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好当下,莫笑眼前人
——读彭宇文《催什么,喝了吗?》一文,也谈王翰《凉州词》
■文/李能飞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认为王翰写作这首《凉州词》的背景,应是将军凯旋之际,诗人在庆功宴上的激情之作。
古人云:宁饮帐上将军酒,不下中宫太子棋。可见军中将士的豪放豁达与视死如归。
起句讲场景,将士夜宴,美酒玉杯觥筹交错。引人入胜。
承句讲:举杯欲饮之时,随军歌伎已乘兴演唱起《琵琶行》之类古曲,各种器乐马上奏响,歌舞升平催人奋发。当然,演奏者有坐凳的,也有骑马的。比如昭君出塞,便是骑在马上弹琵琶,响绝人间。
并不象王立群教授所分析的:战事来了,酒都没喝上。琵琶响起,将士们慌慌张张又要应战了。
我们知道,古代开战之前要下战书,约地点。击鼓进攻鸣金收兵,都是有一定的规矩。也不会把琵琶带上战场。至于偷袭一类战术,双方也不会贸然使用。
对于此类庆功宴,军事设防与后勤安排,应该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否则,逻辑上讲不过去。对此,我不敢苟同王立群先生。
转句醉卧沙场君莫笑,作者巧把酒场当疆场。沽酒客来风亦醉。何况盛宴之后,将士们东倒西歪,横卧地上。如同硝烟后的战场。由这一句引申出来的刀光剑影与起句美酒玉杯形成鲜明对比。
欢宴之中,囧事憨态纷呈。作者用烘托渲染托物寓意的手法。穿越时空般向读者勾勒出一幅金戈铁马冰河入梦的图景。让我们获得一种深远而厚重的使命感,真是画龙点睛一笔传神。
古来征战几人回。合句一声感叹,如流星划破历史长空。军旅古诗,多以感叹悲壮金句而流传千古。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古人循天理,认宿命。常以一种无奈与无常态度去面对幸与不幸。有些壮士,生死看淡不服就干。那种迫于现实的倔犟,多是因为别无选择。
王翰能想到,你我也能想象到。军旅征途刀枪无情,将士一体生死难料。自古征战,马革裹尸,又有几人能全身而退?今朝有酒今朝醉,何妨一醉解千愁。来日如何?管她娘的,今天痛快了再说。你们没喝酒的,没喝醉的兄弟们,请别笑话我们哈!要知道,世道难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琢磨,这也许是王翰当年赋诗心态吧。
后世苏东坡说,休对故人思故国,诗酒趁年华。也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一悲一喜仅在一念之间。
如果能好好研究王翰年谱,研究那个时代的一些政治历史细节,我们也许能发掘出更为详实的论据。
和平和谐 ,活好当下。珍惜眼前人,莫笑眼前人。
我认为这才是王翰此首《凉州词》,留给后世宝贵的财富。
末尾,步韵王翰《凉州词》一首,抛砖引玉,以求共鸣——
关公上阵酒一杯,
战鼓咚咚把命催。
万里江山谁是主,
苍天有道总轮回。
(2023.11.14于十里银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