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灌云大伊山简介选自连云港市潮河湾文学社马丙红社长创作的《潮河湾文学》中,谢谢马丙红社长,同时说明一下,篇中部分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创者,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友
心驰一处咏家山,
圆梦塔高期共攀。
万丈红尘些点事,
诗风雅韵总相关。
白鸽女神
心中存大爱,
白鸽放高飞。
虽在深山里,
和平祈万回。
上为中国凌门诗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吴江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凌在纯宗亲用鸟虫篆书体书作者《白鸽女神》诗书法墨宝
广善塔
一念登临处,
浮屠立此身。
如君广行善,
才算是高人。
上为安徽省书法家凌宏康宗亲书折扇书法《白鸽女神》,《广善塔》。
泠泠山涧水,
日日洗秋枫。
幽谷题诗者,
流芳百世名。
和合石
巨岩留隙缝,
脑洞大开呈。
电母雷公助,
孙猴从此生?
栖龙洞
栖身山洞里,
尘世已无踪。
我自寻龙去,
休言我是龙!
上为凌在纯宗亲书作者《栖龙洞》诗书法墨宝
抱树石
围观人络绎,
此处石多情。
怀抱凌云树,
但忧天倒倾。
圆梦塔
入世多行善,
塔中梦可圆。
登临无二意,
来赏大伊山。
神仙洞
都羡神仙好,
原来洞里眠。
百呼皆不应,
又睡五千年?
游大伊山炮台遗址忆烽火岁月
群峰深处稳如磐,
痴立炮台何坦然。
佛祖噤声藏古寺,
全凭此物保平安。
题蟾蜍石
身隐群峦久不鸣,
昂头作势欲飞腾。
偶来山里学刘海,
戏此蟾蜍野趣生。
鳄鱼石
水中霸主忒凶残,
化作磐形犹胆寒。
常忆死亡翻滚技,
游人驻足远围观。
大佛
泥胎一夜渡金身,
从此充当保护神。
低首莲花台上坐,
心中无愧世间人?
通海泉
神泉通海起狂澜,
原是诗风聚此掀。
灵感井喷尤眩目,
茯苓咫尺共渊源。
老龙涧
老龙涧水滴龙涎,
化作醍醐灌顶湍。
四季光明亭内外,
山僧引首未偷闲。
大伊山卧龙岗星相石
星相石前驻足观,
小圆圈绕大圆圈。
天书亿载何须认?
听取凌郎梦呓言。
大伊山烈士陵园
是谁庇佑一方安?
佛祖垂头默不言。
块块石碑名尚在,
径穿古寺到陵园。
古佛寺大松
仰望离天三尺三,
九重霄上雪犹寒。
引来佛祖身边卧,
千百年间当靠山。
大伊山龟石图
游程未见此乌龟,
大路行来小路回。
想是偷溜山下去,
红尘作歹又为非。
登大伊山
原无佛祖坐心间,
千二阶梯一气攀。
别有风光山顶上,
吁吁气喘赏天颜。
二仙对弈
一入局中心失明,
牵牵念念是输赢。
可知路过第三者,
负手旁观早看清。
五彩石
近壑如蛇远岭斜,
石多五彩映朝霞。
岩前络绎游人至,
莫忘补天是女娲。
盘丝洞
戒荤戒色戒何难,
名利千丝腹内盘。
想问女妖真躲此,
山僧何必娶妻还?
一线牵
景点新书字迹鲜,
匠师妙笔亦堪怜。
常盼适龄男女至,
心牵一线结良缘。
大伊山同心锁
谁将奇宝匿深山,
我欲携之返世间。
锁住同心恩爱久,
千家万户享团圆。
望佛
称霸人间原不该,
问他千次到莲台。
铁肩真欲高扛起,
哪里来扔哪里呆。
茯苓泉
茯苓泉水可消愁,
清澈怡神亮我眸。
能把时人上香念,
尽冲山下付东流。
登大伊山顶
挺立伊山此刻豪,
纷纷雪舞打征袍。
奇思忽作非凡举,
单臂擎天任冷嘲。
携妻游大伊山
游程从不惧冬寒,
晓到下车南更南。
携手伊山最高处,
欢呼声里出尘寰。
雪中登大伊山顶峰
天地茫茫我一人,
大伊山上立如神。
怜他顶礼争来拜,
频撒雪花回报春。
清乾嘉时著名经学大师,诗人,先祖凌廷堪咏大伊山古石佛寺前大松诗:
金绳掣断开天宫,
天门夜遁双虬龙。
霹雳一声堕山谷,
化作夭矫百丈之长松。
几经劫火烧不死,
爪甲怒欲行虚空。
古肪下凝赤琥珀,
孙枝上结青玲珑。
根傍胡僧憩寂寞,
松子食尽方两瞳。
偓佺(wo quan)已往不可作,
唯听涛声日夜相撞舂。
千年老鹤化道士,
听经夜步中庭中。
月明天籁下空碧,
清唳相答流松风。
似此万牛迴首栋梁质,胡为俯首遁迹榛莽丛。
大材固难售,
良匠安可逢。
降身乃与樗栎等,
雨露亦戴造化功。
清泉白石恣偃仰,
涧底郁郁长青葱。
苍穹有路或可上,
天生神物宁长穷?
他日晦冥风雨恐飞去,寄语山僧持护须从容
凌廷堪
序:在大伊山上,即太平寰宇记所谓大伊莱山也。寺有二松,皆数百年物。一统志:古佛寺在大伊山,后宋时建。
先祖凌廷堪简介:
凌廷堪,字次仲,又称仲子先生。著有《礼经释例》、《梅边吹笛谱》、《燕乐考原》、《校礼堂文集》等。为迁歙始祖安公38世孙,百世图“和”字辈。兄廷尧,父文焻,祖父易筠,曾祖父济生,高祖坤元(歙县与安徽枞阳合编家谱暑字号卷二第101一102页可查)。祖籍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富堨乡沙溪村,1757年10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是当地名士李汝珍,许乔林,许桂林,乔绍侨,乔绍傅的授业恩师。凌廷堪所教学生中,阮常生,胡培翚,张其锦为佼佼者。凌廷堪是扬州学派以阮元为领袖,焦循,凌廷堪为辅臣的三巨头时期重要人物,是乾嘉学派中把儒学思想从宋明理学的形上形式转向礼学治世的实用形式的发动者之一。凌廷堪生于江苏连云港市(古称海州),就职于安徽敬亭,紫阳二书院,1809年7月14日逝于任上,葬于祖籍安徽歙县沙溪。今黄山书社出版有《凌廷堪全集》(四册),扬州学者王章涛著有《凌廷堪传》,学者刘舫著有《凌廷堪》。
凌门诗社,简称凌社,2021秋,由湖南凌风,江苏凌双仲等人发起成立,并由凌双仲拟定社名,由凌氏宗亲凌风,凌双仲等多人讨论通过,名誉社长大家共同推举凌泽欣宗亲担任。并请凌朝祥、凌世祥二位宗亲担任本社顾问。2022年7月,宗亲们选举广东凌远科宗亲担任凌门诗社第二任社长兼主编。凌门诗社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由国内姓氏成立的诗社之一。凌姓在全国姓氏中虽是小姓,但已有三位宗亲先后担任省市级诗词协(学)会领导:江苏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原副主任凌启鸿曾任江苏省诗词协会会长、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凌泽欣宗亲任重庆诗词学会会长,凌朝祥宗亲任新疆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诗社本着团结全国喜欢诗词楹联,书画等有共同爱好的宗亲进行诗词歌联书画方面的文学创作为宗旨,适当时机出诗社成员专辑,并挖掘整理历史上凌氏先贤的诗词,适当时机出精选合集,个人专辑。今后对古今咏凌氏先贤的诗词作品将加以整理。
编者声明:
中国凌门诗社是一个以凌姓宗亲结成的民间团体,坚决持不以赢利为目的,守定初心,每期发刊之时就先关闭平台的打赏功能。也杜绝了以后为些蝇头小利可能引起的经济纠纷的隐患,志趣不同者可路过。篇中图片选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感谢江苏省连云港市潮河湾文学社社长兼主编马丙红先生百忙中题赠本社社名墨宝。
中国凌门诗社社刊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