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山里的外地人
图 文/魏月星(江苏)
在镇江新区的大港,沿长江边连绵起伏十几里地的山坡上,住着不少的外地人。白天森林覆盖着很隐蔽看不到一丝痕迹,一到夜晚山坡上便会发出耀眼孤独的亮光,星星点点。仿似夏日里悬入半空中的荧火虫,虚幻着隐隐绰绰的影子,谁知白云深处有人家?

离我们紫竹苑小区向西不远的地方有一片荒坡山,原是唐家湾大队的采石场。为了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新区政府接上级通知;下令关闭了所有的北山采石场。改造为植树造林,主要是地质原因没能栽活一棵树苗。主要是上面盖了一层薄土,下面全是废弃的渣石料不聚水,最后只能放弃。
由于当地的农民拆迁征用了所有的土地,却抓住了好时机。在薄土上面种了些素菜农植物类的东西,从远处河塘边担运些水来灌溉,根本就是望天收吧!并且家家都搭了简便的放农具棚子。
本地一个姓徐的老头近七十岁左右,中等个子尤其地机灵爱占小便宜;总是搭棚子。经他手搭过的棚子既漂亮而又正规。听人说,“他年轻时当过铁道兵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部队专业学过木匠手艺,搭个棚子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变戏法般的拿手好玩。”但他这个人有坏毛病,连同耙来的荒地一起都变卖。有时大家都觉得他有点意思。
但对我来说,搭棚子简直就是个难事。首先木材铁皮那里取,有的人背地里会偷偷说他坏话,“有点来路不明。”也许他真的就是这样子人。
然而有一天,老徐的棚子里突然地住了一对老俩口,大家都很好奇!男的六十多岁,长满皱纹的黑脸连着络腮胡子像个刺猬型,看上去比他实际年龄还要苍老。女的有五十几岁,操着一口外地听不懂的口音,露出一嘴大黄牙觉得有点恶心,纯粹是农村老妇女邋遢的样子!

另外在他家门口的小路旁,也停放了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车上还装着收来纸箱类似的废品。我们和他闲聊中才得知他花了一千多元钱买的老徐棚子,但价格也并不贵。这次老徐也算真是积了德,凭着良心卖钱啦!
我家的几分菜地就靠近老王的棚子,有时我和他聊天时,从他口中才得知他们老俩口是河南商丘人,来大港收废品已十多年啦!他说,他(姓王)为人还算可以,老实和气人。有时我经常和他唠唠嗑,他自豪地说,“他是他们村唯一的高中毕业生,在老家是做大队会计。”为了孩子的发展把两个儿子带来江苏打工,自己收点废品卖买,也想帮助一下孩子在这里买房定居。
自从老王买下老徐的棚子后,老王算是个聪明人。经他精心修理改造通上了电,煮饭照明基本不成问题。可吃水成了难题!山坡上那有水啊?我想每个人在绝境中;求生的本能是最强烈!可老王有种不服输的精神;无奈之下只能远去河边拉水或靠天下雨,用大桶小盆屋檐下接水,然后挖了个地坑埋下几个大水缸,把水倒入缸里沉淀盖上盖子,这样老俩口就可以吃上了清洁的纯净水。也许是农村人艰苦生活过习惯了,没那么讲究吧!
并且还砍了些乱树棍围了个篱笆小院,种了些瓜果蔬菜也放养了一些鸡鸭鹅类的家禽,他觉得很知足了。每次见到他时一点都不陌生还愿意和人打招呼!并且流露出幸福的笑容。真可谓是“一朝繁华不可招,深山别有杏花村"那种境界与安逸!……
然而幸福的时光迅即飞逝,好长一段时间看不到他们老俩口了,大家都很惦念!一月后,才看见他们夫妻俩,大家都很高兴!并询问老王回家怎么这么长时间?老王愁着脸伤心地说出了小儿子去世了消息,花了八十多万钱在北京医院没瞧好,是直肠癌晚期,没办法!真是人财两空。大家你一言他一语地劝慰他!让他从悲痛中走出,而老王也是个懂礼的人,很是感动并表示谢谢大家的好心!

就在前几天星期天,我去田间经过老王的家棚子时,发现他菜园子里有几个娃叽叽喳喳地嘻闹,二女一男,大约七、八岁左右,小男娃不到四岁。我问老王是谁家的娃,他说“小儿子三个娃”我开玩笑地说,我想把最小的带回家养,小男娃一听立马吓的哇哇大哭起来,老大不吱声;老二却有心计眼睛一闪一闪地说,“别带我弟弟走他也小,要带就带我吧!你家住哪里?”我家就在跟前的紫竹苑小区呀!她说,“好的,今晚我一人和爷爷奶奶睡。”但我有一个小小要求,“必须等我睡着了才能把我抱走,否则别想!”……

作者简介:魏月星,63年出生,江苏镇江新区大港人。爱好诗词,发表过小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