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那点事之二十三
割谷子
文/魏少华 诵/梦锁清秋
当地称水稻为谷子。翘首盼望的谷子,终于成熟了。
收割前,是清晒坝、扫库房,备拌桶、修风车,理撮瓢等各项收割、凉晒工具。家庭主妇们则将专为割谷子收藏的大米拿出来,准备用甑(zeng)子蒸白米干饭慰劳收割谷子的男人们。
黄澄澄的谷穗,低着沉甸甸的头,人人脸上挂着笑意。队长则在田埂转悠,时时摘下一撮谷子用手搓揉、吹开谷壳,察看米粒的饱满度,他心中盘算好先割那块田,后割那块田。
有丰富天文经验的方伯,查看月色天象,选定了晴天开镰的日子,割谷子大战迅即拉开战幕。
队长特批我们两位知青,割谷子时可以任意选择活路干,我俩睡梦中都在笑。

首选割谷子,天不亮第一批下田,月亮出山,天黑透了才收工,有时还要打着火把搞抢收,我们兴奋并劳累着。
处暑前后,是收割谷子、凉晒入库的要紧时刻。方伯说, “处暑有雨甚勘忧,即使有收也难留”。那段时间谷子不晒干最容易长出芽子来,到手的粮食就废了。因此,收割谷子就是与老天爷抢口粮。
割谷子,象打仗。按方伯教我的方法: 两脚叉开如肩宽,左手搂谷把子的手,由里朝外、大拇指朝下握,镰刀从外由里收拢谷把,斜拉下镰,象拉锯子一样用力。我照此操作,悟出了窍门,大拇指朝下,腰不用弯得太低;下镰略轻、中途加力、如拉锯横割,既省力又快捷;将谷把子往身后放更方便,二至三把归齐一束。从早到晚,割了一天谷子,也能“咔嚓、咔嚓”地一路割下去,跟上了第一方队的步伐。

我们想乘机把各种农活都学一手。熟练了割谷子,就一人跟一位师傅去拖拌桶搭(脱粒)谷子。一般四位割谷手后面,跟一架拌桶,两位搭谷手。所谓拌桶,是一个约一米二口径的七十厘米高的方型木桶,口大底小,底部有两道突出的弧型滑轨。四个角有四只把手(耳朵),便于可前、可后地在水田里随割谷手拉拽滑行。
拌桶三方围有一米多高挡粮的围𥱊,我学着师傅,抱一把谷子,在拌桶里安置的象梯步一样的砸格栏上,喊着“”嗨呀,嗨哟”的号子有节奏地摔砸,将谷粒砸脱在拌桶里。开始是重砸一下,再轻抖两下,翻转把子再砸。因砸格栏只够一人砸摔,他下砸时,我抱谷把在旁抖动两次,我砸摔时,他在旁抖动两次。砸摔时,举谷防止朝后过肩,那样可能将谷子甩落身后。两人你上我下,张驰有制,节奏明快,”嘭咚、嘭咚“地象是在为收割的人们擂鼓助威。

肩头硬善挑担的社员,直接到拌捅边往箩筐里装湿谷子,趟稀泥挑往晒坝。晒坝有劳力较弱的社员负责凉晒谷子。小孩子们也在晒坝嘻嘻哈哈地帮忙翻晒谷子。他们赤着一双脚在谷子上有规律地走圈子,脚板擦着地皮走,将干湿谷子铲动翻晒。小脚板生有较厚的茧子,不怕谷粒的芒尖刺扎。
晒干的谷子,先扬谷,又称扬场。我也跟着师傅操起一把长柄撮瓢,撮起谷子向侧后远处空中划半孤形洒出,颗粒饱满的飞落在远处,落于近处的是草叶和瘪谷。扬谷子一般是两人左右分开背靠背站立,侧身撮谷、撒谷,腰、腿、臂用力要协调,洒谷要均匀,才能轻重分开,各落其地。一人撮时,一人洒,此起彼伏,抑扬顿挫,真有一种韵律美。开始扬谷,我也是洒成一团,多练一阵子,也能入行了。

扬谷子,是先将大量的草屑、断穗、瘪粒分离出来,然后再用风车精选一至两遍,才能形成交公粮和分口粮的谷子。看那些谷子,干干净净,粒粒饱满,恰是颗颗金瓜子,散发出黄灿灿的耀眼的光芒。
最饱满的谷子首先用来交公粮,余下的与半瘪粒谷子,用于分配社员的口粮。
分配口粮,是每个社员最关心的大事。大部分粮食是按人头分配的,不管大人、小孩、五保户每个人都有一份基本口粮。另一部分粮食按工分分值补充分配,多劳的可多得。
公粮是留存于公房的库房中的。
那年我们正好住宿在公房,我们睡床背面就是那一大堆公粮。

公粮堆弄得很平顺,会计用一枚一尺见方的凹印,加盖在谷堆各处作记号,印上刻有“金光三队”的阴文。第二天要送公粮了,队长吩嘱说:两位知青小哥,务必看好公粮,别弄丢了,公粮完好无损,每晚一人加2个工分。
到第二天早上醒来,公粮堆突然缺了一角,部分印记消失,谷粒散开一地。
我们大吃一惊,即刻叫来会计和队长察看。队长半认真地追问,不会是你们俩人弄走了谷子吧?
我们昨晚上加固了抵门杠,大门肯定进不来,木栏窗户又完好无损... 队长马上抢过话头说,对呀!外人进不来,还有哪个敢动公粮?我说,难道我们看守公粮,又弄坏印记拿走公粮?
队长说,我可没这么说哟!

这时会计喊起来,这个案子我来破!我们围过去听会计分析。他提着一条老鼠尾巴说,这条断尾是新咬断的,谷堆边沿地上有血迹,谷堆上面隐约有梅花爪印,窗台上散落有几粒谷子...会计见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埋下关子不说,朝我喊道,魏老二泡杯茶来𠮿!
我赶紧泡出一杯老荫茶,恭恭敬敬递到会计手上。
会计领队长察看了全部现场,队长说,还是我们会计眼睛明亮。
我们不明其理。会计说,耗子从窗户进来偷吃谷子,猫跟进来抓耗子吃,弄垮了谷堆,没你们的事。
我松了一口气,赶紧说,队长我们加的工分不会少嘛?队长说,公粮不少,工分就不少!
当天,交公粮装担过完称,公粮一斤不少。
(待续)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华汉俳》《中国联墨缘香》副总编: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接近三千首;配音秀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