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颂
口南秀山
男朗诵:
利民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座千年古城。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闪烁着辉煌的亮点。今天的利民镇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正换发出勃勃生机,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豫东大地上。
男女合唱:
黄河东流数千年
几多名胜在岸边
古城利民聚宝地
人杰地灵非等闲
堤岸塘边垂杨柳
花香横溢蝶蹁跹
民营企业如凤舞
绿色食品让人馋
甜玉米,荠荠菜
特色农业丰产田
强工富农光明路
造城活商捷报传
干群同心谋大计
小康路上快加鞭
春华秋实硕果累
征程途中谱新篇
高歌一曲情不尽
更有丰功未唱完
女朗诵: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利民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神鼓舞下,人人意气风发,个个斗志昂扬,艰难难不倒利民人,险阻阻不住利民人,利民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通往小康社会的大道上。
男女合唱:
说利民,唱利民
利民骄傲利民人
今朝利民今朝事
昔日利民人伤心
艰难岁月历沧桑
饥寒交迫衣难寻
粒米皆无断肠苦
妻离子散碎人心
春雷一声天地动
人民救星救人民
翻身解放作了主
奋发图强建新村
芝麻开花节节高
幸福生活甜如蜜
儿童自幼受教育
无子老者养有人
政府出资百万元
敬老福院胜新村
别墅成排花如絮
池边杨柳绿成荫
健康器材大彩电
乐坏男女白发人
尊老爱幼高风尚
互帮互助情谊深
今日利民换新貌
全靠政策来指引
文明乡镇国家级
利民处处新精神
男朗诵:
几千年来,利民人祖祖辈辈都是耕耘在家乡的这片古老土地上。
女朗诵:
自始至终都没有摆脱贫困和饥寒的缠绕
男朗诵: 为彻底改变面对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范存鹿同志率先迈出打破常规第一步。
女朗诵:
经历三十多个春秋,范存鹿从一口大锅煮烧鸡,煮牛肉起家,如今已变成多规模,多品种的现代化“绿环食品有限公司”。
男朗诵: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乌云滚滚,时而弥天大雾,时而暴风骤雨。因而,只有那些无所谓惧的奋进的志士,才有可能达到人生辉煌的顶点。
女朗诵:
明天的“绿环”必定成为豫东大地一棵璀璨的明珠。
男女合唱:
风雨人生日楚酸
茅屋透风忍饥寒
双足走遍长江地
举手扯开冲浪帆
海阔天边任鱼跃
市场有路天地宽
奋勇拼搏创大业
迎风破浪永向前
步步台阶上高阁
团结奋进不等闲
绿色快车走天涯
特色农业块块连
龙头引领尾欢舞
故土乡邻雨露沾
风雨历程三十秋
奋斗之路不平坦
踏平坎坷成大道
明朝辉煌史无前
唱垛板:
利民重科技
故坚不怕难
政府指引路
众握方向盘
再唱:
楼外高楼厂外厂
企业林立紧相连
古城水乡不夜城
新城锦绣更灿烂
园林果鲜扬九州
城湖环绕碧波涟
鲤鱼蹿跃舞姿美
虞国传说几千年
酿酒鼻祖话杜康
商均发明弓箭船
凛凛风骨杨东明
冒死救民美名传
为改古虞旧面貌
乡镇领导多奉献
届届交接传力棒
一任接着一任干
建设美丽新利民
干字当头永向前
五万干群团结紧
敢教日月换新天
黄河大堤千层树
百花争艳吐芬芳
招商引资百业起
新村新貌新气象
说利民,唱利民
利民是个好地方
赞利民,爱利民
利民沃土是故乡
柳暗花明让人醉
利民处处好风光
新届领导怀大志
呕心沥血铸辉煌
振兴利民众致富
开拓进取奔小康
女朗诵:
当人们走进利民镇政府大院里,抬头就能望见西边礼堂高处让人十分醒目的红漆大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横幅,从这八个大字里就能看到利民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决心与信心。
男朗诵:
如今踏进利民镇的沃土,让人看到的是一派和谐与繁荣的景象。走近党委、政府一班人,让人感受到的是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力量。走在利民镇的街道上,让人体会的是新型农村社区与古城改造规划建设的恢弘气魄。
男女朗诵:
全镇5万干群迎着朝阳正阔步前进!
浅谈我写《忠魂》
口南秀山
虞城县作协主席高青坡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南老师,写小说虽说是虚构的,但它来于生活,要有素材……”我写《忠魂》这篇故事,是在十几年前利民镇一位退休老教师给我讲的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中央军在古虞县城驻军时,并在黄河故道大堤上设立岗楼,严查从黄河故道北岸山东过来的人,恐怕有解放军侦察员潜入古虞县城。一天中午,在故道沙滩某村庄戏场里被中央军抓住一个从山东过来散发传单的女侦察员,后来被中央军杀害了……这位老师是在故道沙滩某村教学时,听一位老者给他讲述的故事,这位老师又讲给了我听。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算有了素材,开始虚构情节和细节,故事人物也全是虚构的。就是老师给我讲述的这个女侦察员被中央军杀害了。我觉得太可惜,于是,我却把这个女侦察员写活了。长工王二喜为掩护放走了女侦察员张玉秀,王二喜竟被中央军给活埋了。张玉秀连夜跑回山东湖西解放区,向上级领导汇报了情况。后来,湖西游击队配合解放军主力部队一举歼灭了故道大堤上十几座岗楼的中央军,紧接着又解放了古虞县城……
这篇故事主要描写了长工王二喜这个爱国青年,想尽一切办法解救出女侦察员张玉秀,自己不怕敌人烤打,认死不招供的英勇气慨,后被中央军活埋在万人坑里。所以我给夲篇故事起名叫“忠魂”。我写这篇《忠魂》故事约7800余字。先发表在2011年《木兰文学》杂志第1期:后来又转发在2011年《文化商丘》第4期。两家杂志发表后,深受读者好评,都说《忠魂》这个故事写得不错。于是,2017年我出版一部文学作品集就以《忠魂》这篇故事为代表作,把书题名为《忠魂》。今天我再次把《忠魂》这篇故事发给大家,让文友们看后提出宝贵意见,我表示衷心地感谢!
(小幽默)
吃烙馍
口南秀山
上午做饭时,张三和老婆烙了五张烙馍。吃饭时,俩口都想吃三张烙馍,这当儿,张三开口道:老婆,这样吧,咱俩每次只许拿一至两张烙馍,吃完再拿。张三又说:拿烙馍时但要先说一句词。老婆说:好吧,你先拿吧!张三捲了捲衣袖说:我先吃个“单调鬼”。说吧拿了一张烙馍吃了吃来。这当儿,老婆也捲了捲衣袖伸手拿起两张烙馍合在一起说:我先吃个馍卷馍。第一次张三先拿一张烙馍,老婆拿两张烙馍,馍筐里还剩两张烙馍。
谁知张三先拿一张烙馍比老婆拿两张烙馍吃得快,不一会张三就吃完了。张三吃完第一张烙馍时,他老婆拿的两张馍卷馍还没有吃完。这时候,张三搓了搓手说:我再吃个“馍卷馍”,张三说吧,伸手在馍筐里把下剩的两张烙馍都拿了起来,两张卷在一起吃了起来。这五张烙馍张三吃三张,他老婆吃了两张。总之说:张三先吃一张的占了便宜。老婆瞪着眼睛,笑着说:还是你这个鬼男人精,说吧,张三俩口都笑了起来……
打油诗二首
(一)
青春一去谁能留
人生未老霜染头
多点快乐少忧愁
永保童心度春秋
(二)
人生晚霞别样红
消遥自在乐其中
虽说岁月不饶人
仍要活得似顽童
乐观向上心态好
长寿健康不老松
区域主编:秀美山河
责编:芬芳·那样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