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意大利“比萨斜塔”
诗||李耀文
【题记】意大利比萨斜塔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在一片宽阔的草坪上,坐落着闻名于世的比萨中央教堂广场,这里纪念碑、堂成群,其中有四件中世纪时期的建筑杰作,那就是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即斜塔)和墓地。这些建筑对意大利11世纪到14世纪间的纪念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比萨斜塔虽只是比萨大教堂的一个钟楼,但因其特殊的外形、历史上与伽利略的关系而名声大噪。斜塔历经多年,塔斜而不倒,被公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比萨斜塔高54.5米,直径16米,分为8层,除底层和顶层形状有所不同外,其余6层的结构完全一样。通体都是白色大理石砌成,四周以圆形立柱环绕,远远看去,像是一个硕大的鸟笼。据说。大约在10世纪,比萨国王打了一个大胜仗,掠获了大批财宝,为了炫耀功绩,大公决定建筑一座大教堂,在教堂旁边修一个钟塔。钟塔建到三层时就发现向南倾斜,被迫停工。94年后,比萨人建塔之心不死,找来著名工程师皮萨诺反复测量,证实此塔虽斜但无倒塌之虞;因此,继续修建。经历了176年终于建成。到1999年1月,塔顶比中轴线偏斜达已4.8米。不过斜有斜的好处,每天为“斜”而来的参观者多达10余万人,扔下大把大把银子。如果它是一座正塔,比萨就不会有今天的风光,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便宜可占了。
比萨大教堂,罗马建筑风。
斜塔洗礼堂,各自有神功。
入会先洗礼,教堂拜神灵。
斜塔乃钟楼,每日钟三鸣。
塔高五四米,一共有八层。
底顶形有异,六层全相同。
四周圆柱绕,白理石砌成。
近观觉眩目,远望似鸟笼。
千年不倾覆,因斜而闻名。
初建三层时,塔向南斜倾。
想尽千般法,无力再纠正。
当时统治者,无奈将工停。
九十四年后,重新再开工。
找来皮萨诺,反复来测评。①
认为无倒虞,建塔可进行。
经历一七六,钟塔才建成。
当初设计者,有无想此情:
故意往斜建,与众不相同;
初心难知晓,用意永难明。
游人如穿梭,拍照留倩影。
整个广场里,响彻快门声。
千姿又百态,各自摆造型。
借位伸手臂,将塔推扶正。
躬身去推塔,让塔继续倾。
有人手托塔,企图举在空。
斜正一念间,娱乐我众生。
每天十万人,来把银钱送。
如果是正塔,怎能有此情?
歪打正着语,在此得验证。
注:①皮萨诺,是当时著名的工程师。













