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尔田与榜上田
(周中金)
笼尔田,顾名思义就是地处两边高中间底象笼子一样的田。它因水源条件好,一年可种两季水稻,一季花尔草。
相对于笼尔田,有一类田叫作榜上田,说做田,其实它就是地,也可叫旱田,一年最多只能种一季水稻,但可种一季其他作物。
直至今天我回忆起帮父母插田、割谷,摘棉花,割菜籽,打黄豆,靠芝麻等农活时,才将父母亲常讲的这两类田和地的几个字的含义和土话的读音才有所甄别,并写出来,也不知对与错。
反正我们垸上的年轻人,再也听不到他们父母喊这些田地的土话了,很少有人记忆起,也无人再考门考究了。
我父母和我弟弟名下的这两类责任田和地,与垸上所有人的田地一样,现都已土整平整了,变成了大田,由承包大户机械化耕种。
这些每家每户的笼尔田和榜上田亩数只写在第二轮责任制的土地使用证书上。根据其田块亩数的多少,也只能由家长说得出它曾经的位置,证书上并没有区分笼尔田和榜上田的文字记载。
这两类田的区分开,并杜撰出的这六个字,只能留在我的深深记忆之中。
笼尔田因其低势低,水源好,土地肥沃,牛犁起来也快些。所以是家里当家田。
每年一到开春,父亲就把家里养得圆圆肥肥的耕牛派上用场,最先开犁的就是笼尔田。
犁耙一响,黄金万斤,讲的就是牛一出动,一年的新稻谷就会种出来。金黄色的水稻就是新的一年希望。
我家有两块笼尔田,紧埃着。上下处的田都是别人的,是笼中之笼尔田。
每个垸场,凡是笼尔田,其上游,必须有一块能蓄水的水塘。
村里的大人,每年春节时分,都把水塘蓄水的事儿记在心上。遇上天旱年份,从湖港中抽水时,也要将水塘先灌满。
凡属笼尔田的家庭每年开犁的时候大概是一致,因为下游田的水要经上游田过,不然你慢了,别人种上了肥,就要看上游田的人肯不肯让已种上肥的人放水了。
不过这时也最体现,上下游笼尔田主人风格了。一般是让下游田先开犁。有时下游主人耕牛不够用,上游的户主会主动将耕牛让给他家去帮忙耕好田。
谁叫笼尔田,共用一塘水,这才是真的共用一塘水的乡里乡亲人的风度。
作者:退休后力争百岁的退役军人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