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数字六相关的文史常识《临清头条》总第233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述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古典文学知识之最
解读《诗经》六义
文/韩积蕊(山东)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孔子曾经删定《诗经》,汉代毛亨所传。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简称“诗三百”。《诗经》的第一篇作品为《国风·周南·关雎》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所谓风、雅、颂,是指《诗经》按音乐划分的三个类别和题材。“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分大雅、小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
所谓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1、“赋”是铺陈、排比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
赋即直接陈述,直描情状,直抒胸臆,直写人物,直叙事件,直写景物。就是告诉我们“是什么”的问题。
诗经中的《七月》,全篇用赋,没有用比兴。诗叙述的是这位农奴一年到头忙碌的劳动和恶劣的生活条件,表现对奴隶主的剥削压迫的不满。原诗第一章这样写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 ]古代簧管乐器,喻风声)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赶来吃酒食十分高兴。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陕西邠县一带)的奴隶所做的诗歌。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这首诗按时序叙事,很象是一首农历诗。第一章总括全诗,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全篇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类似这种写法称为赋。相当于今天的排比修辞手法。

2、“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比的广泛运用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传神,表达的情感也更加含蓄蕴藉。
《魏风·硕鼠》用硕鼠的形象来整体隐喻靠贪得无厌地剥削劳动者而养尊处优、长得油光水滑脑满肠肥的统治者,生动形象而又委婉巧妙地表达了被剥削者的愤恨情绪。
《国风·魏风·硕鼠》原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硕鼠》诗纯用比体。这是一首农民反抗奴隶主残酷剥削的诗。农民负担重,无法忍受,因而发出对统治阶级残酷剥削的愤怒和控拆,并以大家所憎恶的“大老鼠”比喻他们,十分形象而贴切地揭露了他们贪得无厌的丑恶本质。同时发誓要摆脱剥削者,去寻找没有剥削的理想“乐土”。

3.“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我们常用的象征修辞方法。就是触景生情,因物起兴。即是借助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描写,如鸟兽草木,风云雨雪,日月星辰等,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地主要形象化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譬如《国风·郑风·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是运用兴要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风雨》原文: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风雨交加冷凄凄,鸡儿寻伴鸣叽叽。终于看见君子归,烦乱心绪怎不息?
风狂雨骤声潇潇,鸡儿寻伴声胶胶。终于看见君子归,相思之病怎不消?
风雨连连天昏濛,鸡儿报晓鸣不停。终于看见君子归,心里怎能不高兴?
《郑风·风雨》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写一位女子与久别的丈夫(或情人)重逢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十二字。此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吟咏,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使表情达意更为充分,诗味更为深长。清代文学家方玉润《诗经原始》一书评论“此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秋绝调。”
总之,《诗经》赋比兴写作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后世的民歌影响巨大。后代文人倡导的“风雅”“比兴”精神,实质也就是《诗经》的面向现实的精神。比,就是比喻,比拟;兴,就是开头先写别的事物。其中的比兴手法,楚辞《离骚》里屈原就用了大量比兴手法,写香花香草、美玉凤凰等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品质。汉代的许多五言古诗都用了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是用比兴开头,引出主题,然后用“赋”的手法叙事。现代的《刘三姐》里的民歌,陕北的信天游“大红公鸡四眉子狗,妹子泼了性命跟哥哥走”等,比兴手法处处可见。现代散文写作中更是常常用之。譬如:老酒最醇,老伴最亲。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走。树老根先死,人老足先衰。“赋”是“直言其事”也就是叙事,民歌多用之。赋的要求一是要交待清楚,明白;二是要讲究曲折、起伏,不能平淡如水,没有诗味;三是要有主线,尤其是叙事诗。所以说《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拓展阅读】
与数字六有关的文史知识
1.六经指的是《诗经》《书经》《礼记》《易经》《乐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2.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亦称君子六艺,属于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3.造字六书:指的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指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4.诗经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5.古代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6.六亲:六亲指血缘关系很近的人,指父、母、兄、弟、妻子、子女。
7.古代婚嫁三茶六礼: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同房时的“合茶”。另一种说法还有,即第一道百果;第二道莲子、枣子;第三道才是茶。古代婚嫁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项。
8.六朝:六朝是孙吴、东晋、刘宋、齐、梁、陈六朝。六朝(222年–589年),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这六个朝代的共同点是都建都于南京,因此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记载了这六个朝代,故而得名。
9.六畜兴旺:六畜兴旺指的是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畜
10.苏门六学士,亦称苏门六君子。分别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zhì ],他们都是苏轼门下弟子。
11。六甲:古代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依次相配成六十组干支;其中起头是“甲”的有六组;故称六甲。人们常称怀孕为身怀六甲。传说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个甲日,是上天创造万物的日子,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
12、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
13.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八荒: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上古传说大地分九州,中原繁华之地为中州,其他八州地处荒原,合称八荒。荒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14、三姑六婆: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稳婆就是接生婆。
15、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农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

与“六”有关的成语:
1、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2、六道轮回: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3、六月飞霜:旧时比喻有冤狱。普通人积累的愤怒,老天都看不下去,在六月飞起了霜雪。
4、六亲不认: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


【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宣传部理论讲堂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文学平台主编。编撰六部书稿,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