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俊玉▲
1995年9月1日下午4时,在濛濛细雨中我们中国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中外方员工聚在一起举办庆祝总部新餐厅落成的剪彩仪式。我主持了这一简短的仪式,米林顿总裁兴高彩烈地用剪刀剪断红绸率中外方员工一起涌入餐厅参观我们就餐、开会的新环境。但见一楼餐厅灯光明亮,布局典雅,二楼会议厅宽敞舒适,便于集会和娱乐。二楼地面上铺设的黑色大理石锃光瓦亮,能照见人影儿。屋顶上安装的集束旋转彩灯和许多大大小小、不同方向的射灯,为公司的歌迷、舞迷们提供了炫耀歌喉与舞姿的绝佳场所。毗邻餐厅东侧的男女浴池隐密安静,洗浴设施齐全便利。这一幢建筑物,满足了员工们对用餐、娱乐、集会、洗浴的基本需求,到场参观的中外方员工们都非常滿意。餐厅初建,在开挖它东侧地基时曾遭遇三级液化地层,为增强土壤强度、防范餐厅建成后沉降损毁,承建方曾向这一区域投放了大量的碎石,铺设了很厚的混凝土。餐厅落成后,我非常留意观察餐厅总体结构的沉降痕迹。不久,我就发现餐厅二楼的黑色大理石地面上出现了一条东西走向的细微裂缝。我询问过建筑质量监理人,他们讲问题不大,不影响建筑物总体安全和稳定。
我们公司大院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早年修建餐厅南侧的电梯试验塔时,我就注意到院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我们公司电梯试验塔塔高114、7米,地上建筑31层,而地下一层开挖的积水井至少也要有10多米深。平时公司员工们和来访的客人们只注意登上塔顶鸟瞰美丽的天津市容,不大注意塔地基下那幽深的、日夜喧闹的积水井。这井中装有自动排出地下水的抽水泵,那泵机在自动限位开关的控制下要日夜不停地抽排涨至警戒线位置的地下水,以保障大塔6个电梯井道基坑的安全。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院区地势低洼,每逄盛夏暴雨季节我们公司大院常会遭遇雨水内涝的侵害。记得有次暴雨过后,院区积水沒膝。我披上雨衣、穿上高筒雨靴,逐一地巡查院区各建筑物的防涝状况。我先检查了电梯配件中心,要求他们将所有货架底层的电梯配件全部移到货架高处,以防雨水浸泡。接着我又检查了老餐厅库房,以防供员工们用餐的主副食品被雨水污染。我检查餐厅库房时,河东工厂老员工郝福栋的小儿子小郝正在老餐厅值班。他一见我来检查工作,慌忙跟我一边打招呼,一边头前带路,引我进入库房。那时倒灌进库房的雨水已经沒过脚踝。小郝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当他走近一台落地电扇时突然身体一个趔趄,大喊一声:“有电!”连忙转身向我跑来。小郝这一喊,我立刻明白了是那雨水浸泡的电扇底座或是敷地电线插座漏电了,好在电流不大,没有伤人。我担心其他部门也会出现这种潜在的漏电事故,急忙掏出手机电话令电工室值班班长王英杰师傅拉下了院区供电总闸。
还有一次在暴雨中,我检查培训中心地下室防水状况,一进入培训中心地下室,我就发现地面已有少量积水。当走到地下室西北角一小屋时,我突然听到很大声响的流水声。来到小屋一看,啊呀!小屋东山墙上一股水桶般粗细的水柱正喷涌直下,倒灌进来!情急之下,我一面急令值守人员打开地下室抽水泵向外排水,一面又赶紧返还办公楼向卢开明总裁报告险情。那天,卢总正在董事会会议室开会,我破门而入忙不迭地报告说:“卢总,暴雨中培训中心地下室跑水了,水流儿很大,地下室恐怕要被水淹!”。谁知卢总听罢,他不急不慌、慢悠悠地纠正我道:“老高啊,那可是进财、进水啊!不是跑水!”。我老天爷!我没想到我们公司这位财务部长出身的马来西亚老板还挺迷信,他视水为财,不愿听公司出现“跑水”漏财的事故!而愿顺势说些进财,进水的吉利话!哈哈!
(图片来自网络)▲
为解决雨季公司大院内涝问题,1998年我曾向公司时任领导提交报告建议重新铺设公司大院门口至试验塔主干道路面,并同时改造雨水排泄管道,将旧管道废弃,采用大口径新管道。有趣的是在更换旧管道时,施工人员在那旧管道中捕获了一条两尺多长、活蹦乱跳的大鲶鱼。施工领班跑来向我报告:“高伯,在雨水管道中逮了条大鲶鱼,怎么处理?”,我告诉他们:“那鲶鱼在这么脏、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能长这么大,应该是很有灵性,别伤害它,把它放回到新管道中去!”。逮鲶鱼这事儿我没告诉卢总,我猜想如果告诉了他,他准会跑到排水管道前大唸阿弥陀佛喽!。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原想说说餐厅,没想跑题儿了,说起了地下水和内涝。还是回归主题,说两位为餐厅服务的老员工吧。这两位老员工都是我们电梯厂的老人儿。一位叫王洪年,是位大厨。人高大魁梧,面膛白净泛红,平时上下班都是一身西装,很有派头儿。说他是大厨,不是因为他在员工餐厅掌勺多年,而是因为他曾是滿清末代皇帝溥仪的御厨之一。听老师傅们讲王师傅,是西洋派大厨,最拿手的当然是西式糕点和西式菜肴。只是当年厂里师傅们生活都不富裕,谁也不肯花大钱品尝王师傅做的西式饭菜。有时王师傅露一小手仅是做点便宜的西式沙拉,卖一角钱一份,我曾吃过那沙拉,入口绵甜,奶香味十足,好吃!王师傅也做中式菜肴,他拿手而又便宜的中餐菜是白菜肉卷,一份是一角零几分钱。看那白菜湛青碧绿,内裹一块很大的猪肉馅,外挂清澈油亮的汤汁,色香味俱佳,入口留香。对那菜我记忆深刻,至今留恋难忘。不知当年溥仪老爷子好不好这口?哈哈!
(图片来自网络)▲
再说一位身兼采购与窗口服务的W师傅。那老师傅长着一双小眼儿,脸型瘦长、颧骨突出,他文化水平不高,但很会算账。只是他算账时常往里糊涂,不往外糊涂。那些年,W师傅常采购些酱肉类的肉制品在餐厅窗口售卖。有些嘴馋的员工经不住诱惑,常买上一、两角钱的酱货解解馋。只是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这酱货份量不足,钱总多算,而那时的所谓钱总多算最多是在分、角之间。世上的事儿,最怕引发众怒,一时间针对W师傅多算钱少付货的举报、反映的声音不断,工厂后勤党组织遂依群众反映为W师傅举办了学习班。那班连办了两天,把W师傅整的够呛,有时我从学习班屋外的小路经过,能听到屋里喊出的革命口号声震天动地,后来听说W师傅在学习班上交代贪污多收员工购货款一百多元。第三天,学习班准备继续帮教W师傅,让他再交代新问题,但W师傅没来报到。大家正在疑惑时,W师傅的家人跑来报告说W师傅一早天刚亮就挥刀砍伤自己的脖颈,欲寻短见,现已急送医院抢救。这下可乱了套,主办学习班的一行人赶紧跑到W师傅家和医院探望。我也随着人流赶到W师傅家一看究竟。在当年地处土城杨庄子的一间不大的土坯房中,让我看到令人震惊的一幕,低矮的土坯房呈半地下垒砌,黄土的墙面上没有任何粉刷修饰的痕迹,屋内家徒四壁,没有家具,没有烟火气息。那时W师傅的孩子们还小,生活十分拮据。看到黄土地面与黄土墙上喷溅的血迹时更让人心颤!那老师傅家中真穷啊!老话说人穷志不穷,可真穷得揭不开锅走错一步时,虽国法厂纪不容,但其错可谅!后经医院大夫抢救,W师傅总算保住了一条老命,但他自伤自残砍断了声带,从此再也不能说话。后来,工厂的师傅们大多都原谅了 W师傅的错误。老人家退休后,工厂劳动人事部门还特招他儿子来工厂上班,以缓解他的家庭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