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人大常委会突出“三化”
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文/张德云 吕红奎 张琳琳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各级人大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西平县人大常委会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完善平台载体,健全体制机制,织密立体式工作网格,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西平实践。
突出全域化。投资400多万元,高标准构建“1+20+76+296+N”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即在县级层面建设1个人大代表联系处(代表之家),在乡、街道、县直建立20个代表联络站,在行政村、社区建立76个代表联络室,在自然村、居民小区建立296个代表民情联络点,选择若干个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特长的代表建立代表工作室,并依托代表联系站建议若干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构建起“县有家、乡有站、村有室、组有点、代表个人有工作室”点面结合、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的代表活动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同时,织密代表履职网络,按照“代表参与全覆盖、履职区域全覆盖”的目标,建立县、乡、村、组四级代表履职网格,目前全县已形成1个县级网格,19个乡级网格、284个村级网格、2890个组级网格、5394名民情信息员的阶梯式网格模式,实现了“网格全覆盖、沟通零距离”。
体现专业化。为充分发挥代表行业特长,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界、农业农村界、教科文卫界、政法界四个专业代表联络站,将不同行业的代表编组进站,根据各自特点开展活动。同时,在设立财政经济、社会建设、监察和司法三个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农业农村、教科文卫、任免监督、代表联络、综合协调5个专业代表小组,实现了以专业人才凝聚专业活力,以专业优势研究专业问题,以专业形式进行专业监督,充分挖掘人大代表潜能、增强代表活动实效。
加强信息化。投资200多万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西平智慧人大”平台。该平台集代表履职服务、联网监督、电子会务、考核管理、机关智能化办公、融媒宣传“六位一体”,基本涵盖了县级人大全部业务,为人大工作打造了“智慧脑”。投资180多万元为各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和38个村级代表联络室安装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代表“足不出乡”甚至“足不出村”就可以参加学习培训、列席常委会会议、远程议事协商,为代表履职安装了“千里眼”;积极推行“线下+线上”代表履职模式,在代表进站“接诊”、走访群众“巡诊”的基础上,推出代表民情二维码,实现网上“问诊”,代表一人一码,赋码上墙,送码进村(社区),群众扫码即可联系代表反映问题,做到“群众码上说,代表马上办”。开启民情收集“直通车”,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长和民情信息员微信群304个,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逐级上传、第一时间研究解决,做到“人在网中走、声在群中传、事在掌中办”,为代表体察民情布下了“顺风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