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洲杂记
作者:邵百玉
我在深圳居住长达十八年,开始是租住在白石洲。
我还记得房号叫:“南山区白石洲上白石三坊96号”,时间大约是2004年至2012年。房东姓陈,包容大度,和蔼可亲。我们进住的头天,陈房东亲自打扫房屋。平时水管等设施坏了,他也帮忙修理。我们有什么急事,他是闻声而到。这些很普通的事,但一般房东却很难做到,因此,旧事重忆,特别温馨和可亲。
房屋是一栋两层小楼。我们住二楼,做小生意,住一楼是一对青年夫妇,经营房屋租赁。那时我们两家电视机共用一根信号线,出钱不分彼此……好近邻,胜远亲。深圳市是移民城市,大家都有一颗包容的心。
一楼做房屋租赁的大嫂满脸慈善,整天忙碌着,她在白石洲五个村里走街串巷,哪家哪天哪时,有客户要退屋,她和她的同事们都一清二楚。上午有人出门不租,下午就有人进住,没有空房闲置,这与白石洲是黄金地段有关,与租赁大嫂们辛勤劳动有关。白石洲,0.6平方公里的地方,容纳了16万多建设大军。清晨上班几波人,晚上下班几波人,他们的安乐窝,主要靠租赁大嫂们调节运转。
白石洲街小,巷窄,坑坑洼洼的地方多,旮旯死角多。清洁工们很辛苦,扫不到的地方要动手捡,有些街边巷边的石桌石凳很光洁,那是清洁工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六月酷暑天,他们头戴草帽,常常衣衫被汗打湿。我家就住在沙河小学附近小街边,清晨,清洁工的扫帚声变成我的起床号,提醒我们大人早起锻炼、小孩上学。
白石洲饮食业兴隆。早餐时段,街巷里迅速摆出蒸、烹、煮、煎的各种早点和小吃,最多的是汤粉、肉包、馒头、豆皮、豆浆等,为上班族出征送行;晚上,千家酒肆,万家饭庄,为风尘仆仆的下班族接风洗尘。
白石洲人多,赶来献艺的也多。猴子上树、猴子躜火串,小孩老人爱看。魔术,有扑克戏法,变幻千万种;金碗盖银球,不知在不在里头,令人猜想。最感人是盲人小哥二胡独奏,拉得动听处,似百鸟齐鸣,千蜂逐花;拉得伤心处,引得听者悲从中来……总而言之,这里艺人们的舞台,是白石洲人气窗口。
如今的白石洲正进行改造中,全新的白石洲将拔地而起,这里的过去也将成为历史,成为我的一段老记忆。
【作者简介】
邵百玉,生于1942年,湖北黄冈人,196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曾与人合编《文言整体性阅读》一书,中华书局出版。出版世界旅游书两本:《逍遥游》、《逍遥游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