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石家庄
文/童双勋

石家庄是我老伴的娘家。2018年秋季,我老岳父去世三周年,我和老伴回石家庄祭奠。之后,几次想去石家庄看看年迈的老岳母,都因疫情防控未能动身。老伴在石家庄的弟弟妹妹时常来电话告知老岳母身体情况,安慰我们待疫情过后再到石家庄团聚。
石家庄市是随着近代铁路的开通而崛起的新兴城市,人口多,人居密度大。过去,因钢厂、焦化厂等污染严重,城市交通拥挤,整天雾蒙蒙的。近年来,随着大型污染企业相继迁出和地铁、立交桥的建成,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一跃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并续评如愿,创建再上新台阶,让人刮目相看。

今年中秋、国庆节期间,我和老伴时隔五年又回到石家庄时,映入眼前的一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石家庄变了,真的变美了!舒适的人文环境使人对这座城市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意和留恋之感:
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在解放广场,矗立的“胜利之城”雕塑和“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在阳光照耀下雄伟夺目,引人入胜。石家庄解放纪念馆是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和国防教育场所,参观者络绎不绝。特别是节假日,许多家长带领孩子前来接受教育。石家庄电视、广播、报纸和各种橱窗宣传到位,纪念活动形式多样,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熏陶。

抗污治霾,综合整治都市圈。实施老旧社区改造和“网络化”管理、城管疏堵结合、“问计于民”等,整顿市容市貌,改善了人居环境。走在大街小巷,过去违章乱建的建筑物或乱摆摊设点的商铺被清除了,整修后的街道整齐划一;老旧社区改造落实到位,使“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方案落到实处。
地铁的运行,是这座城市现代化的标识。截至2023年4月,石家庄地铁一至三号线全线运营,里程总长约76公里,设车站60座,地铁网单日最高客运量达65万多人次,给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今,地铁四至六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立交桥四通八达,设计布局合理有序。近年来,石家庄市政建设长远规划、整体推进。立交桥、盘旋桥密布,从根本上缓解了市区的交通压力。
绿化美化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市区中心道路绿化带及街道两侧摆放的花卉布置优美,形象各异,彰显了花艺工匠的优美设计和精心养护。立交桥两侧的花盆鲜花带生机盎然,桥柱上也绕挂绿萝及鲜花群,使城市处处绿色再现。新建的生态公园特色凸显,吸引着人们休闲娱乐,享受低碳生活。石家庄坚持每年在人民广场举办金秋菊展,今年已是第十八届。用美丽多姿的花展祝福祖国繁荣富强,展现石家庄园林建设理念与成就,吸引人们观赏留影,真是富具特色,催人奋进。

人民至上,改革成果全民所享。新建居民住宅楼群之间都规划建有小花园、中小型休闲公园或十分钟健身圈,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场和各类健身器械配套齐全。许多社区还开办了惠民就餐服务中心,解决了孤寡老人和居民就近就餐的需求。2021年12月至今,石家庄将每周四作为“公交绿色出行日”,市民免费乘坐全市246条公交线路。
上述行之有效的利民举措,彰显了石家庄经济腾飞带来的红利和全国文明城市的风采。办实事,惠民心,人们对政府工作职能的转变给予高度赞誉!我和老伴每次回石家庄,都乐意浏览观赏新变化。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使我这个久别重逢的女婿也情不自禁地为之拍手叫好!正如全域宣传广告语所言:“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祝福石家庄!赞美石家庄——我的第二故乡!
2023.11.3



作者简介
童双勋,笔名里劝,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杨家沟人。1952年出生,1972年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大专学历,副团职务,中校军衔。1997年转业,先后任助理调研员兼办公室主任,宁夏邮政报总编辑等职,2013年退休。高级政工师、主任编辑职称。编著有《公文写作与公文规范处理讲座》《童双勋工作研究文章选》《宁夏邮政报评论员文章汇编》《我的人生旅途》《童言劝语》等。《扶风县军事志》《天南地北扶风人》《青铜峡军事志》《吴忠邮电志》等丛书收录其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