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接冬天
文:耿志平(甘肃)

黑龙江和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在还没有到立冬节气的时候下起了雪,穿着厚袍子的牧民,看护着牲畜,神情祥和,他们早已习惯了雪花和寒冷。黑龙江在暴风雪中艰难行进的学生和上班族,看着让人心疼。东北的冬天可不是那么好过的。
文人墨客还在留恋秋天的红叶,秋天的水果,农作物,他们的笔还没有抒发尽对秋天的赞美和眷恋,冬天就迫不急待地来了。与任何人都没有打招呼,真像一个不速之客。著名作家朱成玉说:落叶是疲倦的蝴蝶。蝴蝶疲倦了,何不让它休息?我们没有让它不休息的权利。

寒冷,雪花,萧瑟是北方冬天少不了的符号和标签。晒太阳的人多了起来,人们都陆续包裹在棉服之下。餐桌上蒸红薯,南瓜,小米粥成了早餐的常客。这不起眼的食物养人又养胃。坐在火炉边谈天说地,炉膛里烤土豆烤红薯的味道,还是那么诱人。城里人有了暖气,享受不到这种乐趣了,虽然有空气炸锅,但烤出的红薯和土豆总让人觉着少了点什么,也许是青年和少年时代那种对它们的依恋和焦乎乎的烟火气吧!小区院子里每天都有晒辣椒,萝卜干,柿子干,干白菜的人,虽然超市里啥菜都有,人们还是喜欢像松鼠一样储藏干菜。暖锅里干白菜,干豆角的美味用大鱼大肉都不换。虎皮辣椒,泡萝卜干,咸菜只是偶尔的调配,不像我们小时候咸菜是餐桌上的主角,每家每户腌一大缸,要吃几个月。
南方的冬天依然碧绿,水还是那样的清,天还是那样的蓝。花儿依然灿烂,养着人的眼,调节着你的情绪。
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孩子是遗憾的,他们的世界少了晶莹;少了在冰天雪地打雪仗,堆雪人的乐趣。没有在海南的冬天踏浪,感受温暖的人也是令人遗憾的,就像只看到冬天的萧瑟而没有看到繁花盛开一样。人总是要经历一些考验的。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没什么不好,树木可以蓄积水分,为来年的成长做准备。人也可以回顾一年的收获,反思不足,用饱满的热情拥抱生活,与秋天告别,与逝去的年华告别。

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冬天的到来,更没有哪种能量能阻挡时光的流逝。在有限的生命里,何不把每一个隆冬都当春天一样过?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每一年的每一天都是明媚的。只要心里有光,哪怕在黑夜里前行,依然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秋天走了,冬天来了,我们何不张开臂膀迎接冬天,与冬天来个大大的拥抱,感受不一样的美好。(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被都市头条认证为编辑,成为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