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豆腐
文/韩寒(江苏)

冬天的街头,寒风凛冽,街道上人流稀少。我从远处望去,看见一个卖豆腐的老人,他身穿一件蓝色棉袄,脚踩着一双旧旧的鞋子,一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一个小布袋。
老人的面容憔悴,皱纹布满了他苍老的脸庞,但眼中却透着一抹既坚定又温和的神采。他在寒冷的街头摆摊,身后立着一个小小的推车,里面摆满了各种形状的豆腐。
冬天的豆腐是一道特别的美味,清香软嫩,入口即化。而这位老人手艺娴熟,每次将一块豆腐切下来,都能刀刀薄如纸张,精准地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他的冒着热气的豆腐,成为街头独特的风景。
我走过去,买了一块热气腾腾的豆腐。老人笑着向我道谢,他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的神情。我抿着嘴,小心地吹了一口热气,豆腐散发出浓郁的豆香,温暖了我冰凉的双手,同时也温暖了我的心。
透过豆腐老人,我看到了他身后的故事。这是一个坚韧的老人,他并不屈服于岁月的摧残和逆境的打击。他选择在这寒冷的冬天,为人们带来一份温暖和味道,他的每一块豆腐都代表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
这位卖豆腐的老人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他没有高大的身躯,没有嘹亮的声音,但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为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带来了美味和感动。他没有被生活打倒,反而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了很多人勇气和希望。
冬天的街头,寒风依然刺骨,但当我走过卖豆腐老人的摊位时,我的心里却暖暖的。因为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我看到了温暖的力量和坚持的意义。那一刻,我明白了,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为他人奉献爱和温暖,就能在寒冷的冬天中,让人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和希望。
卖豆腐老人,你的坚持和努力让人感动,你的豆腐不仅给了人们美食,更给了人们心灵的滋养。愿你的豆腐事业越来越红火,也愿每一个人都能从你身上汲取力量和勇气,因为你是这个城市中最美的冬日风景。
说说织毛衣
文/韩寒(江苏)


初冬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小村落的街道上,仿佛一层薄纱般柔和而温暖。村子里的房屋都是瓦片屋顶的平房,简单而朴实,街道两旁的柳树轻轻摇曳着,俨然一派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我走进一个小屋,屋里弥漫着一股香甜的味道,是毛线的味道。这是我来到一位老人家的家中,她正在坐在桌前织着一件毛衣。老人家已经年过七旬,双手皱纹纵横,但她的精神依旧矍铄。
毛线在老人家的手中穿梭来回,如同一支魔棒般,给她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我坐在她身旁,静静观察着她的每一个动作。她用细细的纱线穿过针眼,再绕过食指和拇指,然后轻轻一拽,一条又一条的线条被牢牢地固定在针上,形成了衣物的一小段。慢慢地,毛衣的轮廓愈发清晰,颜色渐渐鲜亮。
我看到老人家织毛衣时的专注和细致,仿佛在耐心地对待每一根线头,每一个细节。她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份满足和宁静,那是一种心灵的回归,一种纯粹的情感的体验。
织毛衣已经成为老人家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冬日里,她用双手将温暖编织出来,用心将思念和祝福送给最亲近的人。一件件毛衣,记录着老人家的青春岁月,也传递着她对家庭的关爱和深情。
看着老人家一针一线地编织,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循环和传承。就像织毛衣一样,我们也在慢慢地编织着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用心对待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细心地珍惜并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织毛衣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寄托。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人们总是忙碌于琐事之中,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而织毛衣则是一种让人静下来的乐趣,让我们探寻内心最纯真的感受。
和老人家聊了一会儿天,我站起身,对她微笑着道别。在离开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温暖和力量,仿佛织毛衣的过程让我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也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种静谧的时间,让内心得到宣泄和平静,让自己重新找回那份朴素而珍贵的情感。
走出小屋,微风轻拂着脸庞,我沉浸在这份宁静和温暖之中,心情愉悦而安宁。织毛衣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如同一件织毛衣般,需要耐心和细致,用心去经营和呵护。无论是磨难还是快乐,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一份礼物,在织毛衣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份礼物的珍贵意义。

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