寄语南行雁
鸿志在江东
蹉跎岁月行
万事转头空
醉醒君莫笑
成败任平生
《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文之母,人文是自然之化!纵观历史世界四大文明之中,唯有中华文明一枝独秀,这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德配天,自强不息”的中国文化智慧息息相关。人类需要一个理想大同的国度,人类需要建立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人文与自然要形成命运共同体。近百年来,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恶化,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话题,但却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并漫延。当江河逐渐干涸,当湖海不再清彻,当草原逐渐荒漠,当高山冰化融雪,当尘寰唯利是图,当仁义隅自落泊,当城市高楼林立,当地表正在脆裂,当资源正在枯竭,当文化正被浅薄,当民族冲突加剧,当世界公平正义坠落,当宗教冲突不绝如缕,当世界地缘连天烽火,这一切不管您是否感知相信,一个人类衰亡之前回光返照景象正在出现!而未来救世者唯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胸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得道者多助,顺道者天助,行道者人助,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以及世界无数挑战面前,中国已经站在了历史道义的高峰!中国正给世界贡献着解决世界矛盾问题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就是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为人类谋大同。人类思想决定人类行动!人类应当建立何种理论与文化以应对消极无爱与物欲横流!然人类社会理论最终不出本体论与方法论之范围;世界上各种思想丰富多彩鱼龙混杂,令人眼花瞭乱,但从根本非出两类,即一类是以“术”数为源泉的思想,而另一类是以“道”理为源泉的思想,而中国智慧都是大道的化身。
文以载道,大化天下。东方文化蕴涵道义,而西方文化利益为上,东西方文化之争其实就是道术之争,也就是资本科技文明与中华道性文明之争。什么是“术”?广义地说术就是各类现象的总称,包括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与精神现象等。什么是“道”简单地说,“道”就是隐藏在“术”数背后的永恒不变的本体及其运动规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接触最多的思想就是地域文化思想,它以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为其思想的源泉,贴近百姓,服务百姓,影响百姓,但是地域文化思想草根性太强,且在不同的民族、种族、地域之间很难形成交流,往往有很强的草根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人文狭隘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类文化思想也同样滋润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国家。所以世界各民族地域文化思想只有向理性、道性、智性文化升华,才能成为文化大同与文明大同的思想基础。
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宇宙大道之理的人文化!人类社会脱胎于宇宙自然,社会规律永远恒顺于宇宙规律,宇宙规律就是依道而行、道法自然。其实真理就是“道”性的规律及其“道”的本体的理论,但它不是本体自身。衡量世界各民文化思想是不是真理的化身,是不是符合“道”性规律要有四个标准:一是历史性,就是这类思想必须经过历史的检验,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真理的思想永远散射着金子般的光茫;二是人民性,这类思想必须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自如地运用,虽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却为人类提供一个善恶优劣的标准提供一把尺度,并正确指导着人类的精神方向;三是广泛性,这类思想应该能够得到世界各民族各种族的广泛认同和尊重,它虽然来源于某个国家或某一民族,但已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四是和谐性,这类思想必须具备包容性、融洽性、共存性,它即不排斥外来文化,也不反对文化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与任何文化和谐相处并融入其中犹如江海不拒浊流一般;五是实践性,真理的思想不是隐藏在文化理论中,而是用来指导实践,并在人类实践中检验自身适应能力,做到既以一贯之又与时俱进。

换赏入镜心,星寥落风尘 989
文/三木秉凤
孤赏入镜心
星寥落风尘
寂寞是吾道
绝艺谢天君
荆斩攀岩路
翰怡点烛台
俯仰尽碧海
清烟几缕开
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真正干事创业者,必须咬定青山不放,任凭四季之风,这就是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体现。什么是意志?意志是我们在干事创业中所产生的持续不断的心理状态。意志由意与志构成,意代表心理状态,志代表坚定的方向。天灾人祸自愚失道会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艰难险阻,世间每个人对生存发展中艰难困苦的感受往往差异巨大!这种差异不是来自“艰难困苦”事物的本身,而是由内心意志与精神坚定的大小所决定!意志又源于胸怀与视野,宽阔的胸怀让人包容万象,长远的视野让人高瞻远瞩。所以高昂意志对于心胸狭隘的自私之人、鼠目寸光的蝇利之人来说,回避的是当下困难,逃避的是社会责任,远离的是各种矛盾,岂不知生命历练与灵魂升华源于克难攻坚的经验与智慧,而一切的阅历、经历与实践过程又恰恰是意志的展现过程,所以意志增强就是人生的精神修炼与智慧提高。
意志的短缺在于我们对自身生命的意义没有真正的贯通!当我们生命的意义不是为了生存、生活、生育等物质条件时;当灵魂修养成为一种文化自觉时,一切尘间的重重困难在智者眼中仅仅是“逢山劈路,遇水搭桥”的游戏而已!我们往往陶醉于未谋之收获,却常常茫然于当下之拥有。从得到失,失而复得!岁月依次在轮回中逝过,消磨的是人生意志,蹉跎的是无尽岁月,遗留的是仰天长叹。我们是否在周而复始中为年复一年的机器运转所厌倦;我们是否在周而复始中为季复一季的审美蜕变所疲劳;我们是否在周而复始中为日复一日的自暴自弃而厌生!日月相推,四季迁变,草木萌生,鸟虫鸣唱,万事万象总是重复着往事,多少生命一次又一次轮返在洄游里寒来暑往,难以跳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穷极故而思变,思化,思革,思新,与时俱进就是革故鼎新。何谓革?革乃变化之中与时偕行矣。革有大革,中革,小革,大革乃革命,中革乃革新,小革乃革面。俗言:君子洗心,小人革面。故乃革之深浅因人意志而异,内外不同!君子豹变就在“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中一次次定格又一次次升华,在尘缘聚散憧憧往来之中,与我同德同意同志同道者,泛泛之友随之几何呢?人生不是一次生死过程,而是一场毫无选择的灵魂超三维修炼,天地之大时时处处都是我们修炼的道场!或随师而入,或无师自通,或道法自然,皆是一种意志的惯性!自然与人文,本来天人合一,无别无二。万象,依道依律而行,焉能生悖?人事,依伦依义而布,焉能失序?内心,依志依正而发,焉能失德?《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意志消沉者则是“久复倦,倦则怠,怠则穷。”穷则无聊之极,生出若干是非!所以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何以穷变而不滥?唯意志使然,人生修炼就是修出一双洞察世界的慧眼与容纳天地的雄心!意随大志而行,则为大通,事随人理,则为大化,神随人势,则为大革。而一切革新、创新、鼎新、维新又何不依赖意志这颗定海神针呢!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