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纪实性长篇小说)
【 5 】
这一夜折腾的。很多人恐怕今生今世也忘不掉这个夜晚了。
大山的小路崎岖不平,月亮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黄平算是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伸手不见五指”了。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为了抄近路,有时候甚至从田间穿过。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田埂上行军,人像掉进了墨汁里。
平均十个人也不到一支手电,而且那些数量很少的手电筒为了省电还不住地开开关关。由于黑灯瞎火的,田埂又窄又滑,不时有人掉进沟里、田里。

黄平有一只手电筒,但偏偏两个手电灯炮都烧坏了,抓在手里还不如一根吹火筒。他真后悔出发那天在公社的供销社没有多买两个。
他骂骂咧咧地嘟囔,当初早知道这种小灯泡的质量这么差,就该买上它一打。
一行人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也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
最要命的是疲倦。反正睁眼闭眼都一样,许多人就闭着眼走。走着走着就睡着了。
有的人摔一跤,就稀里糊涂地在路边的沟里睡起来。黄平也不记得踩到几个人了,有的还叫一声,有的哼都懒得哼了。
忽然走上了公路。大家的情绪稍微好了一点。可脚底下平了一点,困得更厉害了。大家只好拉住前面人的背包,像一串梦游的人。
于是,在1970年深秋的湘西的崇山峻岭中,有这么一支东倒西歪、互相搀扶的队伍在艰难地行进着。那情形,无论是谁看了都会哭笑不得。
走在路上的人也不时地被大路上横七竖八熟睡的人绊倒,有的还挣扎着爬起来,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就干脆顺势加入了熟睡的行列。
王科长一看不行,这样下去一千多人带到工地就剩不下几个了。他想起一连有个叫黄平的知青,会说普通话,挺活跃的。就让人把他找来,拿出一个干电池喇叭让他鼓舞士气。
王科长说:“你说这玩意儿咋整?你给我把他们全弄醒。不管用什么方法,喊口号也好、唱歌也好,哪怕是骂娘都可以,反正要把大家吵醒!”
黄平还真没辜负领导的期望,又是喊口号,又是唱歌吹口琴,招数都使尽了。后来又学起了公鸡叫,狗叫、猪叫。
有人帮着喊起来,大家加油啊,杀猪了,有肉吃啦!
有人也扯着嗓子像驴一样怪叫起来。还有人唱起了像哭一样的山歌调子。队伍顿时振奋了不少。
王科长高兴了,狠狠地在黄平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说:“行,你小子还真他妈有两下子。等到了芷江,我给你请功!”
他也大喊了一嗓子:“同志们,加油啊,熬过这一阵子就好啦。 到芷江去吃猪肉炖粉条子啊!”
人群中爆发了一阵欢呼。
这正是黎明前的黑暗,又冷又饿,又乏又困。这是人最难受的时候。
黄平把半导体电喇叭的音量调到最大,喊道:“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
他突然想起电影《突破乌江》中国民党军老兵油子“独眼龙”喊的那句台词,也扯着嗓子喊起来:“弟兄们,赏五两大烟土啦,五两啦!冲啊——”
队伍中发出了哄堂大笑,也有不少人跟着乱喊:“再加五两,十两啦,冲啊!”

似乎是这帮人感动了老天爷。这时,身后远方的天边突然有了一片亮光。而且亮光还在移动。在亮光的映衬下,路也渐渐地清晰了。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