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一个叫郝晓虹的音乐人,却选择了“古筝”,在“柔软的丝”拉紧而成的“刚强的弦”里,她找到了“少时的梦”,“心中的诗”,“人生的歌”……而后通过“柔软的指”,把几根“刚强的弦”,弹奏出了她人生的“音乐帝国”——“古筝之美”!
她内心的“古筝之美”,“美”到她几乎把一个东方女性的温柔和崇尚,都毫无保留地嫁给了她心驰神往的“中国旋律”,绽放出一位东方女性对祖国深情的——“中国旋律之恋”!

郝晓虹生在济宁,因而她的“古筝艺术”也就紧紧地与济宁联系在一起。在一张叫世界的广阔地图上,即便用最大放大倍数的放大镜,也难以找到一个叫济宁的地名,但就是那个普通到都难以在世界地图上找到的“叫济宁的地方”,曾经出过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孔子,孟子,曾子,微子……“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中国成才之道,就这样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各个“州部”和“卒伍”中循环往复着……

郝晓虹的“古筝人生”,也就这样在平静而普通的济宁大地上开枝散叶,演义出一个“济宁女生”,一位“东方女性”,从“古筝之美”到“中国旋律之恋”的音乐人生!
在济宁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强大的“古筝团队”,她们来自千家万户的热爱者们,她们把“古筝”演奏成了一道人见人爱的文化风景……也许没有人相信,推动这支“古筝团队”不断壮大发展的关键人物,就是这位来自大学讲坛的美女教授——郝晓虹!
郝晓虹,出生于1969年2月,199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古筝专业,现为济宁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古筝研究生,青岛大学艺术硕士,韩国湖西大学音乐学专业博士生,曾代表济宁市音乐家协会出席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

郝晓虹爱着音乐,更爱着古筝;音乐是她生命的一种形式,古筝是她传递中国旋律的一种尝试。在她的理解中,音乐是一种神妙的智慧,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对世界和自我的独特解读与感悟。因为岁月有“风雨”,命运多“蹉跎”,所以才有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士悲歌。表面上看,音乐好像是用乐器演奏出来的,但究其根本,其实是来自于一个人的思维,来自心灵,更来自梦想和追求!
因为钟爱音乐,郝晓虹也研究乐器,在她的研究中,中国乐器起源甚古,相传自四千年前的夏禹时期……中国乐器门类繁多,既有以笛、箫、埙等为代表的吹管乐器,古筝、古琴、琵琶等为代表的弹拨乐器,又有以二胡、板胡、高胡等为代表的拉弦乐器……

而在这林林总总的各类乐器中,郝晓虹兼收并蓄,却独爱古筝,因古筝曲高和寡,却可登顶象牙之塔;又因古筝雅俗共赏,又可登临大雅之堂。一言以蔽之,古筝,上可与帝王同乐,下可与黎民同奏……雅中有俗,俗中兼雅,追高古,接地气,易推广……因而自她执教济宁学院音乐系古筝专业的那天起,让古筝成为济宁人民美好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梦想和追求,便深深地在她内心深处扎下了根!
如果说一种乐器,由于影响深广而超越音乐本身,从而走向文学或文化领域的,无疑是古筝。从古筝至筝赋及筝乐文化,汉魏六朝时期已近成熟,当时众多文学家创作了《筝赋》,如后汉侯瑾,三国阮瑀,西晋傅玄,东晋顾恺之、贾彬、陈窈,梁简文帝萧纲、陈顾野王等,在同时代乐器赋中数量为最!

三国阮瑀的《筝赋》中就有这般精彩的描述:
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禀清和于律吕,笼丝木以成资……
从1992到2023年,从执教古筝、培育古筝,到如今的发展古筝、享受古筝,直至让古筝成为济宁人民高质量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郝晓虹整整用去了31年……31年,她背负梦想,不负韶华,无怨无悔,砥砺前行,不仅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古筝专业人才,而且为文化大市——济宁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力量,可谓“桃李满天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应当说,在古筝这片土地上,郝晓虹播下勤勉汗水,收获春华秋实:2018年10月,她荣获山东省青年古筝大赛(专业组)金奖;2018年12月,她创作的论文《汉魏六朝‘筝赋’音乐审美特征初探》,获济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章类三等奖;她的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被国内诸多专业期刊先后刊发并转载等……正因此,2020年4月,郝晓虹荣获济宁市第二批文化名家荣誉称号!
尽管成果丰硕,但郝晓虹却并没有停下那颗追梦的心,她要把中国旋律用古筝带向更远的远方……的确,在她代表济宁市政府出访日本、韩国、香港、德国等国家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时,让那里的人民在古筝的琴弦间,真真切切听到了来自东方大国——中国的旋律:从《渔舟晚唱》到《高山流水》,从《茉莉芬芳》到《临安遗恨》……毕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从教31年的经历,让郝晓虹在教学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演奏技能和教学方法,在艺术舞台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令观众惊叹与喜爱。在教学中她深得学生喜爱,在学生心目中,她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用亲情与爱心教育感化学生,以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自2006年开始的“山东省高校师生基本功技能大赛”上,她辅导的学生古筝多次获得奖项。她本人先后在2006年首届与2008年第三届比赛中获得“教师民乐组三等奖”。2009年,在她的主导下,成功举办“孔佳佳个人毕业古筝独奏音乐会”,这也是济宁学院音乐系建系以来首次举办学生个人毕业音乐会,获得了师生的极大赞誉。在学校建院升本的评估中,她带领学生弹奏的古筝合奏《站台风》,得到了教育部专家评委的高度赞扬。在社会上她更是作为济宁市的古筝引领人,组织策划了多场次大型古筝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她个人也被评为济宁市文化名家,并代表济宁市音协参加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
2021年7月17日上午,在她的主导下,济宁举办了“文化名家领航行动——国乐传承、礼赞百年千人古筝展演”活动。此次活动由济宁电视台全程直播,视频浏览量达30多万人次,为推动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社会上取得了极大的反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首肯和赞誉!

2021年9月28日,她带领济宁古筝专业委员会31名成员,参加了辛丑年公祭孔子大典的开城仪式,因祭孔大典是全球直播,对古筝这一传统乐器的弘扬与发展,更是起到了以点带面、高屋建瓴的国际化作用,对于孔孟之乡的济宁更是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2023年5月,在她的带领下,济宁学院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的学子们,在济宁大剧院参加了古筝名家崔杉古筝独奏音乐会。2023年7月22日,她受邀参加“何占豪耄耋90华诞巡演音乐会”,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90名古筝演员,共同演奏经典名曲——《梁祝》……让《梁祝文化》这一民族永恒的精神灯塔,透过“古筝”的音乐之门,融入了广阔的民族精神家园!
无论人生是“一场苦旅”还是“一场修行”,郝晓虹都选好了“自己的道场”,——那就是“古筝”……她深信,在“古筝”那刚烈而悲壮的旋律中,飞扬着中华民族的自信,绽放着东方大国的性格和力量!

人物简介:
郝晓虹,济宁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济宁市文化名家,韩国湖西大学音乐学博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及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专家评委。中国古筝学会理事,山东古筝学会付秘书长,济宁市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
(王长鹰 )
202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