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手——祝大昌人物评析
——读罗日新《钢的城》有感
黄石三中雏燕文学社(209班) 周琪薇
指导老师:涂荣
一只手,抚慰着百年老厂数千工人的心;一只手,端举着白酒过肚数十年的兄弟情;一只手,由祝大昌伸出。
罗日新长篇小说《钢的城》开篇易国兴为勉救临钢这偌大的百年老企业的生命线,当局便采用了号称壮士断腕的下岗分流制。一面是在风雨中漂泊的企业,一面是在工厂内部不断动摇的人心。无数人为获取高官厚禄将几十年的友情投入东海,又有几人尝为灯火阑珊处的烟火人家的温饱不断抗议。
在“利”与“义”间,祝大昌默然承受上级施加的压力,小人言语间的挑拨,实行流岗制,将全厂工人分成两班,给予面临下岗危机的工人一丝喘息的机会。这只大手护住百年大厂上千工人的心,在狂风暴雨的骤然间献上那缕缕温情。
相比傅佳钢的背信弃义,祝大昌率先端起了那杯“兄弟酒”,纵然刘胜利,赖子等兄弟已经失去往日工人阶级的身份,失去了那份往日的温饱保障,但祝大昌面对兄弟们的应邀依旧在所不辞。于蔡红餐馆之中,高举那专属工人阶级的酒杯,一饮下肚,荡气回肠。这只大手,稳稳地端起了山海般的兄弟情谊,在没有光亮的黑夜里点燃了兄弟们的心。
时代在更迭,改革的指令如策马加鞭般抽打着企业家前行,在这场洪流中,无数人淹没其中,又有无数逆风翻盘。祝大昌凭借着多日的实地走访,一次次的“倒栽葱”,终以真诚打动和科长,为临钢拿下上千万的订单,走访途中,无意发现,临钢的职工养老院,当即便想到这些资源都是可以盘活的。归返后,随即便向易国兴提出这个别具一格的想法,缓解了一部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这只大手,牢牢的抓住了时代的尾巴,在百舸争流之前大胆创新,挽救着百年大企的生命。
这只大手向着临钢的工人伸来,向着这座钢的城展开。
作者简介:

周琪薇,黄石第三中学高二(九)班,雏燕文学社成员。一名阳光开朗而积极进取的女孩。即使身如苔花,亦可绽放芳华 。面对困难,她坚持不懈,相信自我。对待生活,她积极向上,敢于挑战。她于微芒中,点亮自己,于暗夜中,照耀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