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文/望京
以前遇上新朋友,打个招呼握个手,过去也就过去了。现在见了新朋友,扫一扫,加微信,把电话号码和姓名粘贴给对方,再发个表情包,从此就成了若隐若现的微信朋友。
发表情包很有讲究,遇领导和长者,发抱拳,请多关照;遇平起平坐或同龄人,发握手,意思多联系;遇美女,发个笑脸,表示见到你,我很高兴,当然,要是有别的意思,发个勾指头,对方也不会骂你不正经,说不定还等你呢。
加了微信,大家就成了一个圈里的朋友,有的石沉大海,几年不冒一个泡,说不定他早就把你删了,或放进了黑名单,他在朋友圈发什么,你也看不到。有的成了心系的朋友,帮个小忙或办个小事,也是常事。我在朋友圈经常会看到,有找顺风车的,有求偏方治虫牙的,有寻人的,有推销土特产的,还真有热心人伸出援助之手。
当然,惹事的也不少。加上微信,联系就方便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人和事,会突然蹦出来,干扰到你原本平静的生活,徒增一些烦闹。
记得有一次,在别人的饭局碰上一个领导,说他很喜欢我的文章,许多故事他都感同身受。借着酒劲,我半开玩笑说,怎么不见你给我点赞呢?他说,你有所不知,原来也喜欢朋友圈点赞,有一次刚刚点了,两姨兄弟打来电话,让他给这个朋友说人情,他说跟人家不熟,两姨不信,说:“咱二姑舅看见你刚刚给人家点赞,怎能不熟呢?”他很尴尬,从此不再随便点赞了。
他还说,如果经常给你点赞,有人看出来咱们的关系不一般,说不定就让我给你说事,这几年不像过去了,咱不能难为兄弟你啊。
其实,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网是谁也挣不脱的。所以,坊间戏称官场的游戏规则是,进了班子没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没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进了班子又进圈子,那就是班子中的班子,没进班子又没进圈子,一辈子当孙子。那么,微信朋友圈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呢?我没有什么研究,不敢妄下定义。
有朋友说,不要在微信的朋友圈乱发感叹,我看不一定,人家发发心情好,有啥不可,不要过分,不要骂人,不要低俗就行。也有人说,不要发含有自己信息多的东西,这个也不一定,有好事,想嘚瑟,就嘚瑟呗,不影响别人就好。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传谣,不信谣,绝不发负能量的,也不给负能量的东西点赞。
我有一个同学喜欢在朋友圈点赞。我们毕业后再没有见面,前几年大家费了好大的劲联系上了他,加入同学微信群,也加我为微信朋友,他从来不说话,但天天坚持给大家微信运动点赞。时间长了,彼此习惯,我也很享受。有一天他没有点赞,我有点失落,第二天还没有点,我有点担心,第三天也不点,我就准备问问他,是累了,是病了,还是烦了?第三天,看见他朋友圈发儿子订婚照,原来这老同学是在忙大事了。
微信运动点赞功能真好,上了一万步,朋友们就能看到步数变成红色,就有更多的人给你点赞,个别人就为了点赞的人数多把走路锻炼坚持了下来。人啊,人,就这么虚荣。有个人耍小聪明,老婆去遛狗,他把手机装在狗狗的衣袋里,狗儿小步快跑,当天上了三万多步,第二天四万多步,第三天意外发生了,手机在震动模式上,一个来电狗狗大惊,蹿得无影无踪。最后狗狗是找回来了,手机却丢了。补卡后,看到当天有人微信提醒他,走这么多对膝盖不好,他想这些人就爱瞎操心,那是狗走的又不是我。
我还有两个微信朋友,每天早上八点前按时点赞,这个时间点我往往没有走几步。我问妻子,她说这两个朋友点赞相当于问你早上好。听了这话,我马上也给他们回了个赞,对他们的问候,表示致谢。妻子又说,点赞是换来的,不信你试一试,经过测试,果真如此,马上就有人秒回了。
从此,我开始给几个好朋友每天晚上坚持微信运动点赞,给那些常给我点赞的人点赞,想鼓励他们多走路,多锻炼。结果是,有人马上回赞,有人视而不见,看来妻说的也不全面,有些事是换不来的。
妻子笑我进入更年期了,叨叨这些干嘛,朋友圈点赞,不点赞,与一个人的性格喜好有关。不点不等于不看,点了不等于就看了。她有一个同事说,点赞又不关本,看不看,先点赞,混个好人缘也值。我当然也有同感,朋友圈信息太多,不是谁发的都能看得过来,看见自己感兴趣的先赞,先转发,然后再抽空阅读,如果被别的事一打扰,忘看了也是有的。
昨天,我出乎寻常地走了一万多步,点赞的人也出乎寻常地超过40人。我明白了,这年头,做好自己即可,不要苛求别人,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去求证什么,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顺时而过,什么也证明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