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诗歌文化传媒||《寒衣节》专刊
1.寒衣节
刘恒源
风萧地泣湿云绵,癸卯初寒祭祖先。
送衣焚香追忆昔,萦心跪拜祷神天。
2.寒衣节
兰耀明
秋霜一夜落窗台,儿送寒衣祭酒杯。
呼唤亲人难入梦,牺牲玉帛泪流腮。
3.寒衣节祭双亲(新韵)
东昌居士
寒衣节到祭双亲,冥币寄托思念深。
叮嘱冬来应保暖,添棉购买莫惜金。
4.写于寒衣节(通韵)
钟明和
山溪十月已成冰,升火添衣也冷清。
小女借题出问句,阴阳可是共西风?
王楚雄
淑女送寒衣,长城白骨堆。
将军逢敌啸,战士望乡哀。
冷气摧花落,浓霜伴雁回。
边陲烽火熄,百姓笑倾杯。
2.寒衣节前夜雨
董峰(江苏)
傍晚来些许,通宵未见稀。
雨寒冬到达,风紧叶纷飞。
敲碎衾中梦,但余心底祈。
阴阳连两界,明日又添衣。
3.送寒衣
张志忠
十月送寒衣,坟前跪拜祈。
山泉流泣泪,松树敬瞻依。
满把纸钱祭,青烟缥缈挥。
归途思念忆,不忘往时饥。
4.寒衣节
小隐于诗
归鸿落荻滩,瑟瑟绕庭前。
混沌一言贵,阴阳万语连。
音容飘似叶,岁月逝如烟。
梦冷寒山外,离情忆昔年。
5.十月节的思念(新韵)
乔维祖(宁夏中卫)
浅冬天气寒,忙把厚装穿。
朝月严慈忆,日时孤影残。
衣帛裁五色,表纸币三千。
路口焚烧祭,邮蝶寄墓园。
孔繁恩(山西.灵石)
十月风衣冷日光,千山野食鸟欢尝。
祖先觉处高云拥,亲旧来何微雨长。
孝敬思添怀素影,恩情未断送寒香。
九泉自足时花共,寸草含凄苦念常。
2.送寒衣
宋士杰(辽宁)
乍冷初冬雨雪轮,寒衣精选奉双亲。
百般慈爱追前事,一点棉花尽子身。
路畅远方惟向好,家殷今日不愁贫。
那边莫失为儿面,记得年年须换新。
3.寒衣节祭
福香
昔日双亲备暖衣,游子相思泪水飞。
莫道他乡为客去,应知故里待儿归。
爹娘早已红尘远,我辈今朝白发稀。
天地无情难再见,梦中又忆旧柴扉。
郭贤林
冷露天寒祭祖今,青烟袅袅送怀衾。
焚烧沓沓痴钱寄,有意年年敬子心。
拜赐高堂贤辈学,承恩万事故乡寻。
阴阳两界遥途隔,跪叩无言泪满襟。
5.送寒衣
立冬十月送寒衣,子女坟前跪拜祈。
清澈山泉流泣泪,巍峨松树敬瞻依。
成堆满把纸钱祭,缭绕青烟缥缈挥。
怀旧归途思念忆,牵情不忘往时饥。
6.村头路畔送寒衣
杨连
霜河冰覆启哀思,绿野潇枯触目悲。
风送凄凉伤逝水,月明寂寞照寒枝。
故人已去空留爱,佳节难逢倍矢遗。
遥寄寒衣心不减,依依难舍梦相期。
1.浣溪沙 • 寒衣节(韩偓体)
朔日孟冬芦絮飞。离人哀笛唱残晖。寒衣无处断肠归。
恩泽犹存身畔绕,音容尚在梦中随。衣襟泪染湿寒灰。
2.十六字令*寒衣节寄怀
金夜(兰州)
连,冬冷怀亲孝为先。寒衣送,盈泪总心牵。
渔歌子•写在寒衣节
十月初冬渐冷天,故亲缅怀总萦牵。人已逝,泪潸然,寒衣寄送保平安。
文/张苏
厚重的雪
飘落在这个节日到来之前
封住了残红、枯绿
掩隐了那条幽幽的小径
石碑撑着荒冢 眺望
我隔着雪野
在掌心中搓着失望
风,翻动着落雪的记忆
一只硕大的手
把这个日子的痛
一点点撕开
从什么时候起
冷和痛 裱糊了这个日子
是秦长城前
姜女的泪 把寒衣浸透?
还是,哪朝哪代
帝王将相们即兴的一次祭奠?
历史的天空
已罩下了
焚烧寒衣的厚厚尘埃
而我,只想点亮一盏心灯
为远去的亲人们守望
记忆的长廊
洒满我爱的花絮
不灭的、柔柔的暖光
文/春羽(山西)
风冷加急
林涛呼啸间的云烟在流逝
我登高处环望
那纵横起伏的旷野已是禾收水凝
幽幽的动态加了冷寒的感受
十月初一
习俗的寒衣节
我会想起已故的父祖
铭铭天地间
天地悠悠寒暖
心头的泪啊油然而生
万千的牵挂可有所终
祭以天日
焚尽心梦的寒微酸楚
渡以袅袅炊烟
为他们送上诚挚的祈愿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