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羱(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初冬,走在古老而又厚朴的青石扳铺就的巷道上,走出了有着无限遐想的文字。
我不知,昔日文字中凛然正气的农民运动,在我接下来的寻迹探访中,还会有怎样的理解与解读。
路宁静,我一个人在行走。
空空落落,无论它的记忆是否还留存昔日的喧嚣,此时的石塘应了我此时的心境。
宁静巷路还在红尘中眺望。岁月里,双峰寨从涌动的农民运动中走过,从涌起的风云中走过。
双峰寨在二十世纪20年代是农民运动的红色战斗保垒。仁化暴动高潮阶段,700余名军民凭借双峰寨这个保垒,与数倍与我的国民党反动武装进行了达9个月的英勇抗击,黄梅林等400余军民壮烈牺牲,史称双峰寨保卫战。
觅着黄梅林等先烈的步履,我迈出的每一步,都重叠在他们的足迹之上。
双峰寨,一座百年不孤独的寨。厚重的石头青砖砂浆墙,抗击着岁月的侵蚀。
古寨静静地立在仁化西南的盆地之中,从岭南吹来的寒风,呜呜地吼叫着,呼唤着远去的农民运动抗击牺牲将士的魂灵。
一座座雕像,重现当时的情景。他们深邃的目光望向苍穹,他们把自己孕育成一束光,像射向黑暗的一道闪电,让人觉醒。也把自己孕育成一粒种子,积蓄生命的力量,把希望寄托给这片神奇的大地。
这是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
当子弹穿透宽阔的胸膛时,大地一阵痉挛,这四百多位英魂化作树的种子,根深扎进仁化这片热土,挺拔的身姿,努力向上伸展,直指苍穹。
是他们,让我们坚信——大地之上,必有生长。
为此,他们人生无憾,与光同尘,也在农民运动的史页上划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酒,是石塘的灵魂,有了酒,也便少了孤独中的寂寞,多了生命的灵动,若琴弦任风弹奏。
保卫战旧址犹在,清光绪时的双峰寨早已刻上了双峰保障的匾额,倦鸟半睁半闭着眼睛,悠然栖于门前高墙的寂静里。
落在石阶上的,是一缕风,和一缕来自往事的风。
精神的火焰,泽沛寰宇。
走出大门,双峰寨已被夕照染红。
20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