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片多彩的地方
图 文/ 耿志平(甘肃)

森林莽莽的子午岭,我说不清楚来这里究竟多少次了。
秋风让树叶在空中飞舞,红的,黄的,绿的。树下像铺了厚厚的地毯,走上去软软的,沙沙作响。
碗口粗的松树被修剪的笔直,砍掉的树枝堆成一摞懒散地躺在地下,没有了往日的生机。
野生连翘孤零零地枝头挺立,个头比家种的小了很多,叶子已经掉光了。不知道为什么它都长在山崖边?难道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采摘?

野山杏树光秃秃的,枝条肆意生长着,看起来深沉,落寞,粗糙的树皮就像长年累月干体力活的劳动者的手,失去了柔软和细腻。
白桦树特立独行,在树丛中格外引人注意,成片的白桦林让我想起了《白桦林中的哨所》这部三十多年前看过的电视剧。摸着桦树皮,那些用它生火做饭的场景又回到眼前,火光伴着黑烟,那是浓浓的烟火气。
橡树的叶子格外硬挺,不规则的形状看起来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又比它多了些棱角,红黄色的叶片也装点着大山深处的秋天,如果山里少了它,肯定会少一种色彩和韵味。树下一个橡树籽都没有,不知被松鼠,野猪和小鸟吃掉了,还是没有结果实?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到深秋时节,母亲就和林场里的几位阿姨来山上捡橡树籽,把它粉碎和麸皮还有冬瓜壳或者玉米粒混在一起,就是很好的猪饲料,每年都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土猪肉。我并不知道捡橡树籽的劳累,会傻呵呵地用它来玩,那光滑的外壳和椭圆形的样子,实在让小朋友喜欢。可惜,今天一个也没有碰到。

层层叠叠的山也许没有名字,落叶乔木和灌木许多我似曾相识,却叫不出名字。野山楂的果实早已不见了踪影。青松和翠柏绝大多数都是林一代和林二代栽植的,不知道有多少年头。如今欣赏美景的我们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深秋的大山是最美的,看起来雷同又有区别,这里红色多一些,那里黄色绚烂一点,另一片又绿荫如盖,有些地方又呈暗褐色,红黄绿成了大山的主打色。也构成了深秋让人陶醉其中的原因。城里的风光固然让人憧憬,大山深处自然风景有着野性的美,不加雕饰,又浑然天成,多彩多姿,充满着每一个季节不同的生机,每一次来都会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透过树林,又成了另外一种风景,树木也变得温暖,多了几分柔情。秋日的阳光总是跑的很快,生怕我们懒着它似的 ,一会儿就挪了地方。

山还是那座山,树已经不是原来的树,人也不是原来的人。
莽莽的大山,数不清的树木,我虽然不能踏遍你每一寸土地,但我深深地热爱着它,因为它有父母曾经走过的足迹,有我儿时美好的回忆。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被都市头条认证为编辑,成为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