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10月21日上午,在战友群里向来淮安参加战友联谊会的外地老首长、老战友发出邀请,我们淮安籍1977年1月入伍的部分战友将在10月27日晚6时在老淮安大酒店设宴欢迎来淮聚会的外地战友,并请他们告知来淮的行程、车次和到站时间,好方便我们安排接站。 10月26日下午,李原生战友携夫人先期到达,他是这次战友聚会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又是外地来淮聚会战友的联络人,晚上,我们设宴为他接风,并向他通报了我们的接待方案,征求了他的意见,并询问来淮战友中在淮期间有什么需求?有哪些特别想见到的战友和想去游玩的景点。
10月27日,来淮聚会的老首长、老战友们陆续到达,第一个抵淮的是住在天津的战友闫亚东(1977年1月入伍)夫妻,由陈兆田战友率先驾车到淮安东站迎接,紧接着,老连长李留义、老连指导员孙录存(河南省西平人,1968年入伍)、排长孙玉国(河北省承德市人,1969年入伍,后接任连长)、姜兴(河北省承德市人,1974年入伍,后任连指导员),曹富强(天津市人, 1977年1月入伍)等老首长、老战友先后到站,由淮安籍战友朱惠民、朱亚林、胡传志等人开车迎站,其中朱亚林、胡传志2位战友往返多次接待客人,最后抵淮的是吴作堂战友(河北省唐山市人,1976年入伍)他在晚20:25时到达淮安东站,当即由朱亚林战友直接开车接送到欢迎晚宴的现场——老淮安大酒店。
这次来淮聚会的老首长、老战友中年龄最大的是孙录存指导员,已快80岁了,他在听到聚会的消息后,不顾年事已高,在夫人的陪同下,坚持要来淮安和战友们见面。年龄最小的是郭士光(湖北省武汉市人,1963年生,1977年1月入伍),他和夫人(1968年生,武汉市总工会干部)都是今年刚办理了退休手续,得到消息后,早早在网上订票,由武汉乘车到南京转站,到达淮安。李卫星(北京市人, 1977年1月入伍)因家中有事走不开,本来没有时间来淮聚会,但与战友见面心情之迫切,10月26日临时决定紧急买票来到淮安。
在外地的老首长、老战友们先后到达我们早已联系好的住地——金陵大酒店期间,我们淮安籍的部分战友早已聚集在宾馆大厅,渴望与老首长和战友们早一点相见。老战友们相聚在一起,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我们曾经并肩作战,一起经历过生死考验,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相聚,圆了我们多年来的梦想,我们期待着听到彼此的声音,看到彼此的笑容。老战友们相聚的时刻终于到来。大家兴高采烈地相聚在一起,互相拥抱,互相问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
那个年轻的时光。
辛跃鹏(河南省洛阳市人,1977年1月入伍)在临出发的前2天,即兴写了4篇小文章,记述当兵年代的趣事、感想,受到了大家的欢迎,10月27日早晨8时许,他和夫人从洛阳开车出发,到17:50时才安全抵达宾馆,待他们稍事整理后,大家在宾馆大厅集中,步行穿过淮安市樱花园,来到老淮安大酒店。当天晚上,我们近30人围坐一堂,欢迎宴会由我主持,在简单的几句开场白后,陈兆田、李留义、曹富强等战友先后讲话,大家在一起畅叙友情,回忆当年在部队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最后我提议:酒也好,水也罢,最重要的是开心,让我们共同举杯,为我们的难得相聚,为我们的家庭幸福,为我们的友谊长存,干杯!

图为1977年1月年新兵连一排一班战友在张家口市的留影

图为这次战友聚会时,当年新兵连一排一班战友留影。右起分别为陈兆田、李卫星、刘庆文、薜爱国、闫亚东、杨金柱。



(三)欢聚篇
10月28日中午,按照原定计划,我们在淮扬府大酒店举行联谊活动。
对于这次定在淮安的战友聚会,我们实行的是自愿参加的形式,由于各个战友的家庭条件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想法,但是大多数人都觉得,随着我们的年龄渐渐老去,能够团聚见面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毕竟战友情,是一生一世的情谊。难忘军营生活的艰苦岁月,最珍贵的是战友情谊。
早晨8时不到,就有住在本地的战友赶到金陵大酒店,急着和老首长、老战友们见面,叙谈、共同追忆、怀念昔日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互相询问别后的工作、生活、家庭情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今天,淮扬府大酒店因各地老首长、老战友的到来而显得蓬荜生辉,进入酒店大门的大屏上悬挂着“热烈欢迎原65军工兵营部分战友相聚淮安”的大幅标语,很多老战友在标语前拍照留影。
联谊会场设在酒店5楼大餐厅,墙上悬挂着“原65军工兵营部分战友相聚淮安再续友情”的大幅标语。餐叙开始前,是照相留念,先是集体合影,然后是外地来淮的战友、一个连队的战友、一起入伍的战友、一个班的战友、熟悉的战友、感情特别深的战友分别聚在一起合影留念。还是当年那群人,还是和当年在部队时一样那么亲,曾经青涩懵懂的青年,如今都已人到中老年,青丝变白发。我在1977年1月刚入伍时的新兵连一排一班10个人,班长程新奎于2021年7月1日不幸因病去世,其余9名新兵中,除了邓向东(现名邓勇,北京市人,曾任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长,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还未退休,不能到场外,有7名老战友参加聚会,其中有1位战友因身体原因抱恙提前到宾馆会见老战友,还有1位战友还带来了新兵班时的合影。老战友们团聚在一起,重温40多年来的战友情谊,有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这一刻,每一个人都能深深地感受到:战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始终未曾消减分毫。老战友们欢聚的场景温馨感人,令人难忘!
宴会开始,5张餐桌上坐满了来自七个省(市)、十多个地区的老战友,我首先向战友们介绍了来淮团聚的部分老首长和军嫂,并代表我们淮安籍的战友对她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紧接着,陈兆田代表淮安籍战友致欢迎辞,孙玉国连长代表外地来淮的老战友讲话。战友情深、情深战友,40多年过去了,今天中午总算如愿以偿,大家热情相拥,共同举杯,开始了畅饮畅谈的环节。虽然大多数战友早已过了花甲之年,有的已经超出古稀奔8了,但是友谊这条大河波浪宽,感情是人类永远的主题。在酒宴中,没有境遇好坏、职位高低之分,在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战友、亲如兄弟的关系,满桌的佳肴、香醇的美酒成了大家畅谈叙旧的陪衬,不知不觉中,两箱白酒被喝个精光。
战友联谊会上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为了给宴会助兴,曹富强、姜兴、吴作堂等战友都先后登台作即兴讲话,接着,大家争先恐后的上台展示自己的拿手节目,有天津快板、独唱、合唱、舞蹈等即兴表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展现了各位老战友们的多才多艺。来自河南省的李留义老连长的夫人白大姐虽然古稀早过,但也巾帼不让须眉,2次登台,分别演唱了一段河南豫剧和一段河南梆子,赢得了全场一阵阵掌声,在全场热烈高昂的气氛中,第3箱白酒也全干了。
下午,是自由活动的时间。老战友们分别和自己比较熟悉的战友,分门别类,互相在一起叙旧,再续友谊。来自河北省唐山市的战友吴作堂和来自天津市的战友曹富强在朱亚林战友的陪同下,驱车看望了因病不能参加联谊活动的曾在一个班待过的一位战友,孙家明还邀请曾经睡在一个铺上的战友辛跃鹏等外地来淮团聚的战友,在一起共进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