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生活习惯
冯家才
我每次吃完稀饭都要用馍将碗内的剩余饭粒擦干净,整个碗就象用水洗过一样。我这个习惯己保持有五十多年了。
说起这个习惯还有一段故事呢。
那是一九六七年,我当时八岁,每年到冬季的时候,农闲时间我的姨哥都要来我家玩一段时间。每当姨哥来的曰子,母亲都要做些好吃的饭,例如,菜合子,煎饼,麻什,浇汤面等。父亲从县城休假也会割几斤猪肉,母亲把生产队分的仅有的几斤小米也会拿出来熬成稀饭。
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全家人及姨哥正在吃早饭,突然我的好朋友小河在门口大声喊到,家才,快出来到门上打四角板,我一听答应了一声,好。连忙三打五除二把碗内的小米饭吃完,拿上四角板飞也似地跑了出去。
四角板是我们过去小孩子玩耍的一种工具。一般用废书废纸叠成。废书皮和牛皮纸做的最好,结实好用,一般耍的方法是,一人用自己的四角板煽打另外一个人的四角板,如果对方的四角板翻个面,就祘你赢了。玩耍起来非常有趣,不要大的场地,只要有一块平地就能玩耍。
过了一会儿,我和小河玩的正高兴时,突然,我哥大喊一声,家才,快回家,你爸叫你有事。
我连忙跑进家门,只见饭桌上摆着两个饭碗,一个是姨哥吃的干干净净的碗(因为姨哥每一次吃完饭都用馍把碗内的剩余饭粒擦干净)一个是我吃过的饭碗,碗内还剩余许多饭粒。
父亲在饭桌傍边坐着,面带怒色,十分生气的样子。我小心翼翼地问,父亲,什么事?父亲指着我的碗大声地说,这是你吃过饭的碗,碗内还有这么多的饭粒,你再看一下你姨哥吃过饭的碗干干净净,就象水洗过的一样。我和两个碗进行比较,连忙低下了头。呆呆地站在桌傍。父亲接着说,古人说,锄禾日当午,汗水滴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说明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你小小年纪就这样浪费粮食,长大以后还不是个败家子?父亲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我还是苐一次看到父亲发这么大的脾气,我心里想,不就是一点饭粒吗?值得发这么大的脾气?谁知心里是这样想的,一不小心,嘴就嘟囔出来了,父亲一听更火了,他抓起墙边的小木棍就向我打来,我连忙向傍边闪了一下,父亲说,小小年纪还管不下了?
这时母亲把锅案刚收拾完毕从里屋出来,看到这个情景,连忙对我说,家才到里屋来,我一听母亲叫我象见到救星似的,一下子扑到母亲的怀抱,哇,的大声哭了起来,母亲把我拉到里屋,我哭的更厉害了,一边哭一边说,我每天早晨拣柴,中午拉风厢烧锅,晚上给我爷烧火炕,就连路对面我三婆都说咱家把我当女孩用,母亲一边哄我,一边听我说,当听到三婆说把我当女孩子用一天来干活,母亲扑哧笑了,她说,咱家就你小,你姐你哥到生产队劳动,指望不上,把你不当女孩用把谁当女孩用来干活,(那个时候农村家里拉风厢烧锅,晚上烧火炕都是女孩干的事,男孩一般不干这些事)接着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象你这样大的年令,正是民国十八年馑的时候。
咱们这里三年大旱,三年六料无收成,我和你外婆,外爷一家大人小孩都到甘肃去逃难。我们住的是土窑洞。大人白天给人家挖地干活,人家不给钱,只给些粗面粉,我们这些小孩就到山坡地去挖野菜,吃的水从小山沟里挑的,山沟里的水到处漂着柴禾,树叶,羊粪蛋,每次挑水前都要用手把这些拨去才能挑水。到了晚上你外婆就把粗面和野菜揉在一起来蒸馍,蒸的馍又黑又硬,难吃极了,但是为了活命,每个人只有挣扎着往下咽,如果不吃随时都会被饿死,三年时间生活真是苦到了极点,无法叫人说。
现在生活好了,你不知道珍惜粮食,吃过的饭碗就象鸡琢食一样,剩了多少米粒,真是没有挨过饿,叫你挨一次饿,你就再也不敢糟蹋粮食了。
母亲边说边开导我,我的心也平静多了,扺触的情绪也慢慢消散了。我对母亲说,我今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每次吃过稀饭后和姨哥一样,用馍把碗擦干净。这时,母亲说你快出去和小河打四角板去,你看小河还在门口等着呢。我拿起四角板又和小河在门前玩耍起来了。
从这件事以后,我每次吃稀饭后都用馍把碗内的米粒擦的干干净净,直到今天我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有时我和许多人在一起吃饭,我看到有的人也和我一样,吃过饭后把碗也擦的很干净,这不仅节约了粮食,避免了浪费,这个习惯也反映了一个人良好的美德。
作者简介
冯家才,兴平市南位镇定周村人,曾在兴平市商业系统工作,热爱生活,爱好文学,现《槐花书院》会员,编写《兴平县商业志》曾在《微视兴平》、《醉美新兴平》、《风尚兴平》、《长安文苑》、《槐里书苑》、《陕西法制网》、《中华冯氏网》、《兴平文旅》等平台发表过多篇文章,同时《腾讯网》、《百度网》、《搜狐网》、《新浪新闻网》等各种媒体转载过多篇文章。在各种媒体发表文章计20万字。
编辑:叶子 莹心
美编:惜缘
文字审核:惠玲玲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图标制作:旭晓霞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胡兴民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主编兼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赵芳香
总编 铃龙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王东海(河北)(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槐丙让(河北)(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