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英雄谱(连载二)
范学爱
建立“灰色”武装
1943年,湖西军分区党委为壮大抗日力量,决定在敌占区虞城县建立中共领导下的武装力量,以便更好的开展敌后斗争,这项任务就交由张合银主办。
接受任务后,张合银立即在党小组会上作了传达。张合银、祝云峰、范河清、张凌云经分析研究认为,我党的武装力量,不能象土匪拉杆子,而是要有组织、有纪律去打敌人保护人民的革命队伍,性质是其一。其二,人员方面基本要纯洁,要由出身贫穷,受压迫敢反抗,仇恨日伪的青壮年组成。其三,就是既能组建又不能大张旗鼓地公开。其四,有利条件是人员问题容易解决。况且湖西军分区还给一定数量的枪支,任务再艰巨也要想办法完成。
恰在这时,已与日本在虞城驻军司令部勾结的匪首曹永年要成立“虞城县剿共大队”,而祝云峰同曹相识,大家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把自己的武装力量挂靠在曹的名下,既能公开,又可获得粮饷和枪弹。经研究,决定由祝云峰、范河清完成这项任务。怎样将湖西军分区拨给的十一支长枪和一支短枪运回来?这项任务则由张合银来完成。他们将此意见汇报给李汝太同志,得到上级的同意。
当时在敌占区,到处都有封锁线、检查站,特别是虞、单接壤地带(单县为湖西抗日根据地虞城为敌占区),中间仅有黄河故道相隔,敌人在故道南岸设检查站,对过路的行人,黑夜、白天严格检查。别说运枪,就是查到任何可疑之物,都有丧命的可能。为了完成运枪任务,张合银煞费苦心。
此时正是1944年春天,张合银的长子雨春(张庆珍)让姥姥家请“满月”,还住在黄岗段庄。张合银就同妻子段风英商量,借接她娘俩回家的名义,把枪运回来。于是,把长枪六支(十一支长枪一次难以运完)用高梁杆包捆好放在小推车上,又进行了仔细伪装,上面放被子,让妻子、儿子睡在上边。一支短枪则塞在儿子的包布中放在腚下边。走到检查站,两个伪军先作了检查没发现什么,正要放行,俩日本鬼子出来又仔细观察一番,还要检查小孩的布包。当时天气还冷,不管张合银夫妇怎样说,鬼子非查不中。一个鬼子将手伸到小孩腚下,就那么巧,小雨春屁股“哧啦”一声一股稀屎弄了鬼子一手。鬼子把手缩回,臭不可闻,这才放行。如不是小雨春的一泡屎,那支短枪查出,全家就没命了。这真是上天赐给张合银的“小小红色交通员。”
第二次运枪,任务刻不容缓。余下的五支长枪必须尽快运回。张合银这次用草袋子把枪裹好放在独轮小推车上,又放些黄瓜豆角,最上面放七八斤烧牛肉。来到黄河故道河底子,一股伪军从检查站旁边的高梁地里窜出来,吆喝着抓八路。张合银久经风雨不怯不惧,放下了车子。敌人见车上有烧牛肉,纷纷抢来吃。张合银趁势打开一个草袋子拿出黄瓜给他们吃,还抓几把豆角让他们看。敌人只顾吃,就没有细盘问。张合银唯恐再碰到敌人,就舍大路走沙土小道。这种路特别难走,后半夜才到家,然后又把枪送到袁寨祝云峰家。
湖西军分区拨给的枪支有限,要组建一支有相当规模的队伍,还必须多筹枪支。一方面祝云峰卖了自家的几亩地和部分粮食,买了一些枪。另一方面经李汝太同时任虞城商会会长董谦修(其父和儿子被我湖西军分区的一个营打三庄时活捉)谈判,让董给买一部分枪支弹药。枪的问题基本解决,很快招集了四十多人。湖西军分区为了更好地让这支队伍名正言顺地公开开展活动,指示范河清同曹永年伪联保主任任先知结为拜把子。经过多方努力,1944年初,这支由共产党掌控的名为虞城县剿共大队第六中队,实为地下抗日武装的队伍在袁寨成立。全队四十余人枪,编成一个中队四个分队。祝云峰任中队长,任先知为中队副,范河清、宋聚松等任分队长。按分工,张合银继续担任秘密交通员。
这支灰色武装建立起来后,虞城地下党小组按照八路军的教育方式进行政冶教育,使战士们的政冶觉悟和政冶素质有了相当大的提升。由于军分区和上级工委的大力支持及虞城地下党组织的积极工作,这支队伍发展十分顺利。1945年5月已发展到八十多人,六十多条枪,十多匹战马。这支队伍在打击敌人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如在配合分军区部队攻打东、西马庄,打顽匪等方面都表现很好。同时掩护我方人员,保护百姓免受土匪祸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时不时地装扮成百姓,对敌进行巧妙打击。一次,李汝太、张合银在县城开展工作,祝云峰分派精干战士进行暗中保护。由于被一地主告密,敌人分兵四门及城内街道进行搜捕,我方战士在祝云峰的指挥下,巧妙放枪,使四门敌人在向城内隅首进攻时互相残杀,并使李汝太、张合银顺利出城。(未完待续)
区域主编:秀美山河
责编:芬芳·那样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