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上刋诗人作家:1夜色阑珊2丁启连3疏影横笛4王瑞5陈爱文6感恩人生7楚旺群8杨振喜9中原10高立昊11李思羲12花香月明13石法青
14史文彬15玉树临风16山海居士17笨笨18不羁的风19半江秋叶

【刋首寄语】社长:张淑兰(夜色阑珊)
中囯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文学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是装扮传播最美文化的灵魂,是弘扬正气激发向上的正能量,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情操,是我们最美的才情和学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岸芷汀兰文学社,与您携手漫步文学艺术的殿堂,采一朵浪花,装饰心灵的橱窗,撷一片星光照亮一段温馨的岁月,铺一纸素笺,写一阕唯美的文字,让一缕来自天籁的琴音,回荡在缘分的天空。

1.都市夜色
文/夜色阑珊(山东日照)
夜色
笼罩这座城市
万家灯火温馨
传颂千万故事
道路交织
是城市的脉络
灯光映衬
光影交错
车辆鱼贯而行
像两条相向而行的河流
汽笛和鸣
合奏一首永不停歇的旋律
高楼大厦矗立
霓虹灯璀璨闪烁
蜿蜒盘旋之上
勾勒楼房轮廓
灯火阑珊
耀眼跳动
恰似天女撒下朵朵金花
宛如遥远的星子
坠落
恍若灿灿银河倒映
车辆的灯光
点亮夜晚的星空
编织动人的神话
赋予梦想希望
让人夜不能寐,遐想
夜的星光
点燃了黎明

作者简介:张淑兰,笔名,夜色阑珊,山东日照市人,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爱好文学,在众多平台报刊发表过作品。
2.七律 . 九九感怀(平水韵)
文/丁启连(山东日照)
九九登高望远方,满山遍野景苍茫。
田园金色入仓囤,草木疏阴叶落光。
气冷风寒群雁别,霜飘露固百虫藏。
休言重九节无色,喜有枫红伴菊黄。

作者简介:
丁启连,笔名九仙山居士,山东五莲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
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日照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五莲县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热爱文学学习与创作,喜欢在文子里陶冶情操,捡拾与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其作品多篇,先后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3.最高楼 重阳前日登姑射赏秋(辛弃疾 体)
文/疏影横笛(山东日照)
丹青手,描就万山红。姑射韵无穷。
热腾腾地黄栌火,翠油油地白皮松。
问西风,何处去,觅仙踪。
这一霎、便浑然忘我。又一阵、更无由忘挫。
拥鬓雪、对丹枫。
:平生惯看风和雨,且登绝顶寄云中。
正重阳,须把酒,纵千盅。
回头看见月亮
登高望远。再送一眼落日
再看一眼余晖,再与远山对看一秒
万物从容不迫,只是换了衣装
一枚法桐叶赴约秋风
像一枚脱落的纽扣,风一吹,就不知去向
斜照温存而缱绻
钩动心底莫名地伤感
回头。看见楼宇逼仄的夹缝里
升起一颗雪色的月亮
夜空,是多么辽阔的伤口啊
日复一日,接受炊烟地舔舐和滋养

作者简介:李宗光,笔名疏影横笛,日照市五莲人,70后。东港区作协理事,日照市摄影协会会员。一个行走在诗词歌赋和摄影里的人。
捣练子·晚秋怅吟
词/王瑞(山东临沂)
寒雨疾,朔风凉。篱畔黄花傲肃霜。湖浅荷衰无翠伞,亘天别雁泣离殇。

作者简介:王瑞,网名浅若清风,山东临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喜爱古诗词,学习成长中。
5. 重阳祭
文/陈爱文(安徽宿州)
年年岁岁有重阳,岁岁年年总带伤。
去载雁来余失父,今秋霜降那寻娘?
漂鸿院外声声唤,残屋堂前阵阵凉。
世上何情最难抑?生离死别断人肠。
2023.重阳节

作者简介:陈爱文:男,汉,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教师。
地址:安微省宿州市泗县玉兰西区。中华诗协、安微诗协、宿州诗协、泗县诗协会员。师从中华诗词协会乔树宗、熊盛元二位导师。作品发表于《中华诗词》诗刊,安徽《炳烛诗书画》刊,《宿州诗集》,泗县巜汴水流韵》巜百花吟》诗集,以及百度头条,北京头条,海外头条,上海名篇等平台,《咏玉环文旦》获全国诗词大赛入围奖,抗疫诗词八首入选2020年全国《战疫》诗词作品集;红船七首入选巜红船百年》诗词作品集。
6.在下一个渡口重逢
——写给岁月的红颜或知己
文/感恩仁生(山东日照)
童年的伙伴,
少年的学友,
青春岁月的梦幻。
有一种遇见,
专为一生的相思而来。
在来不及追寻的刹那,
成为彼此的曾经。r
点缀了一道风景,
有一个词叫,过客匆匆。
当岁月的烟火,
熏得我们面目全非。
孤单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期盼,
期盼下一个渡口重逢。
佛说,
你们彼此见过,
就是最大的缘。
重逢不如怀念。
不要问,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因为喜欢本身是一种奢望。
无关爱恨。
在信息肆意妄为的时代,
我们依旧在沉默的海里,
漂泊。
如果有一天,
我失忆过往,
即使在渡口重逢,
沉默也是我对你最好的问候。
秋天的等待
一棵千年的银杏树,
在秋天等待,
遥远的昨天,
临树而建的寺庙。
古树在等待,
等待一柱香,
等待虔诚的朝拜。
柴草缺乏的年代,
农妇在等待,
等待树叶飘落,
清扫作柴草。
放牛的牧童,
牵着童年走过,
我在树下等待,
等待一枚金黄果实。
新时代,
牛马已走远。
轿车出现在树下,
飞机飞过树的上空。
古树的年轮写满故事,
它在等待,
见证未来的日新月异。

作者简介:感恩仁生,日照市制药公司职员,东港区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晚报齐鲁一点认证会员,曾先后获得市.区征文优秀奖。
7.人生最美在过程
文/楚旺群(河南荥阳)
我置身文海
别人没有看到
我身心感觉到了
我是在浩如大海里弄潮
做人纵使能活千百年
没如我能经历过文海的波峰浪涌
也仅仅是庸人一个
等于白活
在文海里
我纵观竖看了若干千年的过程
不觉间延长了我的生命
似经历了从古到今
结交了千年文人
跟儒释道鼻祖论道
与陶渊明谈心
聆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咏行于宋词唐风里
人生是一个亦真亦幻的过程
多少人坠入物欲不可自拔
多少人清心寡欲鄙睨风尘
多少人狗苟蝇营而活
一路走来
人人都在耗费生命的过程中行走
但身心历程各不相同
过程尚且美好
我无暇庸俗饱食终日
只选择诗意盎然——
行走于浩如烟霞的文海里。

作者简介:楚旺群,荥阳市贾峪镇楚家窝人。笔名楚人,网名诗意盎然,雨后斜阳等。当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浪漫主义诗人。一直奋战在生活的一线,写平淡中见真情的作品。
8.杂咏两首
文/杨振喜(河南开封)
(一)
粮丰万里畴,欢乐满神州。
古今田家富,全凭好个收。
酬勤寄遥梦,血汗洗悲愁。
惬意红尘外,舒心上一楼。
(二)
自酌迎窗坐,贪杯醉乱思。
贫穷无瘦骨,功过有人知。
痛惜年华晚,诚珍日暮时。
修心常悟道,秋月印春诗。

作者简介:杨振喜,男,1942年生,开封市尉氏县朱曲镇黄庄二组人。大专学历,一生酷爱文艺创作。曾先后参加郑州市、河南省、尉氏县、中华诗词等协会。作品常见古韵今声、西楼文苑品诗阁等数十家网络平台和诗词大观书刊,现存诗稿近万首。
9.七绝、暮秋吟 (四首)
文/中原 (山东日照)
(一)、
夕阳西下照芦花,碧水连天映晚霞。
但见枯荷空对影,不知红日入谁家。
(二)、
秋水芦花落碧空,孤帆断雁暮云红。
烟山城外垂杨柳,夜月湖边一钓翁。
(三)、
露染枫林万里红。秋归叶落一山空。
归来日暮星河远,别后西楼月似弓。
(四)、
九月黄花遍地香,开怀畅饮度重阳。
登临送目三千里,望断秋鸿一水长。

作者简介 :纪宪洲,字,中原,号,三径草堂主。山东日照市莒县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自幼酷爱文学、艺术、唐诗宋词、音乐、书法、绘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炎黄书画院画师。供职于日照市莒县中学(音乐教师)。
现任 : 风采中华诗社副社长。多首古诗词在国家级刊物上出版、全国发行。

10.鹧鸪天·新巾帼赞(词林正韵第七部)
文/高立昊(河北承德)
放眼今朝女木兰,
秀坤能顶半边天。
持家勤俭劳心累,
兴业常担玉骨肩。
居靓丽,外争先,
工商各界有婵娟。
英姿不亚须眉气,
赓续长征意志坚。

作者简介:高立昊,男,现年69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建行承德市分行退休干部。
喜欢诗词书法,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一段。
、
11.晚秋吟(七言古风)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西风飒飒入晚秋,落叶萧萧满街头。
池塘枯荷魂归远,园中丹桂香已收。
唯有枫林红胜火,更见菊丛竞风流。
可怜河湖岸边柳,虽是凋零情依柔。
七律 立冬感怀
秋尽冬来夜变长,
西风萧萧送寒凉。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月流荒地未荒。
清茶三杯观尘世,
浊酒一壶伴残阳。
历经甘苦知进退,
晚来更羡捕鱼郎。
癸卯岁次立冬之际匆匆草于上海滩
作者简介:李思義(微信昵称:夕阳余晖),男,汉族,1956年生于山东临沂兰陵,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教、下过海、打过工…经历曲折,命运多舛。但对人生信念坚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乐观处世。平生喜欢文学,尤爱诗歌,业余闲暇笔耕不辍,时有作品文字见诸于报刊网媒平台。不求闻达,只为乐趣。诗观:真情催生诗歌,诗歌源自生活,生活带来灵感,灵感激发创作。
12.七律 老翁追忆年少时(原创)
文/花香月明(重庆)
遥忆翩翩年少时,恍然一夜染银丝。
多情新月凌空照,满眼流星陨落池。
黄叶纷飞愁路尽,只身憔悴宠香枝。
扁舟易水江楼上,鸥鹭盘旋谁解痴。

作者简介:江国超,笔名,花香月明,重庆市南岸区人,长期原创古诗词与现代诗、散文诗等,爱唱听流行歌曲。
13 余生
文/石法青(山东日照)
余生
有人说如残阳
下山后一切如常
余生
有人说如枯枝
风一吹
断下收场
余生
有人说如秋后蚂蚱
冬一来
蹦达不了几天
余生
有人说没几天了
悄悄走了就可
怎么说呢
千种石头万种人
好像也有另一种声音
余生
应像夕阳红
落下山也能照射出美丽的晚霞一一红彤彤
余生
应像干紫
添入炉堂
使燃烧着的火焰更旺
余生
应像过冬寒(1)
使出浑身力量
迎接春天
余生
应是哭着来到世界
老了
老了笑着走向尘埃
人皆如此
年少受苦不是苦
老来得福才是福
现在
天下太平
笑纳黎民百姓
应把握当下
过好余生
注:(1)过冬寒,在山东一带是一种能过冬的蚂蚱

石法青,1949年出生,五莲县叩官中心小学退休教师,一个不甘寂寞而乐于用文字展示内心的人。
14如是•听秋
文/史中彬(内蒙古赤峰市)
孩童听秋书本里,鞭响马嘶狂
田里飘谷香
中年听秋打谷场,石碡滚动急
斗歌传山冈
晚年听秋田野上,机割收谷忙
金黄吐车箱
今又听秋初冬里,情境又别样
商贩喇叭喊高声
卖粱串山乡
金灿黄玉米,粒长干又爽
质地坚硬强
粱贩都夸好,不问价格昂
麻利检斤忙
黄白谷子粒,藐视一旁讲
八千年米粟,谁不崇我样
我登品牌榜,五谷强中强
熬出中国味,香飘过重洋
高粱闻此言,笑拒勿张扬
我与你一样,都是庄稼行
身穿红衣裳,穗头粗又壮
烧酒必有我,味醇又芳香
谷子说:我不夸,你别扬
我俩一同装车上
高粱语:你包容,我谦让
咱们一起奔远方
商贩听罢,顿觉:温馨也舒畅
笑谈它俩,相互:谦和多高尚
志同道合,目标:朝向更远方
既然,这样
你俩,生活有向往
那就,跟我来,上我车
我把你俩
运到要去的大粱仓
注:斗歌:也叫“叫斗歌”。指北方场院一场粮食打完下场时,量出“斗”的数量的人,所唱出的歌声。

作者简介:史中彬,男,汉族。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赤峰敖汉旗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敖汉旗名教师”、“敖汉旗十佳教导主任”、“赤峰市教育局课改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退休。
15.秋山行
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岭上秋色世无双,深红浅黄冠群芳。
我笑丹枫枝影瘦,丹枫笑我两鬓霜。

作者简介:玉树临风,鼻炎专家,骑行天涯。闲暇赋诗,跨界开花。作者微信号 qxydjm007
16.冬天的脚步
文/山海居士
黑夜
仿佛是有形的
我如笼中之鸟
被苑囿在夜的深处
黑夜
好像是无形的
任凭想象的翅膀
飞不岀夜的苍茫
我收藏一缕阳光
抵御初冬的寒霜
诗与远方
在追求中守住真情
喜欢一棵树
也会喜欢树上的雀巢
爱屋及乌
人性的光芒
黑夜反刍白昼
我几近疯狂
压榨体内诗的细胞
一枚红叶
在梦里梦外游走
我仿佛听到了
冬天的脚步

作者简介:邢海峰,笔名,山海居士,祖籍山东龙口,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日照市诗词学会会员,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诗》《时代文学》《泰山文化》《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故乡文学》《儋州日报》等报刊杂志,紫罗兰文学社入驻诗人。曾获“仓央嘉措梵音海国际诗歌大赛,杰出经典散文奖”,出版个人诗集《风景线》。
17.喜雨
文/笨笨(山东日照)
万里喜雨倾,沃野麦倍青。
农家粮万石,国昌世太平。

作者简介:笨笨,本名郭德玲。五莲县人。性格直爽,心底善良,积极进取。爱好文学
18.深秋,那条难忘的小路
文/不羁的風 (安徽黄山)
闲暇时
我常常怀念那条深秋的小路
我常常梦见自己在那条小路上凝思回想
如今,深秋到了
我又踏上了那条小路
满树落叶勾起了我的青春回忆
阵阵秋风撩动了我的心底忧伤
那条小路虽已久别,略显荒凉
但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晚风中,那沙沙的树叶
仿佛还吟唱着她往日的娇语
斜阳下,那飘落的黄花
仿佛还绽放着她娇媚的脸庞
清新的空气里
仿佛还弥散着她那温馨的气息和袅袅的余香
此时此刻 一一一
我的情感眷念畅想
我的思潮汹涌激荡
我的脚步在小路搁浅
我的思念沿小河延伸,被夕阳拉长
我的幸福与愁绪
在相互交织,起伏荡漾
从此,那条金秋的小路
是我思念的河流与远方
是我幸福的时光与天堂
是我栖息的树林与花丛
是我爱情的启航与扬帆
因为 一一一
成对的鸟儿也复述着那段爱情故事
成双的蝴蝶也歌唱着那段美丽神话
就连成群结队的天鹅与大雁
为了完成爱情的伟大壮举
也在寻觅着那条闪耀着爱情光芒的轨迹与方向

【作者简介】趙小云、曾发表文章。曾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文艺大赛中,其散文多次荣获金奖、诗歌一等奖。近年有诗歌刋登在《黄山诗苑》《長江诗苑》《紫罗兰文学社》和安徽《太白楼诗词》。紫罗兰文学社入驻诗人。

19.生态城的芦苇
文/半冮秋叶(贵州兴义)
生态城河边的芦苇,生来小心翼翼,从不张扬,像个伊人站在水的身旁,它站过春天,站过夏天又站过秋凉。
初春它们集体抱团,蠢蠢欲动翘首祈望,一颗颗尖锐的脑袋,听见早春的心跳,就刺破碧水和春天娇嫩的胸膛茁壮地生长。
压抑一冬的情感就在瞬间释放,看鱼游浅底,荷花感动的泪水,在荷叶之上荡漾。芦苇呼吸着春风、春雨的体香,享受鸟鸣的舒畅。它们在季节中醒来,与希望一起成长,比诗歌茁壮,比河水荡漾。
夏天的芦苇,成群结队,簇拥风雨,反复擦亮太阳锋利的光芒。
满腹心事的游鱼,让河水忧心忡忡,忙碌的水鸟不停掀动骄傲的翅膀。远山如黛,一道粗旷的眉毛,横亘在河道之上。茂密的水草和其它植物集体狂欢,只有芦苇在安静的生长。
芦苇从一个季节跨过另一个季节,天天长高,高到能摸到蓝天的脸庞。
夏天过去秋天到来,芦苇的心情和我的一样,看见一只水鸟从头上飞过,消失在远方,失落的心空空荡荡。
天气在一天天变凉,我的语言来不及准备秋装,就像阡陌之上的野草,迫不及待地举起橘黄色的篝火,照亮夕阳,把稻谷染黄。
芦苇一生凄凉,瘦弱的身躯无力托起沉重的思念,使原本清瘦的脸庞更加憔悴,在一夜之间,就飘起了满头白色的芦花,悲了苍茫。
远看大雁穿空,河水渐干,枯草连天,小草和芦苇的生命只有穿越冬天,才能靠近下一个春天的胸膛,去诉说自己的寒冷。芦苇,顺着风的指引,看到树梢上的星空,飞着梦的翅膀,闪耀着月光下遥远的希望。
芦苇,用真情驱逐冰冷的岁月,用头上的芦花,倒指大地,饱蘸河水,捺下如潮情感和心得,使芦苇孤而不独,用身边的河水写出苍劲的诗行,在绵绵的河岸唱出动人的歌谣。
芦苇,用秋风梳理自己的枝叶,把自己降到河岸的高度,让溅起的泥腥味与城市和谐,与晨练的人群和谐,与天地和谐,与万物和谐,这就是芦苇一生的愿望。
芦苇在秋的肃索处,在绿荫的尘世中,搭起感应的帐篷,让河雾瘦成苦闷的炊烟,集结秋天干枯的草木,在寒冷的情感中挣扎。
守候的日子,过了一天,过了一晚,又过了一年、、、、、
2023年10月2日于黔西南州兴义市生态城公园

作者简介:毛世顺,网名,半江秋叶,现住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鼎尚城小区。国际华语诗歌学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在不同诗刊发表过多篇诗作,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