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说送礼“忌讳”(随笔)
文|张甫文
我国民间有很多民俗忌讳,虽说是一种迷信,但通常也说是一种吉利,能免除后顾之忧。邻居老李是市级非遗传承人、民俗专家,说起各种忌讳都是一套一套的。
老李的儿子小李自考上公务员后,一直在某县政府部门工作,一干7年没有升迁。今年“十一”放假回家,老李又在嘟囔他:“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若不搞点感情投资,只顾埋头苦干永远还是个小职员。俗话说,不跑不送,原地不动……”
小李立即打断父亲话语:“爸:你别说啦!我这次提前回家就是想与你商量送啥礼物的。咱那一把手朱主任最喜欢吃鳝鱼,你给我买几斤肥大的、野生的鳝鱼我送给他。” 老李听了很高兴,但还是不忘琢磨着送礼原则与忌讳:一是要有寓意,预祝人家前程远大,二是要把握避开不利因素的忌讳。于是,便对儿子说:“儿啊,你根据领导喜爱送礼是对的,但是你咋没有想到,鳝鱼也叫长鱼,俗称黄鳝,这个带有‘长’字和‘黄’字的礼物送人是不吉利的。领导一看是长鱼,寓意会对你的升职从长计议;领导再看叫黄鳝,寓意事情还未办就黄了。
小李听了父亲分析,觉得很有道理。犹豫一会,忽然想起朱主任也喜欢吃甲鱼,又急忙告知父亲:“那你就给我买两只大‘王八’吧,也必须是野生的。”老李眉头一皱,又说:“王八俗称乌龟,这‘龟’与‘规’同音,你送人又是两只乌龟,不是预祝人家‘双规’吗?你那朱主任一看到是两只乌龟,肯定会立时气晕!”
小李唉声叹气,沉默一会!又想到中国是茶的故乡,朱主任天天喝茶,最喜欢的是龙井茶!便果断决定,那就送两提龙井茶叶吧!
老李点着一根香烟,吐出一团白雾,慢慢摆手道:“大忌也,大忌也,寓意更为不妥。茶与“查”谐音,送茶即“送查”。尤其你说送龙井茶,属于青茶者,有“清查”之寓;你那主任定会更加气愤。
小李茫然了,一时陷入深思。如今送礼忌讳可真多啊!这种种荒诞忌讳从何而来?还不是从“反腐永远在路上”的长期行动中得出的结论。一是查出来的贪官污吏多了,那些未暴露问题的官员开始六神无主、心慌意乱。二是从贪官家里确实有搜查出高档茶叶外烟、金表玉镯等受贿礼品,更加剧了其疑神疑鬼、胆颤心惊。其实就是做贼心虚,错把寓意当实意、有病乱投医的内心表现。
谐音多多费思量,胡乱寓意实荒唐。谐音也好、寓意也罢,都是寄托一个愿景。正如明知“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却祝愿“万事如意、吉祥如意”,怎能当真?譬如送茶,若送给一个清官,完全可解读为“青芽,清雅”;若送给一个问题官员,或许就认为是“送查”“清查”。实属认知不同,对各种寓意领悟必然不同。正如坊间有说梦见棺材是好事,寓意能升官发财,但也有人说是“丧事临门,大不吉利”;你说家栽桃树会犯“桃花运”,可古来年终岁末“总把新桃换旧符”,都说桃木能辟邪。看来种种“俗话说……俗话又说……”如此种种忌讳,都是一些片面认知之的谬误罢了。
作者简介:张甫文,笔名老锴、伯龙,江苏睢宁人。《世界文学》签约作家2013年退休于睢宁县委宣传部,现居徐州。向来热爱文学,坚持笔耕不辍,坚信文字有温度,书籍有力量。尤其退居二线后,注重挖掘整理与研究“非遗”文学,成果颇丰。个人作品不但经常在《农民日报》《文汇报》《雨花》《散文百家》《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还先后著有《情恋乡井》《我怎能不歌唱》《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睢宁地名探源》《徐州老话》等散文与“非遗”专著20多部。个人传略入编2010年《中国散文家大辞典》201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2021年《徐州市百名老艺术家影像档案》。现为中国民协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乡村》杂志终身认证作家,徐州市民间文学专委会主任、非遗传承人。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