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运河是文学之河,也是厚重的“百科全书”
一条不息生命与精神的大运河,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脉,其文化的引领性、多元性、创新性、开放性、包容性价值得到世界认同。大运河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构成中国文学的一处原乡,是文学创作的摇篮之一。古代有关文学作品多以诗词为主,近现代,尤其当代,散文、小说等形式也很多。据统计,仅杭州一地,由唐朝至清朝的主题诗词有一万余首。苏轼、王阳明、周作人、郁达夫这些士子文人,或游赏,或羁旅,都在运河畔不惜翰墨,留下诸多珍品佳作。

一起写运河、走运河、读运河、讲运河
11月5日下午,在京杭大运河南端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正式成立“运河墨客联盟”,联盟将在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文化带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紧扣“一群人、一份情、一条河”,聚焦大运河文化的可感、可知、可见、可繁衍,用文字记录运河文化传承故事,持续激活传统与现代的联通,用心用情传递运河故事、中国气度,让书写大运河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让流动的文化浸润到每个人的心中,让大运河的文化地位、地标形象更多彩醒目,积极参与全球开放传播与交流。

最好的文字都是有灵性的
会议选举产生了运河墨客联盟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启动历时半年的“与一条河同行——遇见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主题采风活动,同步宣布2024年度“运河文化讲座”落户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来自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相关处室和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杭州市西泠印社集团、杭州市作协等单位负责人向联盟全体成员颁发聘书。

文学是人学,散文是聊天的艺术,运河是流动的文化
“大运办是个年轻的单位,但它有料有趣有味;大运河是文学创作的‘富矿’,更是世界通用语言;什么都难以留下,唯有作品可以长期留下”,拱墅区大运办党组书记、主任金成武谈了三方面现场感想。

新当选的运河墨客联盟主席周华诚动情地说:“感谢大运办让我们有一个平台在这里相聚,共同围绕主题沿着大运河出发,去寻找创作的地理上的故乡。当我们沿着2500多年大运河在行走,视野一下子就有了纵深感与历史感,让大运河流进我们心中,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让流动的文化流进每个人的心中
运河墨客联盟副主席王寒宣读了《采风拱墅倡议》,与全体作家表示“‘一群人、一份情、一条河’,大运河的美丽与美好,需要探索、书写、传播。此刻,在‘拱手喜迎客,墅有好运来’的运河畔,让我们与一条河同行——遇见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一同探索运河人文,书写运河文化,传播运河之美,扮靓运河明珠。”

听讲座与阅读同样重要。阅读的广度,可以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可以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据悉,2024年运河墨客联盟在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举办12期“运河文化讲座”。
世界运河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