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魅力花都临夏(上)
文/刘玉伟
2023年9月14日下午,我们从拉卜楞寺来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的临夏市。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另外一个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它又是甘肃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前几天去过的甘南藏族自治州。
临夏市在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如今的临夏市旅游资源更加丰富,紫斑牡丹冠绝国内,砖雕、木雕、彩绘、彩陶艺术等众多文化瑰宝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因此,人们都称这里是砖雕之乡、彩陶之乡、牡丹之乡、花儿之乡。

我喜欢旅游,喜欢观察每一个城市的建筑和街景,也喜欢观察那里的人和事。我们几个人都是第一次来临夏,当旅游大巴车进入临夏市后,我在车上就看到,市里有很多清真寺,街道两边不论是步行的,还是骑电动车的妇女,她们大多数都抱着不同颜色的头巾,因为这里是一个以回族同胞为主,也有汉、东乡、保安、撒拉等42个兄弟民族聚居的地方。尤其是东乡族和保安族更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东乡族和保安族也都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的肉食品也是以牛羊肉为主。
我们下午在街道边上等车时,因为是下午放学的时间,来附近小学和幼儿园接孩子的家长,尤其是从我们身边经过的妇女,她们虽说都裹着头巾,但她们那高高的鼻梁和长长的眼睫毛,一眼就能看出来和我们汉族的妇女有很大的区别。

在祖国的大西北,在甘肃的这片大地上,临夏山河壮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真的就是一个拥有独具魅力、独树一帜的自然标识的好地方。临夏的历史符号、人文名片,就像珍珠般地撒落在临夏的大地上,就像肌理般镌刻在临夏的形象上,就像基因般流淌在临夏的血脉中。所有这一切都是临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也是临夏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信心所在。
我们在旅游大巴车上时,地接导游小杜姑娘,就如数家珍般地给我们说着临夏州的名胜古迹。这里有闻名海内外的刘家峡水电站、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炳灵石林、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广河齐家文化博物馆、黄河文化公园、太极岛湿地公园、太子山旅游大通道、东公馆、八坊十三巷、唐汪杏花村、竹子沟、草长沟、大墩峡、松鸣岩、法台山、太子山、莲花山等等景区和景点。

临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风光多姿多彩,人文风情旖旎独特,是一个值得喜欢来西北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慢慢欣赏、慢慢品味的好地方。
我们是老年团,在临夏旅游的时间有限,因此在临夏市区,我们只参观和游览了国家4A级景区八街十三坊,也被称为临夏市的“回民街”。还有离这里不远的国家3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是民国时期的私人府邸的东公馆。
东公馆和八坊十三巷里汇聚了河州砖雕的精粹,在建筑结构和装饰刻绘方面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更展示出了我国古典建筑的高超技艺。这两个景区里诸多的砖雕作品都已成行业里不多的上品佳作,吸引了全国众多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学习和参观。

刘玉伟,2023年11月14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