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药
作者/王金玉(安徽)
门外,在灰朦朦的天空下,“唰唰唰!”细雨连绵不断地从乌黑的云层中撒落地面。这场雨来的比较及时,它滋润着皖北这片美丽富饶而眼前却有点干旱的黄土地,使空气变得愈加清新!
天明起床,他洗漱完毕,感觉头疼,浑身懒,乏力!照一照镜子,发现岁数刚到五十的自己一夜之间憔悴变老了许多!
“吭吭嚓!”他接连咳嗽几声。
“王亮(自结婚以来,妻子一直这样称呼他的姓名)!你咋咳嗽?是不是受凉感冒了?”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模样并不美丽,但却心地善良、勤俭持家、乐于助人、团结邻里、孝老爱亲的妻子秀娟从厨房里出来,疼爱地看着他亲切地问道。
“没有事。”他轻描淡写地回应一声。
“有热吗?脸色咋有点发黄?”秀娟关心小孩子似的走到他跟前,用手摸了摸他的额面。
“你八成发热了,额头比平时热。我骑电动车带着你去王大楼卫生院看看吧!”秀娟心疼地看着他劝道。
“不去卫生院!我去集上的大药房买点药吃就行。你忘啦?元霄节前,你胃里不好受,我带你去卫生院,拿药的费用还不到三十块,光检查费用(做胃镜、化验等)就花去二百多。有两盒价格贵一点的好药卫生院里还没有,让咱到外边的大药房去买……”提到卫生院,他就来了气!
“你不去卫生院,咱家的新农合(新农村城乡合作医疗)费用不就白交了?” 秀娟打断他的话,反问。
“白交啥呢?预防呗!咱万一生了大病怎么办?在医院里救治,不管开支多少,政府都能给咱报销一部分,减轻自家生活负担!如果不生大病更好,交上去的钱算作是捐献给了国家!”
“那你就去旁边集市上的药房买药吧!”秀娟作出了让步,不再说什么,转身又走进厨房继续做饭。
于是,他就撑起一把雨伞,头重脚轻地从家里走出去,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到芦镇街上,走进路北“老百姓大药房”。刚进门,就看见里面有几个人在买药。药房里只有一位销售人员,是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她在柜台里划价、收钱、找钱……忙得不亦乐乎!
他从药架上取出一盒“999感冒灵”和两盒“头孢克洛缓释片”,为防治头晕失眠,还想再买两盒神医华佗牌的“六味地黄丸”。在摆满各种各样西药的大药房中,他寻找了半天才算找到!就伸手拿起两盒,再一看货架上该药品的价格标签,由以前的二十多元竟然飞涨到了眼下的每盒四十多元,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嗓子眼里冒“火”,不由地喊出了声:“我的娘哎!恁贵!药又涨价了。” 不由自主地又赶紧把刚拿起来的这两盒药放回原处,生怕被人讹诈似的。
“唉!物价一直在上涨,咱农民种的粮食价格还是那么低,咋就不涨价呢!这日子快没法过了。”旁边的一位被风吹日晒得皮肤黝黑黝黑的老大哥听了他的话,叹一口气,随和道。
在柜台前付了钱,他从这家药房出来,撑着雨伞,拐个弯没走多远,又来到通往城市路西“仁和大药房”,发现来这里买药的病人或是病人的家属比去“老百姓大药房”买药的还多!他把雨伞放在药房的门旁,走进去,再经过一番的找药、划价、付款,终于买到了两盒自我感觉质量不错、价格合理的“樂家老铺南京同仁堂”牌的“六味地黄丸”(浓缩丸),也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以前吃过,管护!
他从大药房里走出来,发现外面的雨还在不紧不慢、不大不小的下着,天昏沉沉的,感觉比先前黑暗了许多,像要下暴雨的样子!
“这该死的鬼天气!唉……”他不禁忧心忡忡,长吁短叹了一声,撑着雨伞,脚踏着泥水,又深一脚浅一脚、踉踉跄跄地向家的方向赶去……

作者简介
王金玉,中国实力诗人,大型文学季刊《当代文学家》专栏作家,《当代华语文学》签约作家,曾担任《少年之友报》和《青年导报》的特约记者,在安徽、河南两省义务辅导红领巾小记者三千多人;截止目前,已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知名微刊《作家》和《作家故事》等网络媒体发表小说、散文、诗歌600余篇(首)。其中,诗歌《所谓的香烟》、《雪花的风格》、《致寒风》、《寻找夜空最亮的星》、《我和春天有个约定》分别入选《中国诗歌精选》、《汉语诗歌普及读本》与《中国最美爱情诗歌经典》,并获得了“感动中国文化人物”、“中国最美爱情诗歌十佳诗人”和“文化摆渡人”等多项荣誉。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