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65军工兵营部分战友聚会纪实
( 四)参观篇
外地的客人来到淮安旅游,最想去的地方必定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居,这个景点是人们必去瞻仰的打卡地。因为周恩来故居最近在重新装修不对外开放,所以我们就提前预约,安排外地来淮的战友去参观周恩来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占地总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整个馆区由一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组成,馆内藏品数量多达3567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87件/套,2015年10月,被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0月29日上午8:30时,由淮安籍战友开来的6部车辆,到金陵大酒店载着外地来淮聚会的军嫂、老首长和老战友,浩浩荡荡的来到淮安区。车辆沿着翔宇大道在行驶中,40多年前曾经来过淮安接兵的孙玉国、姜兴等老战友,10多年前曾经分别来过淮安旅游的李留义、李原生、李卫星等老战友,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欣赏淮安的高楼大厦、淮安的交通要道,尤其是有轨电车的行驶,让他们大开眼界,惊憾淮安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啊,淮安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全国各地一样,日新月异,几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来到周恩来纪念馆后,老战友们首先集中在位于湖心岛上、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前的主广场上集体合影留念。
上午10时许,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抬阶缓步上行,在周恩来总理汉白玉座像前静默肃立,大家一起向周恩来总理座像三鞠躬,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随后,老战友们参观了“人民总理周恩来”陈列展,大家在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简朴的实物、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前驻定、凝思,认真聆听讲解员小吉的介绍,不时询问有关情况,深情缅怀周恩来总理的光辉一生。

在周恩来纪念馆瞻仰大厅一楼,高挂着用树干雕刻的“公仆”二字,讲解员小吉告诉大家:在淮安人心中,周恩来纪念馆更像是一座精神家园,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一代伟人的革命足迹,更能收获面对真实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中午,淮安籍战友赵中民自掏腰包,在周恩来纪念馆附近的饭店摆了2大桌,丰盛的菜肴、醇香的美酒,让大家大快朵颐。




后排右起:曹富强、李原生、孙录存、李留义、闫亚东、辛跃鹏、郭士光
前排坐者相对应的分别是他们的夫人
外地老首长、老战友在淮期间,我们还挤出2个半天时间,让大家自由活动,自行安排,他们有的会客,有的在本地战友的陪同下,分别参观游览了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河下古镇等名胜古迹和景点,在大运河广场观看夜景,到美食一条街品尝各种地方小吃……
每天清晨,家住金陵大酒店附近的战友还邀约喜欢早起散步的外地战友一起到古淮河湿地公园、东方母爱公园、淮安市樱花园等景区去,一同溜达、一同叙旧、一同游玩,沉浸在晨练的乐趣中。
(五)惜别篇
10月29日晚,也是外地老首长、老战友来淮安聚会的最后一晚,我们淮安籍战友聚会筹备组的几位同志又设宴,盛情庆贺他们的来访,并为外地来淮的战友送行。大家欢聚一堂,热闹非凡,酒宴中,来淮团聚的老首长、老战友们纷纷感慨万分,说他们这次来淮安聚会,又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老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通过短短几天的战友相聚,我们在一起分享着当年青葱岁月时并肩战斗的经历和有趣的故事,彼此之间的心灵得到了相互的温暖。在战友团聚的时刻,我们感受的不仅是欢乐,更是更好的互通,不仅沟通了战友之间的信息,还进一步增强了战友之间的感情。
这次在淮安参加聚会的老战友中,最早入伍的时间是1968年,大多数人是1977年1月参军入伍的,年龄最大的已经接近80高龄,最小的也已超过花甲之年。四五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这些老战友们,把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部队,献给了祖国,他们头上的鬓发有的已经花白,饱经风霜的脸上挂满了皱纹,但是老战友们的心里都十分清楚,有当兵的经历不后悔!


回望军旅,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怎么能忘,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凝结了你我情深意厚的战友情谊,聚会的意义也就在于回味一种老味,让我们平淡简单的生活多一点滋味与温暖。
短短几天的相聚,就是一种缘分,让我们进一步增进了友谊,分别的是战友,不变的是战友情,不管我们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是我们最美的回忆。
老战友们情深意长,来日方长,我们相约,将我们的战友情谊延伸到下一代,惠及子孙。战友战友,亲如兄弟,世代交好,友谊长存,将这种美好延绵久长。

10月30日上午9时,我们在金陵大酒店门前依依惜别。临别时,大家依依不舍,你挥手,我招手,互道珍重、再见,虽然这次聚会时间短暂,但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久违的温暖和激动。告别仪式结束后,由淮安籍战友驾车分别将外地来淮的战友送到各自返城的车站,他们中,除了曹富强和夫人转道泰州、途经上海,闫亚东、郭士光分别携夫人转道扬州作短暂停留外,其余的老首长、老战友都在当日各自返回自己的家中。
下午14:04时,刚刚回到天津家中的老战友刘会标(1977年1月入伍)就发来微信,告知他已顺利到家,并感谢在淮期间老战友们的热情款待,邀请我们有机会到天津相聚。
到晚上18时,来淮安参加联谊活动的老首长、老战友都已先后发来微信,告诉我们已经平安到家的消息,他们纷纷感谢淮安籍的战友们,特别是聚会筹备组的几位战友,热情、周到、细致的安排和盛情款待,特别是在饮食方面费尽心思安排的特色美味,使他们吃到了丰盛可口的饭菜,说我们为这次聚会,不但付出了精力、时间,还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他们纷纷感谢淮安的战友们,诚挚的欢迎我们到他们所在的城市去做客,期待着再次相聚。
驾车来淮的老战友辛跃鹏和夫人一路辛苦,于晚上8时顺利回到河南省洛阳市家中,他不顾旅途劳累,赋诗一首,发到战友群中,现全文抄录如下,以作为此次聚会文章的结束语:
艳阳秋风下淮安,
战友相聚运河畔。
举杯畅饮叙旧情,
笑谈今朝喜开颜。
青葱岁月多坎坷,
白发回首也欣然。
梦里犹听鼙鼓声,
再枕霜寒到张垣。
战友聚会全文共5篇,到此结束。文中有不妥之处,敬请老首长、老战友们见谅!
写于二〇二三年十一月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