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欲游黄龙岛不遂而作
文/老骥
海上黄龙风物好,未能携友登高。天边遥睇见纤毫。无穷悵望意,何处踏金鰲。
忆昔悠村谈笑日,平生意气雄豪。圣贤事业积辛劳。风雲虽尚在,今已等鸿毛。
过南山月牙湾
文/老骥
倚坐把茶时
斜阳照半池
游心方郁郁
归意独迟迟
长啸孙登曲
髙吟李白诗
胸中壮志在
虽老亦雄驰
过南山金刚嘴岩
文/老骥
亭午行人一亇无
南山老树已萧疏
随时林下落黄叶
何处山中有野庐
世上人多忘昔日
梦中谁尚忆当初
自云雨露遍天下
魏阙丝纶不易除
过南山老路弯
文/老骥
南山旧行惯
独自坐岩台
黄叶萧萧落
秋风策策来
孤吟心亦足
高蹈志能开
琴声欸乃曲
翠绿远尘埃
题《伯夷列传》后
文/老骥
夫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其父死,互让国而遁,高义之士也。西适周,逢西伯卒,武王适载木主而东伐紂。伯夷、叔齐扣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不听,遂灭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以食之。及饿且死,其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以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哀矣。”遂饿死首阳山。
或曰:伯夷叔齐乃节义之髙士也。虽饿而死,然晖映千古,可谓不朽者也!于是乎开“洁身自好”之一路;后世遂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壮语。屈原、苏武、方孝孺之辈,皆其类也。或曰:大化之运,天亲有德,湯武革命,应天顺人。伯夷叔齐抱残守缺,非通达之士也。于是乎开“弃暗投明”之一路;后世遂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之智语。李斯、桑维翰、秦桧、洪承畴、吴三桂之流,皆其类也。
嗟夫!古人云“雲从龙,风从虎。”人之居心之善恶,从事之正邪,皆禀于天赋,虽圣人不能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