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爸爸.我
济南市莱芜区实验小学 张芳
公元1987年6月,中专考试语文学科作文题目:爷爷.爸爸.我。当时,我是好不容易才通过了中专预选,正式考试对我来说可以说是性命攸关。当时在考场一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顿时感到如同遭受当头一棒,如同晴天霹雳,心中暗暗叫苦:天啊!天欲绝我。我想,对于出题人来讲,他眼中的家庭肯定都是父慈子孝,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可事实是,我已经失去了父亲,爷爷早就和我们娘儿四个分了家,爷爷对我们可以说是不闻不问,我与爸爸、爷爷能有什么故事可写?据我所知,另外一名通过了中专预选的同学更是既没有爸爸,也没有爷爷,不知道她编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可叹出题人多么幼稚可笑,可叹天不佑我。
没办法,没故事也得编出一个故事来。于是,为了应付差事,我编写了一个祖孙三代围绕买电扇发生的思想碰撞,好像是爷爷思想保守,爸爸勉强同意,我态度坚决。整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鬼使神差,菩萨保佑,阿弥陀佛,不知道我编的作文得了多少分?反正是总分达到了中专录取分数。真是苦心人,天不负。
通过这件事,我想说的是,语文学科的老师在出作文题目的时候,能不能照顾各种情况的学生,能够出一个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正常发挥的题目,或者多出几个作文题目,给学生多一种选择余地,因为考作文,无非是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积累,遣词造句的能力,文化底蕴。你总得让学生把肚子里想说的话都倒出来,才能考察出他的语文素质。您说对不对啊?毕竟十年寒窗苦啊,学生们太不容易了。

教师:笔名芳原。又名毛杨。爱好写写文章,投投稿,朗诵,画画,毛笔字,钢笔字,篮球,弹弹琴,剪纸,编织毛线和中国结。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