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与种地
—— 公交车上遇见的老者
(周中金)
何为老者,耄耋之年应该算是。
今天我从石佛寺镇区开往武穴城区的201次公交车上,见到一位83岁的老奶奶,打着个不能收拢的雨伞,背着打菜的萝框,上了车。
司机似乎认得她,喊道:“老太太,下雨天你就便去打菜了”。
她却知之不理,熟练地投下了车费的硬币,占占晃晃地想找到一个位置能让她安稳下来。
车上的人都坐满了。我连忙起身,让位扶她坐下。大家才安心下来。
是的,我认出来了:她就是在石佛寺镇药店路边常摆摊卖菜的那位老太太。
熟人大声讲:“莫看她耳聋,她已在这里做买卖六十多年了,帐算得特别准。根本不糊涂。”
只是她从菜市场打来的菜,有时卖不完,听说,周围的熟人总是想法将其剩菜全买去,免得老人有所失望。
据说,老人有媳和孙,有女儿女婿都在附近住。她就是坚决要风里来雨里去每天要去打菜来卖,搞什么经济生活独立。疫情期间,她什么预防措施也没有,就是不中招。
听说,昨晚可能是雨下得急,她一天的卖莱收入200多元零钱钱包落在卖菜的地方。有拾到的熟人一早就在这里送给了她。
而她似乎对落掉的钱包不关心。准时就在这里等公交车去上班了。
我听着满车的人议论她,有的责怪她家人怎么不关心她,有的叹惜说老者太可怜了。
而我听着听着,想起了我象她这样大年龄的我的父母亲:他们不缺吃喝,不缺多钱用,硬是要坚持做些祖下留下的自留地,每年可收入几千元。
我理解这位老者,她把卖菜和我父母一样,当成了一身的事业和全部希望。
无论是卖莱,还是种地,只要他们的所爱做事是安全的,就让她们自得其乐吧!
劳动本也是一批农村老者的“劳”有所养的生活方式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