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夜成都
作者:黄一竹

全城都唱倦了那一首歌
现在,没有一只鸟喧哗,没有猫走过街道
没有一片银杏叶黄,自由地落入眼眶
潮湿的玉林路,故事陈旧
每一块青砖青瓦都无以言喻
秋,浮在半空,像无所适从的魔法师
飘荡四溢的火锅香气,肆意缠绕
在用一种欲望替换掉所有欲望
欲望,让那些诗人,那些流浪歌手,那些寻梦人
在酒馆台阶上,在麻辣红唇上
轻醉或者迷醉
汽车粘连着路面
雨夜涂抹在幽暗民谣小巷
这一夜的成都
这一夜的秋雨

赏析:黄站英
雨夜的成都,一幅夜的画卷,深情而又迷人,作者于入境的陶醉之中又带着连绵不绝的感伤,创作笔触独辟蹊径。在朗诵者充满磁性的声音里,“没有一只鸟喧哗,没有猫走过街道,没有一片银杏叶黄,自由地落入眼眶”,幕布徐徐拉开,诗歌开篇张力十足,雨夜的成都于寂静之中让人无限遐想,画面的空与思绪的满相碰撞,调足了读者胃口,仿佛有一只无形之手牵引着,让读者欲罢不能,深入这首诗——成了唯一的选择。

“潮湿的玉林路”已倾注了作者太多的情感,在文字里连“每一块青砖青瓦都饱含深情”。秋天,是思念的季节,作者旅居成都,于闹市之中却对家乡无限的牵挂与思恋,在火锅蒸腾的热气氤氲的氛围里,入世的享受与出世的情感交相缠绕。整首诗是在成都的街头完成的,写实又写虚,更刻画出了作者内心的漂浮感与挣扎,以及作为第一代城市移民对故乡的那种渴望却又无法回归的无力感——正可谓乡村离人,故乡离愁,越繁华越寂寞。
末尾“这一夜的成都,这一夜的秋雨”,把整首诗推向高潮,此时,读者与作者心中澎湃的情感完美共鸣,既享受,又失落,既笃定,又迷茫,现代人的情感错综复杂,一直隐在诗中的慨叹“故乡何乡”跃然纸上,泪水满纸。雨夜中的成都,雨夜中的作者,让读者浮想联翩,万千思绪。诗歌戛然而止,情绪饱满,却又将言未言,于平静中见深情,尤如一张定格的照片,令读者情随诗动,与诗歌作者一起于微醺的美妙中一起达到高潮,画面推向悠远,妙不堪言。

黄一竹,本名黄盛民,湖南永州祁阳人,潇湘游子,军旅二十三年,现旅居羊城,年少爱诗,诗海拾贝,诗作散见报刊杂志,结集《见证青春》《在灯火阑珊处等你》。

贺强(王贺强),雄安人,酷爱诵读艺术!相信总有一种文字击中你的内心,总有一种声音叫醒你的听觉。让我们一起用声音传递温暖与正能量!

黄站英,河北秦皇岛人,笔名素人,文字的信徒,生活的歌颂者——以眼泪,以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