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智慧灌溉论坛”在河南省新乡市举行。来自全国9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灌排企业,国家灌溉农业绿色发展联盟会员单位,灌区管理部门代表,地方政府部门、乡镇农业农村管理部门代表,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投融资机构和行业媒体代表约500人参会,10万人线上同步观看论坛直播。

作为第六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高博会”)重要活动之一,本届论坛主题为“智慧灌溉赋能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开展智慧农业高层研讨、智慧灌溉技术交流、智慧灌溉科技成果发布与项目路演、科企实地对接等主题活动,集中展示智慧灌溉领域新研究、新技术、新设备、新实践,多形式推广智慧农业成果,推动技术落地转化,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引领农田灌溉领域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支撑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本届论坛围绕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需要,通过智慧灌溉技术报告、项目路演等环节探索灌溉技术“场景+平台”新模式,共商智慧农业协同创新和推广应用,引领灌溉领域智慧化升级,赋能农业节水高效绿色发展。

新乡市副市长刘军伟致辞时介绍,2022年,中国农科院灌溉所联合新乡国资集团、北大荒农服公司、辉县市人民政府推进“四方两园”联合项目,共同建设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通过“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服务主体”模式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模式,积极招引上下游配套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产业融合、园区建设、订单生产、转化应用于一体的可复制推广的“新乡模式”。已经吸引了国内10家知名灌排企业入驻,打造全国高端智慧灌溉装备研发和制造业产业基地。
“以数字化为特点的信息技术正加速驱动灌溉科技创新发展,引领农业生产模式的深刻变革,”灌溉所副所长王景雷主持时说,“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智慧系统、农机能实现更精准的灌溉管理,极大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支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韩宇、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名礼、河海大学副教授顾哲分别以“鹰眼视觉智能测流装备与技术”“数字技术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智慧灌溉闭环控制实现路径”为题发布技术成果报告,分享节水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生产问题综合解决方案。

对传统灌溉行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倾力打造的灌排行业云平台 “中灌云”发布2.0版本,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分场景选模式灌溉的差异化功能,为灌溉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加强版“智慧大脑”。来自国内14家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新产品、新项目轮番发布、路演,运用“数字孪生”“4G通讯”“大数据”的智慧系统和先进设备新技术、新应用集中亮相,加速灌溉领域智能硬件装备和智慧软件系统的推广应用。
本届论坛充分凸显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邀请国内相关领域70家企业100余名代表前往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展科企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灌排行业头部企业入驻投资兴业,推动智慧灌溉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论坛还有来自全国36家灌排领域企业、高校同步参加高博会中原农谷农业科技成果展,智慧灌溉领域前沿成果、尖端科技和创新产品分别亮相,吸引各方关注目光。
“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大背景下,农田水利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需求刚性增加,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智慧灌溉等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所长周国民表示,“灌溉所将继续发挥灌排科技创新优势,联合国家灌溉农业绿色发展联盟等灌排行业企业,加强科研攻关、技术推广、交流合作,为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