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世华

弥陀镇子上:近景古平桥,远景新农村 杨世华摄
一九四四年春夏之交,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古镇弥陀码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午后三时,一艘快艇逆长江而上,稳稳地停靠在弥陀码头。少顷,从船上走下来一位身材魁伟,精神抖擞,面露微笑的军人。
“热烈欢迎冯将军莅临弥陀!”
“全民抗日,义不容辞!”
岸上的人群,振臂高呼。
与此同时,码头上方大佛寺外墙上,一幅巨大的会标立现:
“弥陀民众献金大会”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军政部陆海空军抚恤委员会委员长,职位仅次于蒋介石的冯玉祥将军,为发动民众捐金抗日,专程来到弥陀。在众人的簇拥下,冯将军健步走向临时搭建的演讲台……
“天气很热,太阳光照得很暖,我出了一身透汗。”冯将军当日日记记下了1944年4月4日这一天的实况,“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多钟头。”“我以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总会会长的身份,向弥陀的同胞们、兄弟姐妹们宣传、动员献金抗日救国。”
“我的头有些痛,但是为了鼓励同胞们和青年们的抗日情绪,我咬着牙把话讲完了。”
冯将军大义凛然、铿锵有力、通俗易懂、比喻贴切的演讲,打动着现场每一个人的心。
“有钱岀钱,有力岀力,有人岀人!”
“抗日救国,人人有责!”
“打倒日本侵略者!”
……
激越高昂的口号声,响彻弥陀码头上空,时起时伏。冯将军演讲一完,捐赠的民众便排成了数条“长龙”,有序地向募捐登记处蠕动……

1944年4月4日下午冯玉祥将军在弥陀码头演讲处 杨世华摄
天渐渐暗下来。重庆高工校李祚膏(霄?)、泸男中颜心斋、泸女中王文思三位校长和弥陀乡公所的职员代表,到船上与冯将军同进晚餐。

(图片来自《冯玉祥自传·我的抗战生活》)
冯将军日记“我给他们讲了胡阿毛的故事”,还记述了他的心情,“船的对岸是古时的泸州城,元末明初很为繁盛。现在却只胜(剩)下一个秃秃山头,令人不禁有沧桑之感。”
五日晨, 冯将军“读英文后,就乘船到泸县男中去(镇子上)。” 镇子上距弥陀码头仅一公里多点,一早便人声鼎沸。冯将军要来演讲的消息,已经传遍了镇子上的每一个角落。
“镇子上要来大官了,镇子上要来大官了!”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今天镇子上要来的大官,只比蒋光头矮半篾片(只差一点点的意思)!”镇子上人说话真逗。
人们说笑着,谈论着,笑语欢声不绝于耳。
镇子上沸腾了,是从来没有过的欢腾。
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向正码头,去迎接,去目睹大官的风采。
不一会儿,巷子头街到正码头沿路,男生部大门外院坝,上坝桂元林一带,全挤满了人。人们喜形于色,谈笑风生,翘首以待大官的到来!
在冯将军到镇子上的五年前,镇子上就成为了抗战时期重庆、泸州三所大中学校办学基地。今天,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冯玉祥将军专程到镇子上看望三校师生及当地老百姓,向师生们作抗战募捐演讲。意义非凡,永载史册。

弥陀镇子上今日新农村 (来自网络 王伟摄)
晨光初露不久,冯将军乘坐的快艇已停靠在镇子上正码头江边。冯将军来了!冯将军真的到镇子上来了!他身形高大,一身蓝色土布衣裤,身边几位全身武装的警卫英武挺拔。
“三所学校毗连在一起。男中、女中、高工的同学又集合起来,在一块平坝上,坝上长着很大的桂元树,令人想起南国的景物。”冯将军当日的日记中写道。
冯将军所说的平坝,就是镇子上人称的上桂元坝。这里紧邻“女生部(女中)”和“男生部(男中)”,距离“高工校”也不过百把公尺,到冯将军快艇停靠处,还不到百米。可谓位置适中。
这场演讲,冯将军足足讲了一小时余。
他的演讲刚完,男中的同学就要给冯将军敬献锦旗,被将军拒绝了。他饱含激情地说道:“你们这般青年主人们的盛意,我实在感激。不过,我太不配接受你们的旗子。老百姓养一个(只)猫是干什么的?是捕鼠的。养一个(头、条)牛是干什么的?是耕田的。老百姓养个冯玉祥是干什么的?是叫我冯玉祥拿起枪杆来保卫国家的。现在失地没有收复,千千万万的同胞们还在水深火热中过日子,我冯玉祥凭计么来接受你们的旗子……”(冯玉祥《川南游记》)
冯将军越说越难过,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惹得全场的人都哭了……
王文思校长请冯将军去学校参观。
冯将军站在女生院院坝的台阶上,王校长站在他身旁,全校师生列队站在院坝里。

冯玉祥1944年4月5日在泸女中演讲的院坝 杨世华摄于2022年初冬
冯将军声音沉重:"老师们!同学们!我国军民反抗日本鬼子侵略的战争七年啦!前方百万战士用他们的血肉保卫祖国,保卫大后方的人民!每场战斗都打得顽强激烈呀!前方急需枪弹、大炮、飞机、坦克,我们的国家拿不出那么多的钱了!同学们!怎么办啦!"
"我们捐献!我们捐献!"师生们泪流满面,高喊。
冯将军大声说:"对!说得对呀!同胞们,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抗战必胜!”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抗战进行到底!"师生满腔激愤,吼声在空中回响。
学校安排同学们表演文艺节目。同学们唱抗战歌曲,表演抗战舞蹈。女生们表演的舞蹈,其中有个“手巾舞”,引起了冯将军的思索。他后来讲:“女孩子们拿着这个当运动,本来没有什么不可。不过这种动作,不能算什么教育。若用花木兰的本事、秦良玉的本事教这些个孩子们,学会了,他们一样可以当花木兰、秦良玉。再退一步说,他们把中国的国术学会了,既可以健康身体,又可以当作很好的运动。可惜,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没有了,什么都要跟外国学。拿着一块手巾舞一舞,这也是在外国学来的本事吗?我觉得实在有一点儿自己看不起自己。”(巜冯玉祥自传 我的抗战生活》)
冯将军唱了《爸爸在家》,许多女孩子都掩面呜咽起来。
冯将军视察完学校,已临近中午。
他依依惜别镇子上,直奔泸县(今泸州市),继续募捐之旅。
补记:
一、《暮岁拾忆》:向冯玉祥将军献金救国(万泽瑜)
学校宣布放四天假,叫大伙回家动员家长捐献金银支援抗战。我回家向母亲要了一只厚实的金球指环,回校交给老师登记入册。学校从各个班选拔几名学生组成一个30人的方队到泸州参加献金大会并接受冯玉祥将军检阅。
我校三十名学生组成的方队阵容壮观。人人短发齐耳,身着一色荫丹士林旗袍,黑袜、黑鞋、服饰整齐、仪容精神,颇有几分巾帼英雄的气度。
献金大会会场设在澄溪口大教场。那天,清早五点钟,来参加大会的单位队伍,有序地排列在会场外。会场四周岗哨森严,红旗招展。
七点正,会场高音喇叭宣布入场顺序:学生、工商联合会、社会团体、机关单位……学生队伍有六七支,我们女中队伍首先入场。其中阵容最威武的要算江阳中学。他们的方队足有七八十人。身高一致,一色绿色园盘军帽,黄绿色军装。脚上白色的袜,绿色的靴,胸前,蓝色的领带,雪白的警笛,手上雪白的手套。他们精神饱满、姿态从容、步伐整齐、简直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威武之旅。
八点正,冯玉祥将军身穿绿色军装出现在司令台上,泸州政要、地方名流站列身后。两边排列着荷枪实弹的警卫。高音喇叭发出检阅开始:我们泸县女子中学的方队踏着齐步走在前面。我们的队伍刚走到司令台右前方,队长一声:"正步——走!"我们昂首挺胸,双臂左右齐胸平举,双腿齐膝平踢。队长一声:"向右看!"我们的头齐齐的转向右方,两眼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司令台上。冯玉祥将军挺身举手行军礼。队伍走过司令台,队长一声:"向前——看!齐步——走!"我们长长地换了口气,嚓!嚓!踏步前行……
庄严的检阅仪式结束,热烈隆重的献金活动开始:司令台上军乐队乐声悠扬。锣鼓队铿锵齐鸣。我们泸县女子中学四名学生,各人端着一个长方形红漆木盘在校长王文思率领下阔步走上司令台。我首先走到冯玉祥将军面前,并拢双脚,两手举起托盘,冯将军身边的一位军官接过木盘,哗哗!将盘里的金银倒进一个绿色的方型铁箱,我向冯将军行了深深的鞠躬礼。最后王校长呈上一张粉色礼单向首长行个礼领着我们走下司令台。
献金大会已过去七十多年,那感人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万泽瑜《暮岁拾忆》。万泽瑜先生1941年春考上泸县中学,分配在女生部二十班。1947年毕业于泸女中。已97岁高龄。
二、巜四川抗战档案史料选编》:
至1944年5月16日,四川已有14个县市共献1.3968亿元,其中泸县5300万元,居14县市之首。在1944年巜国民政府行政院公报》中,详细记载了泸县、合江各单位和个人的捐款在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者的情况,其中就包括一些酿酒作坊以及酒精厂。
镇子上学校捐款数额如下:(法币)
四川省立重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3.0743万元;
泸县县立中学108万元;
泸县县立女子中学90万元。

巜四川抗战档案史料选编》统计表 (景俊鑫搜集提供)
为助本文写作,万泽瑜、蓝集明、景俊鑫三位先生提供了珍贵史料。谨表谢忱!
2023年6月7日于泸城龙马潭

作者 瘦西湖留影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庆悟宅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