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镇”说增加砝码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专委会成绩斐然
《红岩·重庆评论》2021年第2期发表了时任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现改名“专委会”)院长的万龙生一篇论文《重庆:格律体新诗的重镇》。如今两年多过去了,重庆的格律体新诗诗人们在专委会组织下继续开展多种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创作为格律体新诗大厦添砖加瓦,做出了新的贡献。
今年以来,比较重要的收获可以略举几端:
一、2303年9月18日,重庆市格律体新诗界一干人等,有幸应邀出席影片《火凤重天》首映礼,观影后非常激动,一致认为这是重庆文艺创作的重大收获,就电影而言,该片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重庆军民在日寇大轰炸期间所表现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更具有里程碑意义。回去之后,诗人们仍然情不能已,纷纷以诗篇写下观感。有的禁不住含泪写作,甚至夜不能寐,熬夜苦吟。现将这些作品都为一辑,以谢该片创作人员5年辛勤劳动所获的丰硕,所做的巨大贡献。“华龙网”、“重庆文艺网”、“重庆作家网”、“新文网”庚即推送了这组作品。此外,《火凤重天》的宣传片中,录入了曹建红的《空军坟前的沉思》一诗,也使我们深受鼓舞。
二、2023年10月10日 《綦江日报·南都文化》周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本专委会主任万龙生、副主任曹建红和委员李智镕、周红萍、钱锋歌唱綦江横山美妙风光和避暑生活的诗作和曹建红的一篇文章。编者所用的总标题为《我们用诗歌与横山热恋》。其《编者按》如下:
“横山以平均海拔 1000 米以上的“黄金养生海拔线”,吸引着众多外地人到此避暑纳凉。在这些纳凉者中,有一群诗词爱好者,他们居住 在横山,迎日出送暮色,享受横山美色,他们触景生情,抒发对横山的情感,长歌短吟,留下了许多美好诗篇,表达对横山的热恋。今日,本报 精选部分刊发,以飨读者。”
这是《綦江日报·南都文化》第2次以这种方式推出我们的作品了。这是我们在反映现实生活、为地方经济服务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三、10月23日,一干诗友应余玲之邀,去她所住的伊顿庄园小区欢度重阳佳节。事先得知,皆有备而去。她自任茶博士,品茗谈天之后,即由作者朗诵诗作。下面是所诵诗篇。最先交卷的华渝因故未到,委托苏勤代诵。这些诗作通过网上传播,还引发了线上唱和。此组作品因为立意甚高,各具特色,辑录甫毕,发给华龙网编者,当晚就被《华龙网》《重庆文艺网》全文采用。
持续的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格律体新诗的传播更加广泛,增加了发表渠道。近期,有几处值得一提:
一、重庆市文史馆主办的《重庆艺苑》2023年卷近期出版。其中重要板块《中华诗韵》的《艺苑论坛》栏目发表了远在甘肃的著名诗词家尹贤先生的论文《简述现代的“诗三国”》,大力宣介了格律体新诗的成就,充分评价了专委会成员的创作成就。同时还以《诗歌有韵律 平台写美篇》为题,加前言发表了一大组通过美篇发布的本会的格律体新诗作品,洋洋大观,不啻为一次检阅。
二、四川省诗词协会主办的《诗词四川》2023年第2期(总第34期)出刊,在《白屋遗风》栏目中选发了成渝两地诗人万龙生、晓曲、周琪、曹建红、李智蓉、蔚蓝等的一大组格律体新诗。“白屋遗风”是四川省诗词协会特地推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新诗体栏目。此举是继去年在新都举行的“川渝格律体新诗成果展”之后又一次成果的展示。
三、《诗缘》是重庆一份具有特色的民间诗报,长期以来一贯支持格律体新诗的发展。为纪念其创办30周年,该报拟出版专集,特向本专委会特约包括理论与创作的特辑,将刊登万龙生对格律体新诗的全面介绍和重庆重要格律体新诗人的优秀作品选,为“重庆是格律体新诗重镇”这一论断提供新的证据。
明年2月,专委会就成立五周年了 。以上成绩也算是对此做出的献礼吧。我们将再接再厉,为格律体新诗的发展继续努力,做出应有贡献;为“格律体新诗的重镇”大厦更加坚实的基础。
(曹建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