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头条】总第237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述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趣味历史】
和珅为何深得乾隆皇帝宠信?
文/韩积蕊(山东)

亲爱的读者朋友,今天的话题是贪污之王和珅为何深得乾隆皇帝宠信和赞赏呢?咱们先了解和珅这个人。
和珅(1750年~1799年),清朝乾隆时权臣。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致斋。少年家贫,为文生员,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因机灵善辩,仪表俊伟,受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赏识,历任显官,后升任军机大臣,居此要职24年。他精明敏捷,办事干练,清高宗倚为心腹。乾隆后期,权势最大,又贪得无厌。政令传宣多由其手书口传,令各省奏折皆用副折送其先阅,各地进贡珍品也多入其家。他广收贿赂,致府库空虚,吏治败坏。其秉政揽权,历来被认为是清代中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清高宗驾崩,随即清仁宗历数和珅二十大罪,同年正月十八(1799年2月22日)和珅奉旨自尽。清廷从和珅府内查抄金银珍宝甚多,被后人称为‘贪污之王’!因而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
和珅为何得宠?与诸君一起探讨如下:
1、和珅此人确实有才。他从官学毕业后考过一次科举,但落第之后就听从其岳父的意见去选了侍从。
有一次,乾隆用论语中一句话来下旨,虎兕[sì ]出于柙[xiá]。本意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当时在场大臣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和珅启示说是皇帝要追究看守人的责任,被乾隆赏识。
又一次就是乾隆在看《孟子》。天色已暗,乾隆看不清书上的注,就命和珅掌灯。当时和珅就问皇上是哪一句,乾隆告诉他之后,和珅就把书上的注全部背了出来。可见和珅勤奋读书,背书有才是乾隆重用的一个原因。
2、相传和珅长相清秀。乾隆觉得其酷似因自己被处死的年妃,故而重用和珅。
话说雍正皇帝的太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有一次见到年贵妃,就被皇娘的美貌打动,他想调戏年贵妃,就从后面去蒙年贵妃的眼睛。年贵妃以为是哪个宫女戏耍,拿起梳子往后一挥,右臂贴近弘历前额。弘历急忙抓住年贵妃的玉臂,年轻美貌的年贵妃回头一看,见是风流倜傥的太子,就势倒在太子怀中。这一情景正好被弘历的母后和随行的宫女们看见。他母后想,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会影响皇家的名声,说皇太子戏弄皇帝的妃子;这个女人一旦勾住了弘历的魂,说不定还会闹出更大的事来,直接影响儿子弘历继承皇位。他的母后为“杀一儆百,以绝后患”,就背着雍正皇帝,赐年贵妃三尺白绫自尽。待弘历赶来之时,年贵妃已经自缢气绝身亡了。他抱着年妃捶胸顿足,连声说:“是我害了你呀!是我害了你呀!”年贵妃的贴身宫女上前跪下说:“太子,贵妃自缢前托奴婢转告太子一句话:二十年后在人间与你相见。”弘历听说此话,更加悲痛,他抚着年贵妃的脸说:“年妃,如果我们俩真的有缘份,二十年后相见;如果此生不能相见,来生一定相见。相见时以此为记。”说完,咬破中指,在年贵妃的额头上点了一记朱砂。
二十年过去了,当乾隆第一次见到和珅的时候,就发现和珅长得酷似当年死去的年贵妃,且额头上也有一块红记。

3、和珅擅长拍马屁,善于打‘感情牌’!
乾隆老年,越来越听不进忠言,又好大喜功,自诩十全老人,认为自己能够及的上祖父康熙、父亲雍正,而和珅就用此来麻醉乾隆。而且,善于打“感情牌”!和珅知道乾隆深深地爱戴他的母亲。所以和珅就竭尽自己的一切解数来讨好皇太后,特别是在皇太后归天的时候,和珅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样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而是时刻陪在乾隆身边,痛哭流涕,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赢得了乾隆的好感。
4、和珅善解人意,富有同理心。
同理心又叫“同感”,指能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和心境保持敏感和理解。一次乾隆出游,途中忽然命令停轿却不言为何,别人都很着急。和珅知道后,立即找到一个瓦盆递进轿子,结果让乾隆非常高兴,溺毕继续起驾。
5、和珅博学多才,能言善辩。
乾隆帝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总是喜欢和大臣们开玩笑。因此,和珅就经常给乾隆讲一些市井的俚语笑话,使得龙心大悦,而这些,绝对不是一般军机大臣所能做到的。
6、和珅在官学内苦读,掌握了汉、满、藏、蒙语,在关键时刻总能发挥作用,深得乾隆喜爱。同时也接触了一些基本的武功训练。
7、和珅的敛财技巧炉火纯青,能为老年乾隆的无限制挥霍提供财源。在乾隆晚年几次下江南中,和珅的捞钱本领给乾隆带来了想不到的好处。

8、打铁还需自身硬!和珅善于思考,勇于担当,有超凡的办事能力。
乾隆帝举办过三次千叟宴:第一次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因为老人们等待乾隆略久,导致菜肴凉冷不甚成功;第二次千叟宴由内务府总管和珅筹措,和珅改革旧式个人小火锅,发明今制大火锅加烟囱,热呼呼宴席让数千位老人吃得眉开眼笑,乾隆面子俱足;嘉庆元年(也作乾隆六十年,公元1796年)正月初四,乾隆为了嘉庆新登基为帝,于宁寿宫皇极殿再举办千叟宴,乾隆亲自召见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并予以赏赐。是次千叟宴仍由和珅主办。
9、和珅此人之所以深得皇帝的宠信,最重要的一条是揣测上意,能够时刻替皇帝赴汤蹈火,把皇帝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皇帝烦心的事情,和珅来办。久而久之,乾隆把和珅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了,当然重用之。
和珅从小发奋读书,一生读书甚多,清史载:和珅喜读《三国演义》和《春秋》,精通四书五经,早年对朱熹的理念十分认同。后来信奉现实主义。他常常与乾隆帝一起作诗,对乾隆吟诗的风格都晓得一清二楚。和珅为了迎合乾隆,下功夫学诗、写诗,并造诣很深。和珅的诗合乎乾隆的审美趣味,乾隆很多时候就命和珅即景赋诗,以代替自己。在和珅的诗集《嘉乐堂诗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帝的命令所为,从中可以看出和珅的文学和书法之造诣。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并抄家,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和珅看到白绫后,提笔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
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
留取香烟是后身。
赋诗完毕,和珅拿起白绫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49岁。
英国近代著名政治家乔治·马戛尔尼,曾率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于1793年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政府代表和珅递交了国书,这是西欧国家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他评价和珅:白皙而英俊,举止潇洒,谈笑风生,真具有大国宰相风度。
清朝名将阿桂评价和珅:此欺上瞒下之辈,吾早晚必为国除之!
总评和珅,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富可敌国是假,祸国殃民是真。源于和珅得宠,把持朝政,贪污成风,乾隆皇帝好大喜功,清朝国力由盛转衰,到嘉庆时期,康乾盛世结束。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宣传部理论讲堂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文学平台主编。编撰六部书稿,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