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桂林都市文学社书画文七星分社第145期桂林都市头条
审核:林耀平
供稿审稿:林耀平↓
黄媛与汪奇两位老师引人入胜《青春献教育 桃李筑芳华》
青春献教育 桃李筑芳华
作者: 黄媛 汪奇
何谓芳华?从字面上讲就是“香花”;从含义上讲就是“青春”。
《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合,羌芳华自中出。”南朝梁简文帝《梅花斌》:“折此芳花,举玆轻袖”。芳华,就现代人来讲就是“美好的年华”,引深一点讲就是一场不负青春、不负梦想的人生旅程。它是漫长而美妙的,它如同一条曲折的小径,引领着我们穿越时光的迷雾,探索着知识的宝藏,塑造着我们的品格与思想。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我身边那些青春献给祖国最基层的教育者的“桃李筑芳华”的故事吧。
26年前,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投身于基层教育岗位,成为一名小学老师。那时的教育正处在第八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筹措阶段。谁也没想到,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一场颠覆传统的改革正向着教育系统扑面而来,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深化,至今已有23个春秋了。对于教师,这是一次充满探索和创新的奇妙旅程,也是一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荆棘之路。
今天我要讲的第一个人物故事是——“献身教育教研、勇攀课改巅峰”、“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林艳老师。
在第八次课改之初,林艳同志在桂林市育才小学任教。那时候的她就在教学上展现出业务精湛和严谨治学的特质。她的课堂充满着活力,受到学校师生的青睐。随着课改的推进,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赛课,并多次获得全国、自治区和桂林市的赛课特等奖和一等奖,为开启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色的业务能力使她从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校之长。
林艳同志对新课改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全国课程改革的最前沿教学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地探索和实践。在石油小学时,她率先尝试采用“生本”的理念打造了一个很吸引人的课堂;在汇通小学时,她带领全体教师开展了“小学语文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实验研究,改进了课堂教学模式,并在2019年12月获得自治区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立项。
林艳同志的教学模式、教育新方式层出不穷,勇于大胆尝试。每学年,她都带领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在西南中心校支教一年的经历中,她将城市学校的先进理念带到乡村学校,亲自上示范课,积极参与听评课,甚至对年轻教师们手把手地教,为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林艳同志已经完成了一个自治区重点课题、两个桂林市重点课题和六个校级课题的研究。除此之外,她还指导其他学校校级领导和科研主任申报了两个自治区重点课题、两个桂林市集体课题和十余个个人课题,这些课题也都正在研究中。一句话:林艳同志为基层教育事业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搞好教育科研,提升办学质量就是推动党中央“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科研是座灯塔,照亮着前行的教育航程。林艳同志用自己的芳华,践行着教育科研的创新与改革,在新的时代里谱写出了一曲基层教育的新乐章。
我要向大家分享的第二个故事是:桂林市七星区汇通小学的支边老师李桂华的感人故事。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有一所离县城50公里的小学校,它就是“大同乡中心小学”。它是一所农村义务教育住宿制小学,共有9个教学点。读书的孩子覆盖了周边方圆25公里的7个村庄。为响应国家“三区”支教、促进城乡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号召,李桂华老师通过组织选拔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审核确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支教老师,开启了一段“不忘初心,振兴乡教”的人生旅程。
李桂华老师在桂林市汇通小学是一名方方面面都非常出色的老师。十年前的2013年,她支教来到了大同乡中心小学。作为城市学校的教师,心想:偏远乡村小学,那无非就是陈旧的校舍、艰苦的教学条件而已。吃苦,她虽有思想准备,可到了那里,她还是傻眼了:水龙头里流出的水竟然是淡黄色的,而且漂浮物清晰可见。就是这样的水,从取水到返回到校竟需要一天的时间。工作上,李桂华老师几乎天天从清晨早起持续工作到深夜,连续的疲惫让她心里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她在迷茫中度过了半年时光,2014年,广西“三月三”申遗成功,因而学校放假。校长让老师们把放假的信息告知家长,因为那里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需要挨家挨户口头通知。他们的家相隔都比较远,老师们通知完所有的孩子后,天已完全黑下来了。山里面没有灯光,其中一位老师因失足摔倒滚落山崖,上天把苦命的她永远留在了黑夜之中。不幸的消息传到学校,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李桂华老师: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是带着使命来支教的,这里好多老师也和我一样累着,我该怎么办?前进,似乎看不到光明;后退,“我是中共党员呀”,可能吗?此时的李桂华同志想起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金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于是,她开始振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各项工作之中。
在后来的一次公开课的展示中,由于她的教育基础理论厚实,教学经验丰富,尤其是她那拳拳热爱支教事业的红心使然,她的公开课,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上级领导在点评她的课程时说:“比我们这里县城送下来的课更好听、更有味、更有效”。这温暖的话语给予了李桂华同志更大的动力。于是,她带头开展教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所悟与大家交流,为这所偏远山区小学的教育教学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桂华老师毫不吝啬地在公开课中传播新的教学理念,并为大同乡小学的老师们开展的农村作文教学探究的课题出谋划策,总结出自己做课题研究的经验。李桂华同志在支教期间,一边向当地老师学习怎样适应这里的教育教学方法,一边和老师们探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用自己的知识和言行影响着其他老师和孩子们的成长。为表彰李桂华同志,河池市东兰县人民政府授予李桂华同志“优秀支教教师”称号。
李桂华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诠释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虽芳华易逝,然初心不改”支边支教的决心和信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古代被誉为两个“圣人”之一的王阳明说:“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王阳明还说:教育要“蒙以养正”。意思是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方得行正。作为幼教工作者也好,小学教育工作者也罢,祖国的未来,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担负孩子教育的老师们,真的担子不轻,希望老师们“不负芳华,砥砺前行”,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巨大的光和热吧!
中国桂林都市文学社书画文七星分社 机构
社长:林耀平
终身荣誉社长:黄家城(桂林都市文学社总社社长)
荣誉社长:
黄蓓蓓 徐文斌 文长海 敬新谱 韦天喜 龚志林
常务副社长:尚玉洁
副社长:
涓涓溪流 李孔逢 李运德 巫兰 孙炎宏 李席林 徐新能 杨爱国 云横秦岭 覃滋高 吴律醒 苏平峰 桂太平 加阅 董芝 王瑞逸 张振球 张学超 王庆福 肖永传 韦天喜 唐奇芳 李文涛 赵荣新 隆光诚 廖家驹
顾问:
蒋官军 周卡宁 雅兰 赵淬 王学志 随风 雅兰 东方 胡自立 唐祥玉 祁培成 周牧游
编辑:
韵芘胡桂芹 敬新谱 苏平峰 吴律醒 徐新能 张振球 王学志 随风 东方 胡自立 唐祥玉 刘飚 祁培成 周牧游 涓涓溪流 李孔逢 巫兰
责任总编兼审稿: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主播副社长:
艳阳花开 老革命 虹 何伟生 宁卫 清风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
艳阳花开 虹 优雅的女人 一梦 清风 伊岚 山谷幽兰 张华 幸福的女人 美丽阳光 玫瑰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