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风
文/李茉
“那南风送来清凉,那夜莺啼声细唱,拥抱着花一样的梦,拥抱着夜来香,吻着夜来香。”这首歌词的灵感,我严重怀疑是不是来自于词作者兜风的感觉。
一如今晚,已是三伏天,潮湿的空气粘在身上照例是黏黏糊糊的,汗水钻出毛孔,本打算乘风飞翔,却不想被按在皮肤上不得动弹,一使着急便凝结成一颗颗带着咸味的汗珠,顺着脖子肆意妄为地流下来,于是衣服便亲昵地贴在身上,被汗水洇湿了一大块,干后,便化成一块不知哪国的地图。
这样的夜晚,注定是不能待在家里的,那会使人更加烦躁,烦躁到想发火。
这样的夜晚,兜风是最好的选择,潮湿的风也能带走汗水,也会送来一片清凉。坐在小霞的小三轮车上,铺上一张报纸在车厢里,脱掉鞋子,盘腿而坐是最舒适的姿势,既稳又踏实,老僧入定一般。
车速不快,风便是柔和的,几缕不听话的头发在夜风中飞舞,它们是那么地不甘寂寞,是那么地想摆脱发夹的束缚,舞出不一样的人生。罢了,已是夜晚,就让它们放纵一回吧,摘掉发夹,把长发悉数放下,便有更多的头发加入狂欢的队伍,群魔乱舞,章鱼一般伸向各个方向,拂得脸痒痒的,用手怎么都挥不去,有几根还非常固执地贴在脸上,刚扒下来就又贴上去,誓把亲密进行到底。
小城的夜晚并不是很喧闹,越往城边越安静,许是这里居民较少吧,偶尔才见一两个行人。等红绿灯的时候,另一辆三轮车停在后面,司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姐,车厢里坐着的是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男性,我便调侃,我跟那老兄一个待遇了。小霞和乔乔回头看看,都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带着周围的空气在震动,满是欢快的味道。是的,就是欢快,这种欢快也久违的了,两点一线的生活,令人精神匮乏,回到家里便陷在空虚里不能自拔,手机短视频一个个划走,却不知所云;阳台的花已盆土干裂却提不起精神浇花,似乎只想安静一会儿,然而已经够安静了却还想更安静点,原来,不静的不是环境而是心境。
下班的时候就跟办公室的小朋友们说我要去放松会儿,到底怎样放松,心里其实是一点谱也没有,直到坐上小三轮车,直到小三轮车开动,直到清凉却不爽快的风带走头发里的汗水,才恍然大悟,这种没有目的地的前行,就是放松。一直往前走,不知哪里是尽头;一直往前走,不知道所为何求;一直往前走,只为了向前走。电影《追捕》里的经典台词“一直朝前走,不要向两边看,你会融化在蓝天里。”跟坐着小三轮车兜风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直朝前走,往两边看看,你会融化在夜风里。”
夜晚很少出门,并不知道夏天的夜有如此的包容性:散步的、跳舞的、打球的、唱歌的、直播的乃至敲大鼓的都有,只要不是在居民区,只要不扰民,人们尽可以享受夜晚带来的闲适与清凉。
夜晚兜风是有讲究的,开车绝计找不到感觉,除非敞篷车,然而汽车的速度也是不合适的,稍快一点就可能吹感冒,那就得不偿失了。最具优势的,还是电动小三轮车,敞篷的、速度不快、可随时停车、一辆车上坐两三个人不成问题,偶尔因为道路不平而引起的颠簸势必会引起一阵笑,揉揉颠疼的地方继续前行,勇往直前。
兜风是不往人多的地方去的,那样就扰了清静,因此环城路就成了最好的路线,来来往往的汽车居多,偶尔一两辆电瓶车驶过,反正谁也不认识谁,谁也看不清谁(因着我视力不好,我看不清便觉得大家都看不清,与聋子说话声音大同理),高歌一曲也未偿不可。小霞听我唱歌,扭头笑着说“现在我要是把你盘腿坐在三轮车里唱歌的画面录下来给你发到网上去,你得火了。”火不火的吧,我倒是真想买一辆小三轮车开着去上班,当我的小三轮车驶进单位大门的时候,我感觉那简直不要太拉风(也许是社死,不过对于一个不属于薄脸皮的人来说,还真不太有所谓)。知音的心总是相通的,此想法跟江南一说,江南表示完全没问题,她已经开过三轮车去上班了,这样一说,我觉得更加可行。
小三轮车载着我们优哉悠哉地晃,从西环到北环再到东环,温柔的夜风里,一切都显得那么柔和,路灯的光是柔柔的黄色,偶尔路过的大货车也不像白天那样风驰电掣般地呼啸而过,速度似乎慢了许多,司机师傅把车窗摇下来,也在吹着这清凉而柔和的夏夜的风。
一辈子那么长,何必急急向前?许久以来,我们都在拼命奔跑,主动的、被动的,甚至被裹挟着脚不沾地儿地跑,偶尔停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让夜风吹走疲惫的汗水,才发现,为了所得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一路兜风,却悟出得失,虽已半百,为时未晚,虽非大彻大悟,也算菩提树下一过了。
夏夜的风,潮潮的、柔柔的,吹进了梦乡。
人生还是很美好的,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