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尔吉阴坡看南山渠凌空飞渡
作者/ 冷全祥 霍德 刘琦

为了探索南山渠“一号倒虹吸”的险奇景观,2023年10月25日上午,在落叶缤纷的晚秋,我和霍德及南山渠管理所的罗占伟副所长、司机李吾林一同踏上了南山渠“一号倒虹吸”莫尔吉阴坡的探险之旅。

记得第一次观摩南山渠时天公不作美,遇上了阴天,南山渠路上有点湿滑,所以我们只观赏了南山渠入水口、二号渡槽、三条沟倒虹吸三个景观,剩下的陡峭险峻的景观留待以后观摩。翘首以盼了多天以后,我们一行四人终于第二次踏上了南山渠之旅,这次的确属于探险之旅,我和霍德满怀期待,乘坐南山渠的一辆攀爬能力卓越的现代车,向着巴燕莫尔吉方向呼啸而去,陪同我们的有南山渠管理所副所长罗占伟、司机李吾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我们很快到达了莫尔吉阴坡。

莫尔吉阴坡正是南山渠“一号倒虹吸”的出水口,海拔近3000米,垂直高度约120米左右,倒虹吸的直线跨度约150米左右,倒虹吸曲线长度约550米左右;莫尔吉峡谷的北侧石山是倒虹吸的“入水口”,倒虹吸“入水口”比“出水口”高3.5米,正是这个高度不同的压力差导致水的流动,峡谷北坡石山的陡度达70度左右,由于人身安全无法保障,所以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不知当年的建设者是如何在垂直高度达120米的悬崖上引水出隧洞的,水流从盘岩渠蜿蜒前行一段后,又猛地一头扎进倒虹吸向南流去,奇迹啊!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便是英雄的南山渠建设者们。我们一行沿着莫尔吉阴坡陡峻的乡野小路盘旋而上,这儿的道路崎岖不平,现代车在颠簸中前行,在拐弯最陡峭的地方吓得我不敢望向窗外,车辆似乎在半空淡云中行走,令人有点眩晕,一些杂念掠过心头,万一掉下去,也是最好的杂碎。好在现代车的攀爬能力卓越,司机李吾林车技一流,我们一路顺利抵达了莫尔吉阴坡倒虹吸出水口。

忽然觉得湟源车技最好的人物该是湟海渠、南山渠的司机了,常年走险路,胆大而心细,车至危险处,车内往往鸦雀无声。在攀爬莫尔吉阴坡山路过程中,听到了一些趣事,许多当年省市领导参观南山渠时,省市司机的车开到莫尔吉阴坡陡处,便开始踟蹰不前,有的埋怨路不好,有的抱怨坡太陡,有的打退堂鼓,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可理解的啊!

莫尔吉阴坡倒虹吸出水口离地面约120米左右,接近山顶一带,为何要在山顶一带修盘山渠呢?我想是为了扩大农田浇灌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缘故。倒虹吸出水口颇具规模和气势,这儿的出水平台该是参观南山渠陡峭凶险程度的最佳之地,高峡出平湖,人工筑天河,这儿的南山渠宽3.2米、渠深1.9米,颇为大气,夏季水势定为汹涌,如此高度建人工天河,当年的建设者定是付出了极大的艰苦和智慧。从这儿开始南山渠盘岩前行,不远处从一座石山边缘盘岩而过,当年的建设者们硬是将石质山头靠炸药雷管、肩扛手抬、锤凿钎撬的办法削平。由于南山渠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碰撞抬升的地质大断裂带,片状块状的石质极不稳定,容易发生碎石掉落现象。在南山渠盘岩蜿蜒前行的数公里内建设者们不知道靠炸药雷管、肩扛手抬、锤凿钎撬的土办法削平了多少山头,又不知道在许多易掉落碎石的地方给南山渠铺上了多少水泥防护盖板。

从南山渠一号倒虹吸到三号倒虹吸的途中我们经过了塔湾地区托思胡、后庄、红土湾等村落;田野里一片秋草黄、大雁南归忙,旷野里飘逸着一些来自东方的祥云紫气,秋收后安逸的村落隐没于群山环绕的宁静之中,这片福地山丘环绕,中间洼地便是黎民栖息繁衍之所,所以叫塔湾,在这方土地上,我嗅到了家园和根的味道,还有人间烟火的气息;在这儿苦苦甜甜的是生活,说说笑笑的是快乐,起起落落的是人生,这里土壤墒情极好,土地肥沃,黎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这儿的秋日是层林尽染,红黄相间的迷人景色,颇有大漠孤烟直和长河落日圆的气象。

南山渠盘旋穿梭于高山石峡中,陡峭凶险异常,建设难度大,消耗资源多,工程时间长,因此,我们认为南山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距离最长的盘岩渠。

南山渠精神启迪世人:一切伟大皆由双手创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